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選購樟芝有技巧 子實體功效較優

Jan 16, 3: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樟芝是台灣國寶,由於樟芝富含三萜類,經常被用於抗癌、抗過敏及抗疲勞,樟芝還可以增強免疫力,促進健康。而國內生產樟芝產品業者有好幾十家,到底樟芝各種不同的栽培法有何優缺點,子實體與菌絲體又有何差異性,民眾又該如何選擇呢?


▲ 選購樟芝有技巧 子實體功效較實在(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中醫師陳峙嘉表示,牛樟芝富含三萜類化合物、超氧歧化脢、腺苷、多醣體、β-D-葡聚醣,而樟芝在子實體階段多醣體含量約2%,具有免疫、預防及控制腫瘤等生理活性。由於樟芝以中藥分類性屬寒涼,因此可以用來清熱解毒。現代人飲食不規律,多吃燒烤、辛辣、油炸食物,加上晚睡覺,常常火氣大,所以凡是火氣引起症狀,都可以服用樟芝,但體質若為寒冷體質,使用樟芝就要特別注意,以免引起胃痛、腹痛、腹瀉等副作用。

陳峙嘉中醫師指出,目前牛樟芝可以人工培植,有液體發酵法、固體培養法和椴木栽培法;其中以椴木栽培法較好,透過在椴木栽培法的樟芝子實體,具有抗氧化及抗癌的特性。雖然野生樟芝較傳統、道地,但會衍伸出濫伐、破壞生態的環保疑慮;因此,近年來逐漸發展出太空包人工栽培法。根據中山醫學大學的研究發現,人工培養樟芝與野生樟芝在抑制腫瘤、提升免疫的效能,並沒有顯著的差異。

該如何使用靈芝與樟芝?陳峙嘉進一步指出,利用菌絲體醱酵而得的牛樟芝產品,三萜類含量較低,雖然仍有提升免疫力的效果,但保肝、抗腫瘤的功能較差。相反的,子實體的三萜類含量高,所以抗發炎的效果較強。傳統是將樟芝或靈芝切塊,放到水裡面煮,當水喝。目前市面上也有樟芝與靈芝保健食品,可方便提供經常熬夜、應酬的高壓忙碌生活者服用。

至於樟芝與冬蟲夏草、薑黃、靈芝有何差異性,陳峙嘉解釋,冬蟲夏草主要用在補虛損、益精氣、止咳化痰,能夠調節免疫、增加細胞能量、抗疲勞,薑黃在傳統中醫領域功能是活血化淤,能夠破血行氣、通經止痛,臨床常用來治療月經不順、胸腹脹痛、跌打損傷等血瘀疾病,靈芝與牛樟芝功效類似。差異在樟芝含有比其他蕈類更多的三萜類成分,臨床應用範圍更廣,而這個獨有的天然物成分也是造成樟芝昂貴的主要原因所在。

若要保健養生,靈芝、冬蟲夏草及樟芝是否可以ㄧ起吃?陳峙嘉說,靈芝與樟芝類似,可擇一使用,與冬蟲夏草則可以同時服用,增強免疫力。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禽流感恐變種 勿用生蛋敷臉

Jan 15, 3:00PM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國內驚傳禽鳥類感染H5N8病毒,有專家擔憂,國外已發現此病毒可跨物種感染,雞、鴨、狗、鼠都會被傳染,甚至會死亡;呼籲農委會應擴大警戒範圍,一併監測禽畜養殖場人員的寵物犬,以及防範出現人類被感染的現象。但有另一派學者則認為,哺乳動物感染但不表示病毒「距離人類更近」,現毋須過度緊張,應先迅速落實相關人員防疫措施。

▲禽流感恐變種 禁食提拉米蘇及生蛋敷臉(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針對各方說法不一,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處陳少卿處長表示,H5N2與H5N8為國內首見的新病毒株,確實有變種的風險,但目前全球也尚未發生傳染給人的案例,呼籲民眾勿過度驚恐。

