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5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準媽咪有牙周病 增加早產機率

Dec 04, 1:5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許多準媽媽在懷孕期間,深受牙周病及其他牙齒問題所苦;牙醫師提醒,準媽媽在懷孕期間因為體內荷爾蒙變化,會造成免系統功能不穩定,引發牙周病惡化,病況嚴重恐導致早產,不得不慎。

▲準媽咪患牙周病 早產機率大(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開業醫趙培勳牙醫師表示,牙周病惡化時會引發牙齦紅腫疼痛及流血症狀,細菌會透過血液,傳輸到全身,準媽媽若是有牙周病,就會影響胎兒發展,嚴重的話,胎兒早產的機率就升高,這種情況在醫學上稱為「妊娠型牙周病」。

準媽媽若在懷孕初期出現牙周病徵,如牙齦出血時,應盡快接受治療,以免影響胎兒健康。有計畫生育的女性,最好在懷孕前做好全口檢查及相關治療,並於懷孕期間重視口腔衛生、檢查牙齒及洗牙。

牙周病專科醫師車承娟並建議,有意準備懷孕的婦女,應在受孕前先做口腔檢查,以了解口腔健康的狀況,如果有牙周問題,也建議在懷孕前接受治療,諸如植牙、根管治療等,若孕婦在孕期內需要治療牙周病,最好注意以下事項。

一、治療時間不可錯過:簡單、保守的治療,若身體狀況允許,皆可進行,例如補牙、洗牙等。比較繁複的牙科手術,在懷孕中期時實施則較為安全,可避免發生第一孕期(第1周至第12周)的流產或畸形兒,或第三孕期(22周後)的早產。

二、牙周病嚴重時盡快就診:如果媽媽們出現牙齒一碰就出血、疼痛,甚至是發燒等症狀,需要醫院診治。通常牙醫會採取保守的治療方法來緩解病狀。

三、應了解手術過程:針對孕婦的牙齒治療較為簡單,醫生會盡量避免X光,也不會使用抗生素,麻醉藥劑量較低。這些都是為了胎兒的安全與健康作為考量,媽媽們在手術前也應該要了解手術過程以及用藥。

四、手術後仍要保持口腔清潔:醫師建議,每天至少要刷兩次牙、養成餐後清潔牙齒或使用牙線的好習慣,而有些含酒精的漱口水則建議不要使用。

五、飲食配合:孕婦在飲食上除了應攝取足夠的營養,供給胎兒發展所需,也應避免食用有害牙齒健康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替代零食。水果中的纖維素還有幫助清潔牙齒的功效,可多喝牛奶或選擇孕期專用的鈣片,補充鈣質、增加牙齒的強健度。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五合一植牙法 給愛滋患者好牙

Dec 03, 9: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全球的公益與社福團體除了提倡愛滋病預防外,更是關注愛滋病患者的求診權益。然而,愛滋病患者不僅長期受到社會的排擠,甚至在醫院求診時,也常成為被醫生拒絕救治的對象;原因不外乎是愛滋病患者免疫系統遭受到破壞後,成為病毒攻擊的目標,造成許多手術的失敗率增加。不過,美國一名愛滋病患者詹姆士(James H.) ,接受微創五合一植牙術,以「現拔現種」方式,來改善他的牙周病及掉牙問題,且換得一副新牙。

▲微創五合一植牙法 給愛滋患者一口好牙(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詹姆士年輕時曾參與越戰,在戰爭中受重傷且大量出血,手術輸血過程中,因重複使用針頭而意外感染愛滋病,導致免疫系統不全,健康每況愈下。詹姆士一邁入中年,口腔健康頻頻出狀況,還有嚴重的牙周病,後來還導致多顆牙齒脫落。

詹姆士曾經看過多位牙醫師,有些醫師經過初步評估後,曾說「理論上」能以植牙解決缺牙,病患營養不良的問題也能迎刃而解。因詹姆士是愛滋病患者,考慮到免疫力較低,傷口癒合能力不好,再加上植牙手術時間長且需要多次手術,牙醫師一致認為「實務上」詹姆士不應該接受植牙。

然而,詹姆士的植牙醫師,微創五合一植牙術的發明者,華裔美籍的哈佛大學牙醫博士陳俊龍醫師說,微創的概念就是創傷小、流血少、手術時間縮短,只需要one visit(到診一次即可);詹姆士接受的植牙方法就是利用「現拔現種」原理,是指拔牙後,牙根仍留有一個洞,就立即放入植體在此缺口。進而改善詹姆士的掉牙困擾。

一般傳統植牙方法,需等到傷口癒合再放入植體,等於是二次傷害,以愛滋病患者的免疫能力,可能無法負荷,這也是許多牙醫師拒絕詹姆士求診的理由。陳俊龍說,尊重愛滋病患者的意識逐漸抬頭,但在社會上許多錯誤觀念導致愛滋病患者被邊緣化,醫界致力於發明愛滋病的救命藥,也應該致力於落實平等對待病人的理念。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科部家庭牙醫科暨牙體復形科主任黃瓊芳表示,目前台灣牙醫學界尚未有愛滋病感染者接受全口植牙手術。基本上,愛滋病感染者若有口腔問題,都是由感染科轉介至牙科,而愛滋病患者是否需要植牙,應依個案判斷,必須由牙科與感染科醫師團隊進行會診,針對血液、口腔狀況、身體條件等等,來綜合判斷是否能夠接受植牙。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身心欠健康! 3成5認為食安影響

