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醫美夯! 自體脂肪移植正熱門

Sep 28, 8:17AM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

醫學科技的進步,使得很多人都想靠醫美來讓青春永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美容中心主治醫師陳信翰指出,隨著年歲增長,人體的膠原蛋白會流失,皮膚脂肪層會變薄,這是很難克服的大自然定律,而擷取自己多餘的脂肪,填到需要補充之處,正是時下醫美的熱門選項。

▲醫美越來越夯 自體脂肪移植正熱門(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想要改善老化容顏,其實有很多種方法,除了自體脂肪移植,還包括玻尿酸、微晶瓷、童顏針等;陳信翰醫師表示,利用自己小腹、大腿、臀部等處的軟組織,甚至肥胖多出來的脂肪,與其說是挖東牆補西牆,還不如說是廢物變黃金。

陳信翰醫師進一步表示,脂肪可以用來增加蘋果肌,填充夫妻宮、額頭、凹陷眼皮、淚溝、法令紋,也能隆鼻、墊下巴;將脂肪填充於臉部皮膚與肌肉之間,因為軟組織增加的緣故,也會發揮減少皺紋的作用。

自體脂肪移植早已在醫學上的使用,但因為存活率不理想,發展頗有顧忌;陳信翰醫師指出,植入脂肪的存活情況,與摘取的技術、手術器械的安全、注射脂肪的層次和技巧,以及病患本身的體質都有關係,手術要成功,必須每一細節都充分掌握。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腹部常脹氣 產氣食物少吃為妙

Sep 28, 6:08AM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你會有肚子脹氣的問題嗎?有不少人因為經常腹部脹氣就醫,進一步檢查發現,脹氣原因竟是因為有滿肚子大便,宿便囤積在體內,因而造成肚子脹,還會經常放臭屁;醫師指出,飽受腹脹困擾,在飲食上要少量多餐、避免食用易產氣食物,以及多運動增強腹肌,讓排便順暢,即可改善肚子脹氣問題。

▲滿肚子大便易脹氣 產氣食物少吃為妙(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開業醫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門診中約有3成病人有腹脹問題,以女性居多,腹脹原因多為功能性腹脹,通常在飯後或一天快結束的時候發生,當空腹或少吃些東西時,症狀較不明顯;如果吃大餐後或排便不正常時,腹脹的症狀更為明顯。

王志堂主任指出,功能性腹脹的成因通常與吞氣、暴飲暴食、腸胃收縮不良、腸胃蠕動緩慢、肥胖、便秘等有關,也可能是精神因素或精神問題驅體化所致;小腸蠕動異常、宿便、腸腔內液體增加、嚴重脊柱前彎,橫隔膜不當收縮、腹腔內脂肪增加、對空氣的過度敏感,以及腹壁肌肉不當的鬆弛,都是可能的因素。

另外,食物也是造成腹脹的原因之一;王志堂進一步指出,蔬果屬於不溶解性及中度發酵的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大腸蠕動利於排便,但有些食物也有產氣過多的反效果,特別是豆類、洋蔥、青椒、包心菜、地瓜、馬鈴薯、玉米、蘋果、西瓜、柑橘類。至於牛奶、乳製品、油炸類、甜點等,也有人吃了會容易產氣。

王志堂主任並建議,飽受腹脹困擾的患者,飲食上應少量多餐,可多攝取優格類食物,有宿便可使用適量瀉劑治療,並應減輕體重,多運動如散步、慢跑,及增強腹肌運動,若腹脹問題仍持續發生,應儘速就醫檢查是否為其他器官性因素的疾病,以免延誤治療。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大拇指長骨刺 關節鏡手術可改善

Sep 28, 2:15AM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

1名50歲媽媽,因長期勞動做家事,導致右手大拇指關節變形,且常會出現陣痛,就連拇指都無法舉起,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患者的拇指關節不但已磨損,且也長出骨刺,透過關節鏡手術切除後,總算擺脫長年的困擾。

▲大拇指長骨刺 關節鏡手術擺脫困擾(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這名患者出現大拇指關節變形時,以為是年紀增長所造成,並不以為意,直到疼痛加劇後,才就醫治療;高醫骨科主治醫師盧政昌指出,許多媽媽長期反覆地動作,很容易導致韌帶鬆弛、關節脫位等,若休息或復健後無法恢復,這時就有開刀的必要性。

醫師盧政昌進一步說明,治療上,過去都採以大傷口切開術重建韌帶或切骨等治療方式,恢復時間較長,目前已有大拇指關節鏡手術的技術,不但能清除發炎部位,也能將脫位的大拇指復位,約1個月後就能移除石膏鋼釘,盡快恢復日常生活。

需要使用手部精細動作的行業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也使臨床上罹患大拇指關節炎的患者逐漸增加;盧政昌提醒,若發現出現任何症狀時,就應盡快就醫治療,才能避免症狀加劇,影響生活。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不規律運動  恐減壽增罹癌機率

Sep 28, 12:40AM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

沒時間運動?工作太累懶得運動?教育部調查發現,近7成國人無規律運動習慣。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而研究發現,每天運動15分鐘更可延長壽命3年,並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大腸癌、乳癌和憂鬱的風險,及減少髖關節、脊椎骨折發生機率。