陳少卿處長說,民眾只要具備防範禽流感觀念與良好衛生習慣即可,不需過度驚恐。建議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勤洗手,不亂摸口鼻及眼睛、勿購買、飼養、接觸來源不明或走私的禽鳥、禽肉,以及蛋類徹底煮熟才可食用、蛋殼表面可能沾有病毒或細菌,料理前應用水沖洗乾淨,料理後也應馬上洗手。刀具、砧板等用具應洗淨後才能再度使用,且不可和處理其他食物之器具混用,隨時維持器具之清潔。

陳少卿處長叮嚀,關於飲食方面盡量選用全熟的雞蛋、火鍋醬料也暫時不要打入生雞蛋,女性也應避免用生雞蛋白敷臉,並應慎選蛋製品,例如女生愛吃的提拉米蘇,就是用蛋白以低溫製成的,建議可先避免食用,以免吃入病毒。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頭痛+胸悶 恐心肌梗塞早期徵兆

Jan 15, 1:00PM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

名作家與女權運動人士施寄青驚傳心肌梗塞猝死在苗栗南庄家中,替本波入冬猝死再添一例!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早期徵兆不明顯,民眾不可輕忽頭痛、胸悶等小毛病,透過定期健檢及早診治,才能防止在溫差甚大的冬天發生不幸。


▲ 頭痛胸悶莫輕忽 防猝死從定期健檢做起(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心臟疾病為十大死因第二位;棒球教練徐生明、藝人馬兆駿、海角七號的茂伯,都是因為心肌梗塞猝死,馬兆駿甚至不到50歲就結束年輕的生命。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表示,心肌梗塞是指心臟的冠狀動脈突然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因應不同程度的胸痛,可能伴隨著虛弱、發汗、暈眩、嘔吐、呼吸困難、心悸、心跳不穩定,急性心肌梗塞更容易猝死釀成不幸。

蔡清標院長指出,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群,多因血壓升高、暈眩等早期症狀輕微,容易被忽略,一遇到溫差急遽變化,就變成「奪命殺手」。至於預防心肌梗塞應該採取低脂、低膽固醇、低鹽等飲食,並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此外,定期做健康檢查更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蔡清標院長強調,透過高階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可發現腦部是否出血以及心臟血管鈣化指數,並能確認冠狀動脈狹窄程度,進而能預防心肌梗塞猝死;而磁振造影則能檢查腦血管硬化及狹窄程度,以及是否有血管畸形或血管瘤。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等危險族群,應每2年做一次檢查;曾有中風病史、動脈瘤者則應每年追蹤。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安寧照護早介入 失智症好善終

Jan 15, 11: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罹患失智症的人口與日俱增,失智症末期往往會因為持續性的中樞神經退化,以及全面性的身體代謝機轉失調,逐漸喪失身體各功能,進而造成死亡。奇美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陳炳仁表示,要判斷失智症患者後期的存活時間,難度較癌症來的更高;因此,安寧照護介入的時間點更加重要,且以人為本作為出發點,除了可避免醫療浪費,也可避免介入時間過晚造成憾事發生。

▲失智症存活期難判斷 安寧照護應及早介入(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陳炳仁醫師指出,失智症後期常伴隨著感染、營養不良、失能臥床褥瘡等症狀,並隨時間步入死亡的終點。在歐美國家,多半能接受失智症是身心功能全面性破壞的疾病;台灣的民眾甚至醫療人員,仍多數缺乏正確理解和認知;因此,常造成患者無法在適當時間安詳善終,而且為了延長品質不佳的生命,長時間於醫療院所,浪費醫療資源,對患者和家屬來說,無疑是雙重折磨。

醫學界普遍認為,預期生命只剩下半年到1年的病人,便視為末期病人;然而,陳炳仁醫師說,與癌症相比,失智症要準確預估病人的生命剩餘時間,困難度較高,尤其是失智症患者到後期,已失去決策能力,以致醫療照護決策往往倚賴家屬決定,建議失智症病人應在罹病初期,尚有自主表達能力時,先和醫師討論醫療自主計畫。