Dec 03,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你的精神健康指數多少分?最新調查發現,國人平均精神健康指數達83分,較前年高,算是及格,但心身健康部分有3成5認為健康狀況較去年差;醫師推測,可能與今年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有關。

▲食安問題影響 3成5認為健康狀況較去年差(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精神健康基金會針對20歲以上、共1068位,進行「2014年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結果發現,國人整體精神健康得分為83分,其中「心身健康」及「個人價值」兩個層面的得分偏低,分別為80.9分和80.5分,而在「生活掌握」及「家庭健康」兩個層面的得分則較高,分別落在84.2分和86.9分。

進一步分析發現,在「心身健康」層面中,國人自評對「記性表現」、「睡眠品質」和「今年整體健康狀況」不甚滿意;在「個人價值」層面中,則認為「成就表現」和「能力特點發揮」不夠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有超過3分之1的受訪者對於未來表示不樂觀,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悲觀加劇的趨勢;認為未來會更好的樂觀性,41到64歲為71.8分、65歲以上只有63.4分,都不及格。

精神健康基金會精神健康指數組召集人、耕莘醫院精神科主任楊聰財指出,今年國人整體精神健康得分比2012年的81.6高,前年的精神健康分數較低,可能是受到金融海嘯、總統大選影響,但今年的身心健康得分中整體健康狀況較低,推測可能是食安問題導致。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流感確診病例 9成未接種疫苗

Dec 03, 6: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

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前一個流感季期間,臺北市確診病例有321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人,未接種流感疫苗的病患竟高達9成;顯示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該局並呼籲民眾應盡速前往接種公費疫苗。

▲流感確診病例 高達9成未接種疫苗(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依臺北市衛生局統計,前一個流感季期間102年7月至103年6月,臺北市確診流感病例有321例,流感併發重症包括129例H1N1、148例H3N2、38例B型、6例A型未分型;其中17例死亡,其中有15例H1N1、2例B型。且在確診的321例流感併發重症的病人中,有高達9成的病患是未接種流感疫苗。

自今年10月1日起,為因應流感好發的季節,臺北市民只要符合資格者(65歲以上長者、滿6個月至國小入學前幼童、50-64歲高風險慢性病患、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患者、國小1至6年級學童以及孕婦),即可接種免費流感疫苗,且免付診察費,至疫苗用完為止。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截至11月21日,台北市已超過26萬人接種流感疫苗。目前成人劑型(3歲以上接種)僅剩約兩萬劑、幼兒劑型(3歲以下接種)約剩1萬劑。該局特別呼籲出生滿6個月至學齡前嬰幼兒(7歲)、50歲到64歲的高風險族群,以及65歲以上長者盡快完成流感疫苗施打,以增加抵抗力,維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強調,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累計接種人數較去年同期高,6歲以下的幼兒是屬於罹患流感高風險族群,而罹患流感後產生併發症機率是一般人的4倍,若不幸因併發症而死亡的機率又為一般人的7倍之多,因此,父母不可輕忽嬰幼兒的流感所帶來的健康威脅。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VOGUE/生理期4大階段健康秘訣,聽聽醫生怎麼說

Dec 03, 4:00AM

圖、文/Vogue

姊妹們!千萬不要被生理期來時的不舒服感給打敗,不妨多觀察注意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態,配合生理期的4大階段,搞清楚自己什麼時候適合約會,什麼時該早點睡覺,什麼時候適合處理困難工作?只要能夠與生理期和平相處並維持好關係,就能輕輕鬆鬆地由內而外散發健康與美麗!



第一周

身體狀態: 此時雌激素和睪固酮指數較低。妳正處於生理期。
妳應該 :睡眠充足。雌激素過低會導致情緒變壞,並影響血清素和腦內啡分泌,造成失眠,婦產科醫師Hashimi指出。由於多數人中午都沒午休的機會,因此妳必須注重睡眠的品質。睡前關閉電腦和手機幾小時,建議你最好把喝咖啡的時間再提早一點。

第二周

身體狀態: 身體開始準備排卵。雌激素和睪固酮分泌增加。
妳應該: 穿上性感睡衣。妳可能開始躍躍欲試,且此時正是受孕率最高的時刻,是懷孕最佳機會。身體的荷爾蒙此時非常安定,請在本周處理困難工作和會議,紐約大學荷爾蒙中心主任Redmond說。



第三周

身體狀態: 如果沒吃避孕藥,身體開始排卵,未來幾天將經由輸卵管送入子宮。
妳應該: 多喝牛奶。Hashmi醫師指出,增加鈣質攝取有助於舒緩經前症候群。本周到生理期第一天,最好以每天攝取1,000毫克為目標。排定檢查,美國癌症協會指出,生理期時不適合做子宮頸?片檢查,因此本周是最好時機。

第四周
身體狀態: 如果卵子未受孕,雌激素和睪固酮分泌會在生理期驟降,而引發經前症候群。
妳應該: 減少鹽份攝取。此時身體會為了準備懷孕而保留鹽份和水份,以便增加血量,因此造成水腫,Redmond醫師說。適量飲水、少鹽,有助於改善水腫。多吃高鉀食物:如香蕉或花椰菜也能排除過多水份。

