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飲食精緻化 易糖尿病+神經病變

Dec 15, 12: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絕大多數人對於「糖分」沒有危機意識以及足夠的常識,因此往往吃下高糖飲食而不自知;加上現代人的飲食偏向精緻化,以及沒有規律的運動,促使許多人瀕臨血糖高標的危險。由於血糖太高不僅僅是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更會衍生全身性的老化,尤其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會併發周邊神經病變,30%的患者併發眼睛視網膜病變;因此,如何同時兼顧血糖與預防神經病變,為防範糖尿病的首要之務。

▲飲食精緻化 易罹糖尿病併發神經病變(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南市麻豆區藥師楊子洋指出,當人體的器官與組織都泡在高糖中,很容易使器官與組織退化與破壞,進而容易老化,而且高糖尤其是對神經會造成影響,而眼睛的神經很多,所以會使眼睛產生病變;另外,糖尿病會有口渴、尿多、吃多等現象,甚至呼吸會有水果味,因為糖在體內代謝不完全造成,民眾若是有這些情況,就應特別注意。

糖尿病的可怕主要還在於併發症,然而,要防範糖尿病,就得要先知道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藥師楊子洋表示,正常人的空腹理想血糖值應在70-100mg/dl之間,糖化血色素應該在7以下,若是血糖值在100-125mg/dl之間,就是糖尿病前期,而血糖值在125mg/dl以上,就應該要服用藥物來控制。所以,當血糖值在100-125mg/dl之間時,就應該要保養,以免進展到糖尿病必須用藥治療。就算屬於正常值100mg/dl以下,平常人飲食的精緻化,也會影響血糖快速飆高,此時也特別需要保養。

血糖會飆高可不只是吃糖所造成,舉凡高油、高脂及低纖維也會影響血糖高低!所以,楊子洋藥師強調,想要避免血糖飆高,應藉由飲食控制和運動來改善,飲食應選擇低GI食物,因為低GI高纖飲食可使胃消化系統減慢,才不會使血糖立刻上升,而且應減少攝取澱粉;此外,也可食用天然成分的保健食品以幫助調節血糖,以及預防神經病變。

楊子洋藥師進一步指出,血糖太高會使身體產生自由基,身體會感覺較疲累;有研究證實,含有綠蜂膠、山苦瓜、蜂王漿、武靴葉、葫蘆巴成分的保健食品,可以抗氧化以及抑制糖分吸收,並能使胰島素敏感性升高,可降低血中葡萄糖濃度,就有一名70歲老翁,糖化血色素高達9,空腹血糖在180,除藥物控制外,建議搭配食用半年含有山苦瓜、蜂王漿、武靴葉、葫蘆巴成分的保健食品,結果糖化血色素降到6,空腹血糖值降到150以下。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減重不卡卡 提高身體基礎代謝率

Dec 14,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肥胖雖然不是疾病,但長期下來,恐為身體埋下引發疾病的危險因子,尤其近年來慢性病盛行率增加,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鄭欣宜指出,其實並非體重在合理範圍內就為健康,最重要是BMI應介於正常範圍內,且包括腰圍、體脂肪等,都不應過大及超標。

▲提高身體基礎代謝率 減重不卡卡(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根據研究顯示,腹部肥胖容易使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增加,主要是因腹部肥胖會使內臟脂肪變多,導致身體代謝異常,使血糖、血壓、血脂異常等危險因子形成;鄭欣宜說,因此建議男性腰圍必須小於90公分,女性則應小於80公分,較為健康。

營養師鄭欣宜進一步說明,若想減重的民眾,其實不妨可提高身體的肌肉量,因足夠的肌肉量能幫助身體提高基礎代謝率,且能幫助突破減重的停滯期,許多女性雖體型纖細,但仍有體脂肪率過高,隱藏肥胖的存在,這時更應透過運動提高肌肉量,幫助身體新陳代謝,有效降低體脂肪。

很多人減重後,又復胖,體重起伏變化,又稱為溜溜球效應,反而使減重更為困難,其實若能提高身體新陳代謝率的肌肉組織,就能有效維持體重,減重成功;鄭欣宜提醒,透過正確的飲食,且配合運動的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瘦的很健康。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萘製品恐致蠶豆症溶血死亡

Dec 14, 4: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在台灣,平均每100位新生兒就有三位罹患蠶豆症,而客家人罹患的機率又更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小兒科主任李銘峻表示,蠶豆症患者在藥物、環境,以及食物上要小心,否則恐引發溶血造成死亡。

