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空腹血糖>100 小心代謝症候群

Jul 14, 8:33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近年來,國人糖尿病發生率及死亡率一路攀升;根據衛福部所公布去年國人死因結果顯示,十大死因中,糖尿病排名第四,要比前年第五名上升一名。值得留意的是,在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的2013年報「十大風險族群統計」中,糖尿病是榜首,而且平均54歲時,「空腹血糖」即高於100 mg/dl,成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

▲空腹血糖值超過100 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近年來許多針對人種間糖尿病罹患的比較型研究指出,亞洲人胰臟中分泌胰島素的細胞不如西方人健壯,使得亞洲人在血糖的控制能力上較弱,再加上飲食習慣西化、生活作息不正常、缺乏適度的體能活動,胰臟的功能很快就容易出問題,這也說明國人罹患糖尿病越來越多的原因。

美兆1994到2013年「十大風險族群統計」,第二名以降分別是癌症(311,753人)、心血管疾病(288,600人)、肥胖(282,014人)、代謝症候群(249,406人)、骨質疏鬆(204,893人)、痛風(164,912人)、腎衰竭(83,433人)、肝硬化(73,825人)、消化性潰瘍(41,712人)。

國人平均54歲時 成為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

「血糖」與身體「代謝」和「發炎」息息相關,「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中就有「血糖」。美兆財團法人演譯基金會劉婷婷博士表示,一旦「空腹血糖」高於100 mg/dl,便成了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且根據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所做的分析發現,2005年到2013年共225,913名30歲到70歲會員,平均在54.4歲時,空腹血糖值會超過100 mg/dl,而且男性發生的更早,平均44.4歲時便超過標準,女性則為60.9歲。

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最新出爐的2013年十大健康警訊排行榜中,「空腹血糖高」排名第二,也比前一年攀升了一名。去年空腹血糖高的人數占總人口的39.6%,今年的比例上升了2.6%,達到42.2%。眾所周知代謝症候群容易引發糖尿病;因此,美兆提醒,千萬別忽略血糖監測的重要性!

美兆2013年十大健康警訊排行榜,體重超重名列第一,達46.86%;第三名以降依序是隱藏性肥胖(29.39%)、血脂肪異常(29.10%)、肝功能不良(27.87%)、尿酸高(24.09%)、B型肝炎帶原(12.03%)、骨質疏鬆(11.31%)、腰臀比異常(11.25%)、血壓高(10.91%)。

定期健康檢查 血糖控制較佳

另外,為進一步瞭解健檢次數多寡與血糖控制的相關性,美兆以十年為單位,找出符合首次健檢與最近一次健檢相隔10年,且初次健檢年齡介於40-60歲、健檢次數為2-10次的會員(排除自述有糖尿病、或服用糖尿病藥物者),並分兩群組作為檢驗血糖值變化的分析對象,針對健檢5次以下(第一組,1,240人)與6次以上者(第二組,1,210人)進行比較。

根據數據分析發現,即使第二組在首次健檢時的平均血糖值為97.68 mg/dl,比第一組高出1.38 mg/dl,但10年後,第二組的平均血糖值僅增加8.2 mg/dl,且比第一組低了1.74 mg/dl,明顯成為血糖控制的勝利組;而健檢次數較少的第一組,10年後平均血糖值增加9.94 mg/dl,成為106.2 mg/dl。進一步檢視男女平均血糖值變化,亦呈現相同事實;尤其是男性,10年來常做健檢的第二組,血糖值只增加7.94 mg/dl,而較少做健檢的第一組竟增加10.5 mg/dl之多。

由此可見,透過較多次數的定期健康檢查,受檢者能掌握血糖值數據,自然會對血糖變化有所警覺,而做適度的調整與控制。因此,美兆強調,想維護血糖恆定,除了參考醫師或健康管理師給予的建議外,定期檢視血糖值乃是維護健康基本之道,更可透過血糖控制,了解自己對健康的管理成效。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塗抹蚊蟲藥膏 先在手臂內側測試