延伸閱讀
♥ 你是低體溫族群嗎?居家「神奇熱敷法」解決身體小毛病
♥ 陳泱瑾Grace的健康瘦身6原則
♥ 5個非用面膜不可的理由
♥ 毛巾有四寶,洗臉、去角質、養生、還能去疲勞..
♥ 回歸平坦小腹!消除腰間兩側肥肉2方法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黑心油影響健康 恐為罹癌緣由

Dec 03, 1: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餿油風暴不斷擴大,劣質豬油波及的食品也越來越多,大眾也可能不知不覺吃下肚,尤其小學生們的營養午餐也赫然發現黑心油多年。根據衛福部公佈的黑心油品資料清查,發現全國學校的學生團膳早已淪陷,台灣學生長期吃下不健康的食品。中研院並提出多年的黑心油食用進人體,的確會引發大腸癌,或許可推論近年來大腸癌成為台灣癌症第一名之緣由。

▲黑心油影響健康至鉅 恐為罹癌緣由(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餿水油有多可怕? 黑心油跟癌症脫離不了的關係
營養師張慧敏表示,食用油和餿水油的主要成分都是三酸甘油酯,而經使用後的餿水油經過多次油炸,高溫產生大量氧化產物,並可能含有重金屬污染。此外,燃燒氧化反應、澱粉油炸也都可能產生致癌物。這些產物不利於人體代謝,會破壞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腹瀉和腸炎以及皮膚病,傷害肝、腎甚至導致細胞突變形成癌腫瘤。

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排毒對抗癌症
褐藻醣膠(Fucoidan)是一種水溶性多醣類,主要存在於褐藻中,也是褐藻特有的生理活性的物質之一。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推薦以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分子為500道爾頓,相較大分子可提高吸收效果40%以上)做為養生保健,以及生病時或手術後的補助食品。張慧敏指出,褐藻醣膠能「雙向調節免疫作用」、「腫瘤細胞凋亡作用」、對抗癌細胞補充營養的「抑制血管增生作用」,從實驗及臨床中都可看到,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對於預防及輔助抑制癌細胞有顯著的作用。

國立陽明大學許先業教授於2013年,在知名牛津醫學癌症專刊《Carcinogenesis》中,就發表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抑制乳癌生長及轉移的機制,2014年又再度以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預防抑制肺癌,刊登於美國癌症專刊《Oncotarget》;相關研究廣受國際醫學研究單位矚目,也為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於癌症預防及治療應用奠定重要基礎。

張慧敏營養師表示,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本身具有很強的抗輻射能力,在體內能形成膠凝狀物質,有助於排除毒素物質,阻止人體吸收鉛等有害金屬,同時,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亦能有效排除因化療所產生的毒素。而且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黃培安博士,也經實驗證實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在各種劑量下,皆是安全且不會引發細胞突變作用,也沒有副作用,適合一般成人、兒童食用,以加強身體機能。

在生活中應多吃可排毒或預防癌症的食物
民眾若擔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了餿水油,除了攝取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加以預防或減緩癌症外,張慧敏營養師並建議,平日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加速代謝體內水溶性、脂溶性毒素。蔬菜富含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可以包住毒物,降低被人體吸收的機會。每天若能排出200公克以上、重量相當於兩條香蕉的柔軟、無臭糞便,可以有效地排出體內的毒物。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黑心油影響健康 恐為罹癌緣由

Dec 03, 1: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餿油風暴不斷擴大,劣質豬油波及的食品也越來越多,大眾也可能不知不覺吃下肚,尤其小學生們的營養午餐也赫然發現黑心油多年。根據衛福部公佈的黑心油品資料清查,發現全國學校的學生團膳早已淪陷,台灣學生長期吃下不健康的食品。中研院並提出多年的黑心油食用進人體,的確會引發大腸癌,或許可推論近年來大腸癌成為台灣癌症第一名之緣由。

▲黑心油影響健康至鉅 恐為罹癌緣由(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餿水油有多可怕? 黑心油跟癌症脫離不了的關係
營養師張慧敏表示,食用油和餿水油的主要成分都是三酸甘油酯,而經使用後的餿水油經過多次油炸,高溫產生大量氧化產物,並可能含有重金屬污染。此外,燃燒氧化反應、澱粉油炸也都可能產生致癌物。這些產物不利於人體代謝,會破壞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腹瀉和腸炎以及皮膚病,傷害肝、腎甚至導致細胞突變形成癌腫瘤。

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可排毒對抗癌症
褐藻醣膠(Fucoidan)是一種水溶性多醣類,主要存在於褐藻中,也是褐藻特有的生理活性的物質之一。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推薦以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分子為500道爾頓,相較大分子可提高吸收效果40%以上)做為養生保健,以及生病時或手術後的補助食品。張慧敏指出,褐藻醣膠能「雙向調節免疫作用」、「腫瘤細胞凋亡作用」、對抗癌細胞補充營養的「抑制血管增生作用」,從實驗及臨床中都可看到,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對於預防及輔助抑制癌細胞有顯著的作用。

