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康健雜誌/食農教育進校園,找回酸甜苦辣真滋味

Apr 18, 9:00AM

出處:康健雜誌197期
作者/王暄茹
圖片/陳德信

對抗兒童肥胖等文明病,斬斷不健康飲食的糾纏,世界各國正積極推展食農教育,讓孩子重新認識食物的生產歷程,學習飲食倫理、食物價值觀,台灣並沒有缺席。

沾一點長型盤子上最下面的東西,嚐嚐看,是什麼味道?」法國勃艮第米其林三星主廚Eric Pras應邀來台,為高雄市愛國國小的孩子們上一堂味覺體驗。

盤子裡由下而上分別是鹽、可可粉、白糖、檸檬。嚐過純粹的鹹、苦、甜、酸後,Eric又拿出三種小點心給孩子品嚐,要他們辨別裡頭混合了哪些味道。

「味覺是一代傳一代的能力,如果孩子不懂得品嚐食物的原味,是父母的疏失,」Eric從小跟著媽媽、奶奶進廚房,鼻子聞到食物散發出的香氣,忍不住要用舌尖品嚐一下,是家庭教育培養出他的敏感味蕾,讓他從小愛上食物。簡單的味覺體驗,正是食農教育的一部份。

受到重調味加工食品的影響,日本孩童已開始失去味覺。東京醫科齒科大學調查中小學生的味覺發現,21%學童分辨不出酸味、14%辨不出鹹味、6%的孩子分不出甜味和苦味。

為了對抗兒童肥胖問題,英、美、日本等國都以食農教育為利器。

英國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幾乎不吃蔬菜,反倒讓速食、加工食品佔據餐桌。因而,英國政府在2003年發起的校園飲食計劃(Food in School),帶領孩子學習烹飪、農事,重新認識食物並選擇健康的食物。2014年9月,英國政府正式將烹飪納入教育部的教學大綱,中小學生在畢業前必須學會20道料理。

知名型男主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也是推動英國飲食革命的重要推手,他進入校園,帶領孩子認識食物、學做菜,「因為懂烹飪的孩子才會挑選健康的食物,」傑米奧利佛食物基金會執行長尼爾‧洛孚(Neil Lovell)來台分享經驗時解釋。

美國則在2010年將10月份訂為「從農場到學校月(National Farm to School Month)」,讓孩子能吃到最新鮮的當季當地食材。總統夫人蜜雪兒‧歐巴馬(Michelle Obama)更是以身作則,在白宮裡開闢了一塊有機菜園,邀請小學生一起來種菜、採收,拉近人與食物的距離。

鄰近的日本在2005年頒布《食育基本法》,訂定全國性的食育推展計劃。從小學和大學,從學校到社區、家庭,全民總動員,強調家庭共餐共食的精神,讓父母直接與孩子溝通飲食觀念。

台灣的食農教育也在近幾年萌芽。許多學校自發性連結官方及民間資源,比如台北市義方國小、台中市旭光國小主動找上觀樹教育基金會,連結食農教育的師資及場地資源;宜蘭岳明國小校長黃建榮提供家裡的水田,讓孩子們種水稻,連學校隔壁鄰居都主動提供土地,讓學校無償使用。

食農教育包括飲食教育和農事教育,讓孩子從小識得食物的原味,建立健康飲食態度。食農教育不只是自然課的延伸,而是結合飲食倫理、健康飲食、烹飪、營養教育、食品加工、食品安全、味覺訓練、農事體驗,甚至外來種對生態的威脅、農村的面貌、糧食自給率等嚴肅議題…【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197期

【延伸閱讀】
探索「營養」,給孩子最棒的飲食觀念!
上「菜」囉!7招讓孩子愛上蔬菜
讓孩子吃得健康,從營養教育開始!
顧人怨蔬菜大變身!吃出抗氧化力
譚敦慈:正確料理小黃瓜 吃好不吃毒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指緣乾燥滲血 當心肝臟排毒有問題

Apr 18, 8: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一名年約三十歲的女子,在當生理期來臨時,除了四肢冰冷、生理痛之外,手部指甲還會呈現蒼白狀,手指邊緣總是乾乾的、有死皮,甚至有乾裂流血的情況。女子為了美觀而修剪指甲與死皮,但每個月只要好朋友來報到,指甲不健康的情況又出現了。就醫後,才發現女子除了氣血不足外,肝臟的排毒功能也有問題!