Jul 14, 8: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夏天來臨,蚊蟲愈來愈多,一不注意皮膚上就多了一個紅色小點,甚至是又癢又腫的紅色大鼓包,一般人會趕緊塗抹白花油、綠油精等。不過,藥師指出,有些民眾對此類產品的成分容易產生過敏,最好先抹在手臂內側測試,另外,若蚊蟲叮咬處已被抓傷則要避免使用。

▲塗抹蚊蟲藥膏 手臂內側先測試(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藥劑科藥師陳麗如表示,一般被蚊蟲叮咬,可能在數分鐘內即有劇癢、膨起、紅斑等變化,是因為皮膚產生發炎的反應,通常1至2小時後消失。

陳麗如指出,一般人會塗抹坊間常見的蚊蟲藥膏,如面速力達母、萬金油、白花油、綠油精等具有清涼感的產品,其成分多含有薄荷腦、樟腦油、丁香油、尤加利油、甲基水楊酸等,雖然擦了可以暫時止癢,但消腫效果有限,較適合輕微的蚊蟲叮咬,且使用前最好先抹在手臂內側測試一下。

另外,陳麗如也提醒,若產品的成分具有刺激性,要避免塗抹於有傷口的地方,以及眼睛、嘴巴周圍;若有蠶豆症、孕婦、2歲以下嬰幼兒,則需避免使用含有薄荷腦、樟腦油、甲基水楊酸、冰片等產品。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熱爆了? 狗兒也會中暑!

Jul 14, 8:29AM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

時序入夏,不僅許多民眾熱到受不了,就連寵物也有中暑危機!尤其狗狗沒有汗腺,一旦中暑不能自我調節溫度,對健康的危害將比人類還大。

▲熱到受不了? 狗兒也會中暑!(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北市獸醫師公會理事長楊靜宇醫師表示,當吸熱的速度大於散熱時,便容易有中暑情形。而人類皮膚有汗腺幫助散熱、調節體溫,但狗狗就不一樣了!

狗狗的散熱方式主要是透過舌頭、還有腳掌的些許汗腺,由於身上沒有汗腺,因此自我調節體溫的能力較差。楊靜宇醫師指出,當狗狗出現呼吸特別喘、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軟便等症狀時,可能就是中暑了!

此外,當氣溫過高時,狗狗身體周圍的血管會極度擴張,造成血壓急速下降、微血管脹紅。因此,楊靜宇醫師建議狗爸爸、狗媽媽們,可多注意家裡的狗兒子牙齦、耳朵、或是眼睛眼白的部位,是否有發紅情形,如果有的話,可能就要注意體溫是否過高。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早安健康/是真的!助人為快樂之本,行善讓你更樂觀!

Jul 14, 5:28AM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文╱徐惠琬

我們都聽過「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句話,但你真的相信嗎?還是倔強地認為,這是要人向善的話術呢?幫助他人,真的能獲得快樂嗎?這股快樂又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許多心理學實驗都證實了「助人為快樂之本」這句話,《這一生的幸福計劃》作者柳莫波斯基教授表示,仁慈和寬厚會讓我們更能體諒、更能正面看待他人,像是看到無家可歸的榮民時,不認為他們有礙社會觀瞻,也許是病重無法工作。

透過幫助他人,我們會覺得自己占有優勢與充滿感激。因為看到人的困難或痛苦,就會覺得與他們相較,自己是幸運的,並會感謝自己所處境遇。此外,行善時,我們會將自己視為一個為他人著想的人。這個自我認同會使自己增加自信、樂觀處事並覺得自己非常有用。

柳莫波斯基教授在《這一生的幸福計劃》中舉了一個志工調查的研究,顯示了做志工能增強快樂的感覺、自我價值感、掌控感和個人控制的感覺。

這項研究追蹤5位女志工3年,這5位女性都有多發性硬化症(症狀隨病變的部位不同而有差異,有可能半身不遂、口齒不清、憂鬱等),她們被選出來做其他67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同儕支持員,每個月要打一次15分鐘的電話給病人,扮演關心、傾聽者的角色。