國立陽明大學許先業教授於2013年,在知名牛津醫學癌症專刊《Carcinogenesis》中,就發表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抑制乳癌生長及轉移的機制,2014年又再度以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預防抑制肺癌,刊登於美國癌症專刊《Oncotarget》;相關研究廣受國際醫學研究單位矚目,也為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於癌症預防及治療應用奠定重要基礎。

張慧敏營養師表示,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本身具有很強的抗輻射能力,在體內能形成膠凝狀物質,有助於排除毒素物質,阻止人體吸收鉛等有害金屬,同時,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亦能有效排除因化療所產生的毒素。而且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黃培安博士,也經實驗證實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在各種劑量下,皆是安全且不會引發細胞突變作用,也沒有副作用,適合一般成人、兒童食用,以加強身體機能。

在生活中應多吃可排毒或預防癌症的食物
民眾若擔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了餿水油,除了攝取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加以預防或減緩癌症外,張慧敏營養師並建議,平日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加速代謝體內水溶性、脂溶性毒素。蔬菜富含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可以包住毒物,降低被人體吸收的機會。每天若能排出200公克以上、重量相當於兩條香蕉的柔軟、無臭糞便,可以有效地排出體內的毒物。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老化由骨開始 補足腎氣青春再現

Dec 03, 12: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上了年紀,許多人總是頭暈無力,容易疲倦、手腳冰冷、腰痠背痛、精神萎靡, 感覺青春活力不再。中醫觀點來說,體力氣血運行不順及不足,是造成功能衰退的主因。中醫師李深浦表示,人老從骨頭開始退化,因為骨是人體先天,而腎主骨,腎氣是生命之本;因此,要補骨,就要補足腎氣。(圖說:74歲李深浦醫師雙手撐起87公斤體重平衡全身)

▲老化第一關由骨開始 補足腎氣青春再現(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心腎相交 骨髓退化會影響造血功能
李深浦醫師指出,由於心腎相交,一旦骨頭退化、骨髓退化,不但骨密度會下降 而導致骨質疏鬆,因為骨髓與造血功能相關,若是造血與生血處的骨髓退化了,就會造成血液不足,進而使心臟血液循環不良,以致會出現二尖瓣、三尖瓣脫垂、血管狹窄,腦部血液不足而使腦血氧不足,肝臟血液不足而出現肝硬化。

「老化第一關就是由骨開始!」李深浦醫師表示,牙齒是骨之餘,月經是血之餘 ,所以腎氣會表現在牙齒,腎氣不足,會使牙齒敏感、容易蛀牙,也會使荷爾蒙不足,口水、月經與精液都會不足;而且會出現筋老化,進而出現僵硬,再加上骨與筋是靠內分泌連繫,若是內分泌乾了,就會使筋越僵硬,並使肌肉系統也會退化。

老化! 補腎中藥對症治療
所以,李深浦認為,對於腎氣不足所造成的老化,應該要以補腎的藥物治療;臨床上,就有一名阿婆年邁到已出現S型脊椎,拄著枴杖,甚至因為血氧不足而得帶著氧氣筒,結果在使用補足腎氣的中藥後,這位阿婆已不必使用氧氣筒;另有一位需要換肝的男子,有地中海貧血,並出現腎臟衰竭尿毒症,也在服用造血用藥補足腎氣之後,而使病況獲得改善。

李深浦醫師很推崇老子的養生之道!他說,老子要人「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也就是要人能有骨氣,要讓骨頭強硬,然而筋要柔軟,肚子裡要有文章,且要虛心受教,才有用不盡的體氣;而且人老化不是在年紀,如何順應天道,慎用自己的身體,才不會使老化太早來臨。

對於老子所說的「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剛強」,李深浦解釋,大自然中草木枝葉柔軟,則生生不息,而草木其死也枯槁;也就是說出老子的養生之道,就是要人個性柔弱,語氣也要柔軟,不只是自己舒服,周邊的人也舒服;而這也就是要人不要太剛強,平常可練習太極拳、瑜珈及拉筋,放鬆身體,讓自己柔軟。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頸部有硬塊 恐是腫瘤在作祟

Dec 02, 8: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頸部有硬塊,有可能是腫瘤在作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李奕輝表示,菸、酒,以及檳榔都是容易引起頸部產生腫塊的因子,若是輕忽腫起的淋巴結,可能患了淋巴癌還不知。

▲頸部有硬塊 小心腫瘤在作祟(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李奕輝醫師表示,頸部腫塊可分為先天性、炎症性,以及腫瘤性三種。16歲以前的小孩若是有腫塊可能是先天性遺傳,若腫塊摸起來有彈性,並伴隨感冒現象,可能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造成發炎。而年紀大,又有抽菸及喝酒習慣的人,其腫塊摸起來像石頭一樣硬,且越來越大時,可能是惡性腫瘤,不得輕忽。

頸部有腫塊有時只是淋巴腺發炎而已,但有時卻是由其它地方轉移而來的腫癌。根據統計,在成人增大的淋巴結中,有八成淋巴結是轉移而來並且為惡性的。在所有轉移的惡性淋巴結中,多半是從頭頸部惡性腫瘤轉移而來。