▲7成國人不運動  恐減壽增罹癌機率(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教育部體育署針對全國13歲以上民眾,共3萬5505名,進行「101年運動城市調查」,結果發現,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及運動強度達到流汗且會喘的規律運動者,僅有3成。而不運動的原因,包括52%認為沒有時間、24%工作太累、18%懶得運動、9.4健康狀況不能運動,以及6.6%沒有興趣。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身體活動不足會增加21至25%罹患乳癌及大腸癌機率、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建議成年人每週必須從事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兒童及青少年每週累積420分鐘以上。

國民健康署社區健康組長陳延芳建議,民眾可利用日常零碎時間進行生活化運動,採分段累積方式,例如10分鐘走路通勤、10分鐘騎自行車、10分鐘做家事,或上下午各做15分鐘健康操等,效果與一次運動30分鐘一樣。上班族可利用中午走路外出買中餐,上下班早一站下車步行至公司,及爬樓梯代替搭電梯等方式。

工作太累不能運動?陳延芳指出,運動會促使大腦分泌「腦啡」,讓人心情愉快,緩解工作疲累壓力,建議可從生活化運動開始,將靜態生活改為動態生活,透過健走、動手整理家務、擦地板等方式,累積運動量。

若是沒有興趣運動的民眾,陳延芳則建議,可將運動趣味化,結合趣味競賽及休閒,與朋友結伴一起打球、逛街、戶外踏青欣賞風景等,如唱歌時身體跟著自然擺動、使用可幫助身體活動電視遊樂器、從事園藝活動都是很好的方式。

另外,國健署也提供健康體重管理諮詢服務免付費專線0800-367-100,服務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9時至晚上9時,提供專人洽詢服務。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辦公族電腦用過頭 「肩膀結石」痛到連手都不舉

Sep 27, 2:18PM

▲辦公族長期久坐,易引發疾病。(圖/美忍者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上班族常常因為長期久坐而引發疾病,近來一名47歲的王小姐就因辦公需要長期使用電腦,加上姿勢不良,肩膀引發鈣化性肌腱炎,也就是俗稱的「結石」,她因感到劇烈疼痛,連手都舉不起來,更別提好好地睡個覺,但X光並未找出原因,最後是經超音波檢查才找出病因,進而獲得適當治療。

王小姐因工作需要,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使用電腦,多年下來,偶爾會有肩膀痠痛的問題,但休息後就有改善,並未放在心上,但日前肩膀不舒服的狀況持續2天後,突然起床時感覺劇烈疼痛,手無法舉起,連注射止痛針也只能暫時紓解,晚上難以入睡,整夜難眠。

聯合醫院復健科主任武俊傑指出,一般認為鈣化性肌腱炎與肌腱反覆性受傷有關,最容易出現在旋轉肌的棘上肌;上班族因長時間姿勢不良或不動,突然變換動作,容易造成棘上肌受傷,而慢性累積導致鈣化性沉積。

然而,鈣化性肌腱炎急性發作時鈣化會變軟,有時X光無法彰顯,需經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才能判斷。王小姐就是從超音波檢查才發現進而得到適當的治療,改善病情。武俊傑醫師提醒,鈣化性肌腱炎是很頑固的疾病,很容易反覆發作,高危險族群最好配合調整工作及施力習慣,加上適當的運動以避免再發。(新聞來源:華人健康網)




肌腱發炎分三級 把握治療黃金期

Sep 27, 8:21AM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

31歲的蔡小姐是美語補習班老師,平時上課須常寫黑板、擦黑板,長時間下來,肩膀開始痠痛僵硬,朋友介紹可做舒緩操、推拿拉筋等,卻不見好轉,就醫後醫師診斷為第一級肌腱發炎,所幸及早治療免去手術之苦。

▲肩膀疼痛恐肌腱發炎 治療難痊癒?!(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復健科蘇希洵醫師指出,慢性肩部疼痛在門診中屬於常見、但卻也是難以治癒的疾病,常發生在運動員、工廠作業員、家庭主婦或辦公室工作者身上。主因為肩關節重覆性動作造成肌腱受傷,長久下來引發肌腱退化;患者會有疼痛和肌力不足的症狀。

然而,肌腱炎患者往往只會感覺到肩膀痠痛,初期可能持續1到2天,但症狀發作的頻率會持續增加,慢慢進展到隨時都感覺不舒服,尤其在肩膀上舉或內轉時特別疼痛。

蘇希洵醫師表示,一般民眾常有錯誤觀念,往往認為肌腱傷害不是大問題且不難治療,其實肩膀肌腱累積性傷害是相當難治癒的疾病,因為退化的肌腱喪失了原有的張力,不僅功能無法完全恢復,反而容易重覆再受傷,造成惡性循環。

目前對於慢性肌腱退化的常用治療有物理治療、震波療法、增生療法、活化血小板血漿注射療法等,但所有的治療建議都要加上治療師的運動訓練及衛教,才能維持治療效果,避免再次發作。

此外,蘇希洵醫師特別叮嚀,肌腱發炎主要分為三級,第一級無法在超音波或影像學中看到撕裂傷,但理學檢查有反應,而第二級則表示在超音波或影像學中看到軟組織撕裂,到了第三級則已斷裂。一般來說,第二級以上的患者即使手術,也不一定可復原完全,建議民眾還是把握初期的黃金治療期較好。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