結果顯示,當志工對這5位女性帶來許多正面影響,她們覺得自己有更強的自尊,對於應付人生中各種喜怒哀樂、對付自己的疾病更有自信了。




上腹頻頻疼痛 恐是急性胰臟炎

Jul 14, 3:58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一名41歲的黃姓男子,自身有胃潰瘍及高血脂症的病史,且平時有菸、酒及檳榔不離身,日前因腹痛至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急診室就診,經電腦斷層掃描後發現胰臟有腫脹的現象,三天後併發下腹疼痛、腹脹及呼吸短促,並診斷為重症急性胰臟炎,經院方治療後,症狀改善許多,並已改掉菸酒等壞習慣。

▲上腹疼痛頻頻 可能是急性胰臟炎(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何明印表示,胰臟炎典型症狀為上腹部的持續性疼痛,合併噁心、嘔吐及腹脹,常擴散放射至背部。平時攝取油炸等高脂肪食物,或採俯臥姿勢及過度飲酒者可能會發生劇烈的疼痛,屈膝彎腰可減輕疼痛。

何明印主任指出,酗酒、高血脂、膽囊或合併總膽管結石是較常見的胰臟炎原因,其他則可能因為藥物、病毒感染或接受開心手術治療者、胰臟受到穿刺傷或外傷、懷孕、原發性副甲狀腺功能過高、尿毒症及腎臟移植等因素所致。

何明印主任呼籲,重度胰臟炎除了嚴重的腹痛外,常見的併發症為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症候群、腎衰竭及胰臟或週邊膿瘍等,其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胰臟炎患者在恢復期之飲食應採少量多餐,以低脂、清淡、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避免服用可能引起急性胰臟炎藥物,因膽石引起症狀者,應考慮膽石症的治療,並配合醫師指示,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碰菸、酒,才可有效防範疾病上身。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年長易骨鬆 摔跤恐致骨折

Jul 14, 2:58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您知道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有哪些?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骨科部脊椎科主治醫師謝明凱表示,人體在25至30歲後,骨本逐漸流失,若無及早補充鈣質,年老後需特別留意骨鬆問題;此外,平時若有吸菸、飲酒等不良習慣也是骨鬆高危險群,停經後婦女則因缺乏女性賀爾蒙,骨質會快速流失,如有服用含類固醇的藥物,也易引發骨質疏鬆,都須特別注意。

▲年長者勿輕忽骨鬆 摔跤恐致骨折無法行走(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謝醫師進一步表示,骨質疏鬆的症狀可能不明顯,包括一般常見的背痛,因而經常被患者忽略,總要等到骨折發生後,才意識到骨鬆已對身體造成威脅。臨床上最常見的骨折部位為脊椎、髖關節及手腕關節,若脊椎或髖關節骨折嚴重者,有可能無法久坐、久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由此可見,骨鬆的治療不容忽視。

謝明凱說,骨鬆患者若沒有積極治療,可能導致骨折,造成行動不便需長期臥床,進而增加褥瘡、肺炎及泌尿道感染等機率。初期的患者可使用抑制破骨細胞的藥物;如較嚴重的骨鬆患者,則可選擇刺激造骨細胞生成、增加造骨細胞活性的藥物。不過,使用藥物治療時,也應遵循醫囑,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臨床上,有一名九十歲的老翁因脊椎嚴重畸形,至醫院接受脊椎內固定手術後,又不慎摔跤導致脊椎嚴重骨折,無法行動,進行檢查後才發現,原來這位老翁是罹患骨質疏鬆才會導致骨折!負責收治這位患者的謝明凱醫師進一步說明,對於年紀稍長或不適合手術的嚴重骨鬆患者,可依醫囑考慮是否使用刺激骨細胞生長的藥物治療,以促進骨頭增生。另外, 謝醫師也提醒年長者若有背痛問題,應提早就醫,檢查是否有因骨鬆引起潛在性脊椎骨折的可能性。

骨鬆又被稱為隱形殺手,因此謝醫師建議民眾,平時應養成運動習慣,以增強骨密度;另外,多喝牛奶、多吃鈣片,並配合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3,增加鈣質吸收力。醫師最後呼籲,60歲以上或停經後婦女,應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測,提早預防、提早治療,避免骨折找上您!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