對於失智症末期患者的治療,陳炳仁說,無論是否伴隨器官衰竭,都應以照顧需求為導向,提供安寧緩和服務;此外,也不應強求延長病人的生理生命,徒增更多痛苦,而是讓病人能夠更尊嚴且無痛苦的走完人生軌跡,家屬也能在道歉、道謝、道愛、道別之下,陪伴家人圓滿走完最後一程。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寒冬送暖! 弱勢族群免費打疫苗

Jan 15, 9: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低收入戶及身心障礙者有福了!好心肝門診中心即日起至1月31日止,共提供 1000劑肺炎鏈球菌疫苗及100劑帶狀疱疹疫苗免費施打,持有身心障礙手冊、低收入戶證明者,可到好心肝門診中心施打。

▲肺炎鏈球菌+疱疹 弱勢族群免費打疫苗(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副執行長粘曉菁表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每3人中就有1人可能得到帶狀疱疹,且得過帶狀疱疹的病患中,有高達3分之2發生於50歲以上,嚴重者恐失明、失聰,且伴隨的神經痛可能長達6個月至1年之久,影響日常生活品質甚鉅。

而長者同時也是罹患肺炎鏈球菌感染症的高危險群,粘曉菁指出,據統計,肺炎鏈球菌併發腦膜炎,對長者恐造成8成以上的致死率,即使康復也可能發生癲癇、中風、腦水腫等後遺症,而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此次免費疫苗由美商默沙東藥廠捐贈給肝基會,共提供1000劑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及100劑帶狀疱疹疫苗,分別給予民國73年(含)以前出生的30歲以上及民國53年(含)以前出生的50歲至79歲民眾,持有各級縣市政府發給「中華民國身心障礙手冊」、「低收入戶證明」等相關證明文件,可免費施打。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跌倒導致水腦症 手術治療預後佳

Jan 15, 12:15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70多歲原本活潑開朗的林奶奶,前陣子因不慎滑倒,開始出現反應變差,家人和她說話,林奶奶也不太愛理人,且出現失智現象,家人十分擔心難過,氣氛也變得異常沉重。直到林奶奶到成大醫院就醫確診為「水腦症」,才發現原來林奶奶意外摔傷後,竟使腦部的排水功能變差,無法平衡腦脊隨液…。

▲成大醫院神經外科阮威勝醫師(右)及李柏萱醫師(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成大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李宜堅表示,許多人發現老人家有失智症狀,常被視為正常老化現象,無法醫治,因此也就不積極到醫院檢查診治。但其實失智的症狀原因很多,包含常壓性水腦症、甲狀腺低下等引起的次發性失智症,以及較常見的阿茲海默症等,均會造成病人記憶力、邏輯思考、日常自理能力出問題。民眾若發現家中老人有失智症狀,千萬別誤以為「無法可醫」而放任不管。

成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阮威勝指出,步態不穩、記憶力衰退、甚至伴隨著小便失禁等,常被誤認為是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但其實這些症狀極有可能是「常壓性水腦症」所造成。水腦症若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有近七成患者接受引流手術後就可漸漸恢復,減輕家屬照顧負荷。

成大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李柏萱進一步說明,水腦症治療是指將腦室內的腦脊髓液,引流至身體其他位置,傳統是以腦室腹腔引流為主,在患者腦部植入可調壓式引流管,將腦室積水引流到腹腔。但因手術需從腦部開刀,使患者及家屬卻步,選擇放棄手術治療;然而,現在有「腰椎腹腔引流手術」可選擇,導管是經由腰椎穿刺置入脊椎管腔內,可視病人程度,由體外調節壓力,達到改善患者水腦症狀,風險降低,接受度高。

阮威勝醫師提醒,腦積水會使腦功能受到影響,影響的時間越長也就越難治療,恢復的效果也相對較差。若家中長輩開始出現步態不穩的情形,就要特別留意,若能夠提早就醫,早期診斷早期接受治療,透過手術,患者可減緩症狀,大幅改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