▲ 生理期指緣乾燥滲血 當心肝臟排毒功能低下(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仁愛醫院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表示,中醫看診以「望聞問切」為原則,而指甲列入望診之中。主因是中醫認為,「爪為筋之餘」,意即筋為肝之精氣所生,而爪(指甲)的營養來源與筋類似,可知爪也與肝的精氣有關。因此,若肝臟的排毒功能正常、供血充分者則爪甲透紅光澤,肝血不足則指甲色澤枯槁。

病例中的女子,每當行經時(生理期)指甲就會呈現無光澤感、指甲邊緣總是乾燥、甚至有死皮。對此,周宗翰醫師表示,就中醫觀點認為,其體內血液供應不足或是身體能量不夠充足,導致體內水分及營養是屬於不夠的狀態,除了會有上述的狀況外,皮膚也會有乾燥以及缺乏彈性的問題。指甲呈現蒼白者則可能有貧血的跡象,加上手腳冰冷更是代表臟腑虛寒、氣血虛弱的徵兆。

醫師提醒,指甲反映身體的狀況,因此,指甲的變化可能意味著身體的某些改變。不過並非所有的指甲狀況都是疾病的徵兆,需配合著其他表徵一起診斷才是。醫師建議,行經期的女性若有指甲乾裂的女性,要特別注意肝臟與氣血的問題,除了可服用溫和藥材調養身體外,平時也應攝取充足的營養與適量的運動來改善上述不適症狀,最好能到戶外或郊外等陽光充足、樹木茂盛的空曠區域運動,以心跳變快與流汗為原則。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輕鬆變白 多喝可可+綠茶

Apr 18,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夏天就快到了,許多女性想要做個白皙美人,除了利用醫美快速達成願望外,你也可以多喝這些飲料來幫助美白!


▲ 多喝可可+綠茶 經鬆變身白皙美人(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邱鈴岑營養師表示,熱可可是不錯的選擇,目前許多研究已證實巧克力是對健康有益的食物,因為它含有多種豐富的抗氧化物,如可可多酚、類黃酮,適量攝取除了增加皮膚抗紫外線能力之外,還有助於留住皮膚的水分、增加氧氣飽和度、促進血液循環。美國農業部研究發現,在所有巧克力產品中,可可粉含有最多類黃酮和抗氧化物。許多國外的美容業者甚至相中其「抗氧化」的高能力,打出以含有巧克力成分的保養品替客人做臉、按摩或SPA!

邱鈴岑建議,市面上可買到沒有添加糖及奶粉(精)的100%純黑可可巧克力粉,只要調合熱牛奶,就能享受一杯美味香醇的熱可可了,但是有腎臟疾病患者應諮詢營養師是否可飲用,才不會增加腎臟負擔。

日本人喜歡喝綠茶來養生,而美國研究指出,喝綠茶或是使用含綠茶成分(指兒茶素)的保養品,可以讓日曬導致皮膚曬傷、鬆弛和粗糙的過氧化物減少約三分之一,皮膚受陽光損害的程度變輕。營養師邱鈴岑表示,因為茶類裡含有茶多酚,與可可相同,都是一種強力抗氧化劑。

邱鈴岑營養師說,綠茶比傳統維生素A、C、E的抗氧化能力還高。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兒茶素,會因為氧化而減少,所以幾乎未發酵的綠茶裡保有最多兒茶素,半發酵的烏龍茶、包種茶次之,而全發酵的紅茶裡則最少。另外有研究顯示,每天喝一杯茶,可以降低黑素瘤發生機率。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手腳麻非老化 恐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徵兆

Apr 18, 5:00AM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手腳發麻可別掉以輕心,以為年紀大都會這樣,當心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引起。還記得令人印象深刻的廣告台詞,「阿嬤被孫女騎腳踏車壓過也不知道痛」、「都火災了阿伯因為腳麻而走不了」,這些都是典型的糖尿病神經病變症狀。


▲ 手腳麻非老化 恐是糖尿病神經病變徵兆(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斗六成大醫院糖尿病內分泌科陳沛吟醫師表示,超過一半的糖尿病患在罹病10年時就已經有神經的病變,經常會有刺痛、麻木或燒灼感,而有些人的症狀則是對冷熱、震動、位置的感覺消失或減弱。

定量閾值測定 即早發現小神經病變

而神經內科簡崇曜醫師也說,周邊神經可大致分為大神經與小神經,而糖尿病神經病變往往先影響小神經,導致輕微感覺遲鈍,一段時間後連大神經都壞死,主要感覺都會喪失,甚至出現如燒灼、觸電般的疼痛。而傳統的神經電生理檢查是測試大神經,因此患者還在小神經病變階段時可能無法驗出異常。