醫師提醒,淋巴結若突然腫起來,並伴隨盜汗或是發燒,應考慮是否罹患淋巴癌;若是腫塊的位置在頸部前面的地方,可能是甲狀腺腫瘤;腫塊的位置在若是在鎖骨上,恐是肺部及消化道出現問題。

由於腫瘤可能從頭部轉移至其他部位而形成肺、支氣管、胃腸道、乳房,甚至泌尿道等問題。李奕輝醫師說,若是發現頸部有硬塊,一定要趕緊就醫治療,提早發現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 http://healthnews.com.tw/




胸悶又「燒聲」 甲狀腺結節作祟

Dec 02, 5: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日前一名54歲張先生,一個月以來,不但嚴重「燒聲」且胸悶,以為是感冒,四處就醫吃藥都沒有用;直到去台中慈濟醫院看診,醫師觸診懷疑右側脖子甲狀腺結節異常,進一步檢查,竟發現有個長達13公分的腫瘤,宛如一條絲瓜,往下延伸壓到氣管,所以病患才會喘得受不了。經手術切除後,病患目前已恢復正常生活。

▲胸悶又「燒聲」 13公分大甲狀腺結節作祟(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該病患起初只是說不出聲音,之後開始持續氣喘、胸悶,嚴重時一天高達4~5次,時間超過一個月,後來連心臟都開始不舒服;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陳家鴻醫師為其做胸部X光檢查,發現胸腔腫塊已經把氣管壓到另一邊,找到了氣喘、胸悶的原因。進一步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張先生的結節長度是正常甲狀腺的好幾倍。

陳家鴻醫師指出,甲狀腺結節多為良性,除非太明顯影響美觀、或是懷疑惡性,否則選擇切除甲狀腺結節的病患並不多;但該病患的腫瘤實在長得太大了,已經有壓迫、呼吸不順的問題,也擔心會有病變,所以開刀切除是最好的選擇。術後病理報告顯示為良性,X光檢查確定張先生的氣管回到正常位置,呼吸也順暢多。

陳家鴻醫師提醒,如果有氣喘、壓迫、食道卡卡、難以吞嚥的問題,都有可能是甲狀腺結節引起。他叮嚀,甲狀腺結節還是可能會變成惡性,一旦發現,最好還是拿掉!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黃斑部牽引症 藥物注射新選擇

Dec 02, 3: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黃斑部位於眼球視網膜正中央,是維持中心清晰視力最重要的組織,一旦發生病變會嚴重影響視力甚至失明,除了大家熟悉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之外,隨著年齡增長,眼睛逐漸老化,尤其是玻璃體退化也會影響黃斑部,初期症狀並不明顯,直到發覺視力模糊、視覺扭曲,恐已出現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進而導致黃斑部裂孔、黃斑部皺褶,最嚴重恐會喪失視力。眼科醫師提醒,40歲以上民眾是高危險族群,應自我檢查並建議每年定期進行眼睛檢查,早期發現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目前可選擇透過注射藥物治療,避免視力喪失的危機。

▲黃斑部裂孔及牽引症 藥物注射治療新選擇(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林口長庚醫院眼科部教授及副主任賴旗俊指出,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是造成黃斑部病變的原因之一,為中老年人常見的眼睛疾病,好發於40歲以上族群,玻璃體退化是造成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的主因,另外受到外力撞擊、眼睛發炎水腫,以及曾接受眼部手術等因素,也都會增加罹病風險。

什麼是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賴旗俊解釋,玻璃體是一個透明膠狀的組織,位於眼球後半部,占整個眼球體積的8成,與視網膜緊密連結,而視網膜則在眼球後壁的神經膜,最重要的正中央位置就是黃斑部,掌管主要視力、辦別顏色等功能。當玻璃體退化產生液化而產生後玻璃體分離時會與部份視網膜產生牽引作用。而黃斑部是與玻璃體連結最緊密的組織之一,在分離的過程中容易「藕斷絲連」而造成黃斑部構造變形,依病情程度造成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黃斑部裂孔、黃斑部皺褶,嚴重可能使視力嚴重下降。

目前透過眼部斷層掃描(OCT),可清楚看到患者的玻璃體與視網膜黃斑部連接程度,準確診斷病因;不過,賴旗俊強調,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的初期症狀不明顯,僅有類似近視及老花眼的視力模糊症狀,若發生在單眼,患者通常難以察覺,等到病情嚴重時,才會有看物體扭曲變形、辨色能力變差、視覺中心有黑影等情形。例如看電線杆、斑馬線變歪斜,或偶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時,突然發覺單眼視力模糊、看物扭曲等情形,病人才會警覺而提早就醫診斷。

針對初期的玻璃體黃斑部牽引症,目前已可透過注射蛋白質酶,來改善病況,長庚醫院並率先引進加惠病友;賴旗俊副主任表示,該藥可消除玻璃體與黃斑部牽引的部分,避免讓黃斑部再度受到拉扯;但若已發生後期黃斑部裂孔或黃斑部皺褶,或拉扯範圍過大,只能藉由切除玻璃體手術拉扯的增生組織,進行修補,但術後卻較容易產生白內障的後遺症。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是最根本的預防方式!」賴旗俊建議,40歲以上民眾,平時可透過自我檢查,例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看磁磚、棋盤、電腦鍵盤等方格,觀察是否有視覺扭曲的情形,每年也要定期進行眼睛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得到最佳治療效果,保存視力。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冷氣團來襲 心血管疾病患者小心