▲蠶豆症患者注意! 萘製品恐導致溶血死亡(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李銘峻主任說,蠶豆症是因為身體缺乏一種酶,而造成身體無法代謝,因而容易引起黃疸及溶血。黃疸是因為紅血球被破壞而造成皮膚、黏膜和眼球鞏膜等部份發黃;然而,若是造成溶血將容易引起貧血、累、喘、心跳快,以及腎臟衰竭等問題。由於蠶豆症患者為遺傳性,並且沒有明顯的特徵,當發病時,血液中的紅血球無法傳送氧氣給身體各個部份,而容易造成溶血而引起急性貧血,甚至導致死亡。

有一種有趣的說法是客家人比較患有蠶豆症,於此,李銘峻主任表示,客家人容易有蠶豆症是因為基因上的關係,客家人比較容易缺少G-6-PD酵素,而G-6-PD是紅血球分解葡萄糖代謝過程中的一種重要酵素,因此得到蠶豆症的比例較他族高。有趣的是,患有蠶豆症的人,其紅血球因缺陷而不適合瘧原蟲生長,因此不會受到瘧疾的感染。

婦女若確定自己是隱性帶基因者,在懷孕時應避免食用或接觸容易引起急性溶血的物品,否則所懷的胎兒會有1/4~1/2的機會為蠶豆症體質。李銘峻提醒,患有蠶豆症的人,要避免抗生素裡的磺胺,服用阿斯匹林時也要格外注意,在環境上也要注意是否有萘,通常萘會使用在衣服染劑、殺蟲劑、樟腦丸以及防腐劑等,同時要避免食用與蠶豆相關的食品,以免容易引發溶血而導致死亡。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瘀青一直不退 恐罹患紫斑症

Dec 14, 3: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身體有瘀青而且不會消失的人要注意了,您有可能得到紫斑症。亞東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林世強表示,發生紫斑症主要是因為血小板過少,免疫功能失衡,容易造成出血的情況,尤其是有肝病的人一定要特別注意。

▲瘀青總是不退? 恐罹患紫斑症(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紫斑症是指體表出現出血點或是淤青的現象,受壓後這些血點或是淤青並不會消失。造成紫斑症的原因為血小板太少,免疫功能失調而造成凝血功能異常,林世強主任說,血小板太少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身體製造不夠、破壞過甚,或是肝臟及脾臟很大的人,血液就容易流到肝腎裡。

一般紫斑症通常是點狀的出血,當出血量大到一個程度,經由撞擊造成血管破裂,就會像瘀青一樣一大塊。林世強主任說,紫斑若是出現在手腳上,大多是因為血管壁比較脆弱;倘若身體軀幹、屁股,以及腹部的皮膚發生瘀青的狀況,就代表血小板不夠,凝血功能異常。

紅斑性狼瘡、退縮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較差的人,由於出血控制不易,有可能會因紫斑症連帶血小板過低而造成出血。林世強進一步表示,肝炎、肝硬化等有肝病的人因為肝臟機能不好,也容易因此造成出血的問題。

林世強說,減少血栓的藥物,如阿斯匹靈、保栓通等,都容易讓凝血功能異常造成出血,其症狀如無論是否有刷牙,牙齒都會出血,或是無論有否撞擊,都會有莫名的瘀青,而女性更好察覺,若是月經來的太久,都有可能是紫斑症的症狀。

林世強主任表示,要預防紫斑症發生,最好有適當作息跟運動來維持血液循環,另外,多補充維他命C跟鋅,也可以讓血管比較穩定。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嬰幼兒好安靜? 恐是發展遲緩

Dec 14, 2: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現代人往往孩子生的少,許多新手爸媽育兒經驗不足,又缺乏社會參照,在不了解孩子的發展里程之下,常可能忽略幼兒語言發展遲緩的狀況。臺北市衛生局於102年首創「早期療育ING,發展進階不NG」親子工作坊,透過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以「早期療育」與「親子共學」來協助,有效提升家長在居家教養的技巧,減少兒童語言表達障礙。

▲嬰幼兒太安靜? 小心為發展遲緩(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的「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醫療服務資訊系統」資料分析,每年接受療育的人數約有4200人,療育兒童中,接受語言、動作和社會情緒治療的比例,分別為40%、36%和26%。新光醫院醫師謝如蘭表示,家長要觀察兒童是否發展遲緩,有幾項特徵可注意,包括嬰兒期太安靜、對聲音缺乏反應;到2歲仍無語彙、到3歲仍無句子出現;3歲後仍說話模糊不清;4歲後句子仍不到3個字等,若有類似情形,最好能把握3歲以下的黃金期治療。