所以近來有別於傳統神經傳導檢查,透過「定量閾值」測定可更早檢驗出糖尿病神經病變。因為此測定是針對小神經檢查,項目包括冷熱感覺、震動覺、壓覺及觸覺,能更早診斷出糖尿病神經病變,患者更有機會即早積極控制治療血糖。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對抗春天「後母臉」 少吃酸食免傷脾氣

Apr 18, 3:00AM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

每個季節都有屬於它的養生之道,而春天在中醫上屬木主肝,也就是說,萬物猶如木一樣開始生氣蓬勃,相應人體五臟的肝氣也開始旺盛,所以,如何因應季節不同而作適當的養生保健,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 對抗春天「後母臉」,少吃酸食免傷脾氣(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春天睡眠 應以晚睡早起為原則

新營醫院何裕鈞中醫師表示,在飲食方面,應少吃酸性食物,多吃甜味食物,以避免肝氣太過損傷脾氣,然而,春天早晚溫差變化大,所以,在衣著方面,應隨溫度變化加減,防止受風與注意保暖。

春天的睡眠模式也應以晚睡早起為原則,起床後穿著輕便衣物,在戶外作緩步行走的運動,另在呼吸調息部分,可勤練噓字訣,也就是每天作腹式呼吸,吐氣時右手掌輕放在右胸肋下肝臟的位置,左手掌再放在右手背上同時發出噓字音,直到吐氣結束,並兩眼直瞪前方遠處,一天反覆作36次。

春天不要亂發脾氣 以免肝氣鬱結化火

除此之外,也要保持心境平和,不要亂發脾氣,以避免肝氣鬱結化火,造成暴怒傷肝,在春季養生保肝之餘,避免耗肝損肝也是相當重要,因此,何裕鈞中醫師提供一個春季養肝茶飲,幫助民眾在春天時,也能藉由茶飲達到養肝、保肝的效果。

●養肝茶/白鶴靈芝草20公克、柴胡20公克、茵陳10公克、陳皮10公克、丹參10公克、黃耆10公克、紅棗10顆、甘草10公克、鬱金5公克、山楂5公克、薄荷5公克,將以上藥材用棉布包裝好後,放入1000~1500C.C的清水煮沸轉小火,約20分鐘後關火放涼隨時飲用。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傷口染菌不癒合 男鼠蹊部腫脹

Apr 18, 3: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

30多歲的陳先生,日前在工作時,被鐵釘刺傷右小腿前側,因傷口不大,所以沒有特別包紮,僅自行使用消炎藥和優碘擦拭傷口,但一個月後傷口未癒合反而出現潰瘍,右側鼠蹊部還長出腫塊。台大新竹分院感染科醫師鄭琬豑表示,根據診斷,患者的症狀是由非結核分枝桿菌 〈NTM〉感染造成,經過藥物治療後,傷口已經逐漸癒合、腫塊也縮小。


▲ 傷口久不癒合 染菌鼠蹊部竟腫脹(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據了解,陳先生的傷口起初並不大,因此沒有包紮或避免接觸到水,未料數天後傷口開始紅腫,他自行擦藥,但傷口未癒合,還在鼠蹊部長出會痛的腫塊,才緊急就醫治療。患者到院後,連續幾天接受皮膚感染細菌的抗生素治療後,右小腿傷口和右鼠蹊部腫塊仍持續變大。因此,醫師安排清創手術,並對發炎感染的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和多種病菌培養,才確診為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鄭琬豑透露,非結核分枝桿菌與結核菌不同,不具高傳染力和致病力,但非結核分枝桿菌普遍存在於水、土壤等周遭環境,開放性傷口若未接受妥善包紮處理,病菌就有機會從傷口進入,引起皮膚感染潰瘍,甚至沿著淋巴回流,造成淋巴結發炎腫大。免疫系統不全患者,更可能因非結核分枝桿菌造成各項器官感染,如肺部、皮膚軟組織、淋巴結、骨骼、以及人工導管感染等。

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臨床上難以早期診斷,因為其臨床表現和其他常見細菌相似,病菌培養和菌種鑑定較為困難。鄭琬豑提醒民眾,若出現傷口久不癒合的狀況,尤其是透過一般抗生素治療仍未改善時,應考慮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可能性。若確認為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應該使用針對非結核分枝桿菌的藥物,並可能需要合併外科引流或清創手術,以達成好的治療效果。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