Dec 02, 2: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天氣變冷了!許多民眾今早起床發覺涼涼的,氣象局指出,入冬首波冷氣團報到,氣溫驟降近10度,愈晚溫度會愈低,可能下探13、14度,這一周全台天氣都是濕冷。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者,早晚務必量血壓,並按時服藥、注意保暖,若有胸悶、頭暈等情形,應就醫調藥。

▲冷氣團來襲 心血管疾病患者當心(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家醫科主治醫師林兆啟表示,有別於前二天穩定晴朗天氣,大陸冷氣團來襲,各地氣溫明顯降低,當氣溫驟降,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而引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如中風、心肌梗塞。

天氣急遽變化,林兆啟指出,尤其年長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留意身體狀況,如有突然胸悶、胸痛、頭暈、頭痛等症狀,應就醫調整藥量;若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的情形,一定要盡速就醫。

林兆啟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做好規律服藥、早晚量血壓,以及保暖,除了注意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頭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外出記得戴帽子及圍巾,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則要避免太早出門。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冷氣團來襲 心血管疾病患者小心

Dec 02, 2: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天氣變冷了!許多民眾今早起床發覺涼涼的,氣象局指出,入冬首波冷氣團報到,氣溫驟降近10度,愈晚溫度會愈低,可能下探13、14度,這一周全台天氣都是濕冷。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者,早晚務必量血壓,並按時服藥、注意保暖,若有胸悶、頭暈等情形,應就醫調藥。

▲冷氣團來襲 心血管疾病患者當心(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家醫科主治醫師林兆啟表示,有別於前二天穩定晴朗天氣,大陸冷氣團來襲,各地氣溫明顯降低,當氣溫驟降,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而引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如中風、心肌梗塞。

天氣急遽變化,林兆啟指出,尤其年長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特別留意身體狀況,如有突然胸悶、胸痛、頭暈、頭痛等症狀,應就醫調整藥量;若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的情形,一定要盡速就醫。

林兆啟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做好規律服藥、早晚量血壓,以及保暖,除了注意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頭部的保暖也很重要,外出記得戴帽子及圍巾,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則要避免太早出門。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記性好差快吃銀杏 醫:無效!無效!無效!

Dec 01, 9:00AM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陳承璋/採訪報導

「你最近記性很差耶!你要不要去吃銀杏補腦?」銀杏!銀杏!相信不少民眾,在自覺記性一年比一年差時,銀杏就有如電視跑馬燈一樣,開始在腦海中不斷閃過,倘若又加上廣告的催促,還有失智症可怕新聞的驚嚇之下,銀杏幾乎成了眾多民眾解決記憶力衰退的心中靈藥,不過銀杏真的能夠減緩腦部退化,甚至加強記憶力、注意力嗎?

看看國外的研究,銀杏直接被狠狠打臉!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指出,服用銀杏不但不能減緩腦部退化,甚至對加強記憶、語言、注意力及其它腦部功能也都沒有任何效果。

▲記性好差快吃銀杏? 醫:無效!(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銀杏可預防失智?醫:沒有太大功效

銀杏真能增強記憶力?國內精神科楊聰財醫也表示,銀杏對於增加記憶力、預防失智症等方面,其實沒有太大功效,所以,不建議民眾為了想預防而去食用銀杏,此外,若是以腦部科學角度來看,不飽和脂肪酸(如深魚類)才有增加記力的功效,因為它富含omega-3,有助於將記憶所在腦裡。

謹記3部分 有助於增加記憶力及預防大腦退化

營養師李宜芳認為,造成記憶力衰退的因素非常多種,包括自由基被破壞、神經傳導退化、飲食習慣所引起等,所以,一旦出現記憶退化時,應先了解問題源頭,對症下藥,不然就算攝取增強記憶的食物也無效。她針對3個部份,提供各種不一樣的食物,幫助民眾增加記憶力及預防大腦退化:

1)自由基被破壞/多補充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B、β-胡蘿蔔素、鋅(如綜合堅果)、薑黃素(如咖理)、茄紅素、葉黃素等,能減少自由基對於身體細胞的破壞,導致身體老化。

2)神經傳導退化/多攝取維他命B群(B1、B3、B12)、葉酸、大豆、卵磷質等,而卵磷質在食物方面,包括綜合穀物(如糙米、胚芽米)、堅果、內臟類等都可以攝取的到。

3)預防大腦退化/可多攝取Omega-3脂肪酸,例如:深海魚油、DHA、堅果等,因為過去曾有美國研究指出,多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可有助於減少記憶流失的機會,同時也可預防阿茲海默症的產生。