為服務有需要的家長,臺北市衛生局於103年,委託臺大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及新光醫院,針對設籍於臺北市,1歲半到3歲的語言發展遲緩兒童,舉辦15個梯次的親子坊,共73組且全程免費。在每梯約6周的課程後,三家醫院在幼兒語言表達和互動,皆有明顯改善;而家長在教養技巧和減輕家庭負荷的測量中,也皆有進步,顯示親子坊的訓練,有不錯的成效。

親子坊能達到成效,主要是仰賴小班經營方式,讓跨專業的團隊能透視家庭互動和溝通障礙,並提供個別計畫。舉例來說,新光醫院在互動過程中,發現有家暴家庭,工作坊特別針對家長和幼童的情緒,提出減緩負荷的協助;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則讓疑似自閉的兒童,開始願意安慰其他哭泣的小朋友。若家中有發展遲緩幼兒,想尋求協助,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頁查詢。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VOGUE/用5個簡單的方法來增加每雙鞋的舒適度吧!

Dec 14, 1:00AM

圖、文/Vogue

看看身上,哪件單品讓你又愛又恨?是的,就是腳上那雙鞋。高跟鞋的美麗和加分作用令人心動,但是穿著的不舒適感和穿後的痠痛感卻令人恨得牙癢癢?平底鞋的舒適好走讓你愛不釋手,可是卻不止滑?娃娃鞋好看實穿又好磨腳?而再打折買的零碼鞋卻又太剛好而不常穿?別擔心,以下幾招輕鬆教你克服各種狀況,為每雙鞋舒適度加分。



狀況一:靴筒過窄的長筒靴

有時鞋碼剛好,但是靴筒可能因小腿水腫或褲管而太窄。

解決方法:先用外用酒精擦過靴筒內部,然後穿上較厚的長筒襪再套上長靴,穿著約30分鐘(坐著或走動皆可,走動效果更好),之後就會發現靴筒稍微變得較寬鬆囉!

原理:酒精會讓皮革具有延展效果,增加點彈性空間。



狀況二:太合腳的鞋款

有時鞋款因版型不同、只剩零碼的情況而造成購入「太合腳」鞋款的窘境,請鞋匠撐寬是ㄧ個方法,不過這個也能DIY。

解決方法:先穿上兩層襪子或厚襪在套上鞋履,再拿出吹風機吹上約2分鐘,接著穿著走動等鞋履冷卻,這樣就不會太合腳囉!

小撇步:鞋撐的代替品

如果沒有空用吹風機和酒精來將鞋子撐大的話,還有個懶人代替法,拿個密風袋注入適量的水,放進鞋內後直接送進冷凍庫,當水結冰後體積會變大,就是個變相的鞋撐,隔天拿出塑膠袋就行囉!不過這方法要注意,不適用皮製的鞋履,冷凍會使皮質變得脆弱,另外還要注意塑膠袋一定要密封,不然隔天拿出來還要晾乾可是多道工。



狀況三:磨腳的腳後跟

不管是娃娃鞋、樂福鞋、懶人鞋…等的平底鞋(或高跟鞋)在前幾次穿時都會磨到腳後跟,穿了一天還會磨出水泡!這時除了貼OK蹦或防磨貼外,還可以用凡士林、嬰兒爽身粉或除臭劑抹在鞋子腳後跟的地方,增加潤滑效果,這樣會減少腳後跟和鞋子的磨擦機會。(還可以順便除腳臭喔!)



狀況四:高跟鞋的痠痛

東方人常因腳掌較寬,在穿上楦頭較窄的跟鞋時,因為前傾的關係,腳指頭和腳掌會擠壓得相當不舒服。

解決方法:拿出透氣膠帶,將腳中指和無名指黏在一起,因為這兩指之間有敏感的神經,當此神經壓迫、感受到壓力時會有痠痛感,黏在一起避免壓迫,相對的也會減少酸痛感。

狀況五:不止滑的鞋底

許多懶人鞋、拖鞋或帆布鞋在穿久後鞋底都會被磨的光滑,雨天走在大理石地板上不時會有「甩尾」的感覺,其實只要拿張砂紙輕輕在鞋底磨幾下,就能增加抓地力。

延伸閱讀
♥ 高度和優雅並存 六祕訣讓妳穿高跟鞋更優雅
♥ 三層樓逛到飽!H&M台灣首間旗艦店將於2015年2月隆重開幕
♥ 挑錯靴子讓腿更粗?李佑群老師教你如何依照自己的腿型挑靴!
♥ 該戒掉高跟鞋換上平底鞋,雙腳才會比較舒服嗎?
♥ 好感度大加分!澎潤美肌按摩法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