銀杏與藥物間易有交互作用 輕忽恐對身體產生危害

藥害救濟基金會紀美琴藥師也指出,銀杏在保健功效上,事實上並無任何明顯效用,但若把銀杏當作藥物使用,對於末梢循環障礙的病患而言,有輔助治療的功效,只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銀杏與許多藥物會產生交互作用,提醒民眾別輕易服用銀杏。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




iBEAUTY/心情不好吃甜食?研究:吃甜食反而易憂鬱

Dec 01, 6:30AM

圖、文/iBEAUTY 愛漂亮

「如果心情不好,就一定要吃甜點!」許多女孩都會把吃甜食當成宣洩情緒的出口,尤其在壓力過大或是生理期間,吃上一點巧克力絕對是女孩最嚮往的事。然而,最近卻有研究發現,常吃甜食者反而容易出現「憂鬱」的症狀,和過去大家的觀念大相逕庭。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在2013年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一篇研究中發現,攝取過多甜食、油炸食品、加工食物者,容易罹患憂鬱症,而飲食當中攝取較多蔬果、天然食物者則反之。此研究追蹤3486名男女長達五年的時間,得到此結果。

無獨有偶,近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神經科學年會上,也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根據研究結果表示,若果糖攝取過多,會影響青少年的腦部,而造成憂鬱及焦慮情況更加嚴重。研究人員指出,造成青少年焦慮或憂鬱情形,是因果糖會改變大腦對於壓力的應對方式,尤其處在發育階段的青少年最容易被影響

由此可知,雖然少量的巧克力、甜食能夠暫時緩解壓力及不愉快的心情,但若大量食用,則可能對身體帶來反效果。任何食物都應該適量攝取,營養師建議,其實,高纖蔬果也能達到緩解憂鬱的情形,此外,還能夠有助於排便及減肥,更適合心情不適的人食用

♥ 愛漂亮小教室:愛吃甜食容易造成臉部肌膚老化、鬆弛。原因是過多的糖分會造成「蛋白質糖化」,導致肌膚中的交原蛋白與彈性蛋白受到破壞,糖化後產生的膠原纖維會漸漸變得僵硬,使皮膚失去彈性,皺紋及鬆弛的現象就會發生。

【延伸閱讀】

快點戒掉甜食吧! 過多糖分會造成臉部肌膚老化、鬆弛
「秋季症候群」女人容易變憂鬱 多喝水、保持愉悅才是美麗關鍵
每到禮拜一就會罹患憂鬱症 那就多吃這些讓心情變好的「開心食物」吧!




年輕人手抖不停 恐為甲狀腺亢進

Dec 01, 4: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很多人會出現手抖的狀況,特別是拿筷子、湯匙,以及寫字的時候。手抖雖然容易在情緒變化下產生,也可能是腦組織疾病。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情緒、甲狀腺亢進、帕金森氏症,以及痴呆等,都會造成手抖的症狀,倘若不早期治療,將難以治癒。

▲年輕人手抖個不停 當心為甲狀腺亢進(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周宗翰說,手抖有分生理性與病理性,生理性常在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劇痛及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出現,只要消除以上原因其實都可以恢復。然而;病理性手抖,醫學上稱「震顫」,是指永久性手部的隨意顫動,通常與上肢神經疾病與損傷、腦組織疾病如帕金森氏症、腦動脈硬化、小腦病變、肝性腦病變、藥物中毒,以及痴呆等有關。

周宗翰醫師表示,臨床上偶而會看到無眼凸,心悸,但是手就是抖個不停,除了可以使用中藥與針灸並用調理內分泌系統,仍需觀察患者使否因緊張、壓力大、喝了含咖啡因飲料或是酗酒隔天而出現手抖的症狀。尤其年輕人不是因情緒關係而手抖時,應考慮是否有甲狀腺亢進的可能性。

手抖剛開始時常因不嚴重而讓人不以為意,但時間久了,狀況就會日益嚴重而難以治療。因此,周宗翰醫師說,當發現身體有上肢震顫、手抖、動作遲緩等現象時,要檢視是否是因為服用西藥所導致的交互作用引起,包含擬交感神經的興奮劑、抗憂鬱藥、減肥藥,以及感冒藥等,這些也可能是導致手抖的原因之一,早期中醫介入治療,調理臟腑也可以獲得良效,將可使手抖風險降至最低。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吃藥減肥最快速? 醫師:易復胖

Dec 01, 2:5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不少愛美人士為了達到快速減重的目的,常會購買坊間減肥藥服用,認為吃藥減肥是最快速的方式;不過,醫師提醒,所有減肥藥都是處方藥,最好不要自行至藥局購買,且光吃減肥藥容易復胖,減肥的效果也不理想,建議搭配飲食及運動,才是正確的減肥方法。

▲吃藥減肥最快速? 醫師:容易復胖(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瘦才最美、瘦才健康,現代人常為了減肥不擇手段,市售許多減肥產品因此孕育而生,標榜吃了就能瘦、一周瘦10公斤等,甚至不需要節制飲食、躺著就能瘦下來,讓許多減肥民眾看了心癢癢。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副理事長蕭敦仁指出,其實市售減肥藥可分為5種類型,包括抑制食慾用藥、激素調節代謝藥物、腸道作用劑、利尿劑,以及輕瀉劑,分別利用抑制中樞神經、加速新陳代謝、抑制腸道吸收、身體大量失水、腹瀉等方式,達到降低食慾,體重下降,進而快速減重的目的。

不過,蕭敦仁強調,吃減肥藥會產生輕重程度不一的副作用,包括嘔吐、腹瀉、暈眩、失眠、便祕,長時間大量服用,甚至會傷害肝臟及腎臟的功能,且停藥容易復胖,光吃減肥藥的效果也有限;若要服用減肥藥,應請專業醫師評估,再挑選合適的藥物,並搭配飲食及運動習慣,才能健康減肥。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尼古丁貼片+咀嚼錠 戒菸率近4成

Dec 01, 1: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據統計,目前全台約有350萬人吸菸,當中有4成曾經戒菸,但僅8.6%的人戒菸能撐過6個月、4.8%的人可撐過12個月。戒菸失敗的主因是菸草中的尼古丁具有成癮性,會產生戒斷症狀,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憂鬱、失眠等狀況。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郭斐然指出,根據研究發現,戒菸民眾合併使用尼古丁貼片和咀嚼錠,6個月成功戒菸機率可達36.5%,鼓勵民眾透過專業諮詢,開啟戒菸之路。

▲合併尼古丁貼片與咀嚼錠 戒菸率逾3成6(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目前國民健康署專案補助的戒菸輔助法,可分為尼古丁替代藥物與非尼古丁藥物兩種。其中,非尼古丁藥物是處方用藥,必須由醫師診斷個人的健康狀況和慢性病史,才能開立處方。要幫助長期吸菸者戒菸,為讓身體適應停菸,可以補充微量尼古丁,來緩和戒斷症狀發生。郭斐然說,替代尼古丁的常見藥物有咀嚼錠、貼片、口含錠等,貼片會全天穩定釋放尼古丁,可按菸癮狀況減低劑量;咀嚼錠可即時緩解菸癮,降低吸菸衝動。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103年3月推出「實施二代戒菸治療試辦計畫」,在門診、住院、急診或社區藥局皆有提供戒菸藥物,最高僅需200元的藥物部分負擔。郭斐然表示,戒菸民眾可根據自身的健康、壓力狀態、慢性病史和尼古丁成癮程度,與醫師討論戒菸療法,透過了解成功率、復發率和安全性的「戒菸三問」,達到最好的治療。根據國外研究,63位合併用貼片和咀嚼錠12周的成功戒菸者,經1年追蹤後,復發率約1成,僅有6人復發。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特別邀請職棒統一獅最佳投捕搭檔潘威倫與高志綱擔任戒菸衛教大使,希望能提升國人戒菸率。潘威倫與高志綱以棒球投捕的合作,來比喻戒菸,在球場上有好的投捕搭檔,對比賽節奏更能掌握;而戒菸也應選擇合適的戒菸搭檔,才能三振菸癮,重拾健康。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尼古丁貼片+咀嚼錠 戒菸率近4成

Dec 01, 1: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據統計,目前全台約有350萬人吸菸,當中有4成曾經戒菸,但僅8.6%的人戒菸能撐過6個月、4.8%的人可撐過12個月。戒菸失敗的主因是菸草中的尼古丁具有成癮性,會產生戒斷症狀,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憂鬱、失眠等狀況。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郭斐然指出,根據研究發現,戒菸民眾合併使用尼古丁貼片和咀嚼錠,6個月成功戒菸機率可達36.5%,鼓勵民眾透過專業諮詢,開啟戒菸之路。

▲合併尼古丁貼片與咀嚼錠 戒菸率逾3成6(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目前國民健康署專案補助的戒菸輔助法,可分為尼古丁替代藥物與非尼古丁藥物兩種。其中,非尼古丁藥物是處方用藥,必須由醫師診斷個人的健康狀況和慢性病史,才能開立處方。要幫助長期吸菸者戒菸,為讓身體適應停菸,可以補充微量尼古丁,來緩和戒斷症狀發生。郭斐然說,替代尼古丁的常見藥物有咀嚼錠、貼片、口含錠等,貼片會全天穩定釋放尼古丁,可按菸癮狀況減低劑量;咀嚼錠可即時緩解菸癮,降低吸菸衝動。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103年3月推出「實施二代戒菸治療試辦計畫」,在門診、住院、急診或社區藥局皆有提供戒菸藥物,最高僅需200元的藥物部分負擔。郭斐然表示,戒菸民眾可根據自身的健康、壓力狀態、慢性病史和尼古丁成癮程度,與醫師討論戒菸療法,透過了解成功率、復發率和安全性的「戒菸三問」,達到最好的治療。根據國外研究,63位合併用貼片和咀嚼錠12周的成功戒菸者,經1年追蹤後,復發率約1成,僅有6人復發。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特別邀請職棒統一獅最佳投捕搭檔潘威倫與高志綱擔任戒菸衛教大使,希望能提升國人戒菸率。潘威倫與高志綱以棒球投捕的合作,來比喻戒菸,在球場上有好的投捕搭檔,對比賽節奏更能掌握;而戒菸也應選擇合適的戒菸搭檔,才能三振菸癮,重拾健康。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早安健康/3+1外食族聰明飲食指南,心血管不NG!

Nov 30, 10:00AM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文/徐惠琬

你是三餐都在外解決的「老外」一族嗎?對於沒時間煮飯或懶得煮的人,外食是省時又方便的選擇,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台灣人的外食比例越來越高。

不過,外食經常是重油、重鹹、重口味,而且蔬菜量少,所以外食族普遍有肉類、油脂攝取過多,但蔬菜、水果攝取太少的問題。長期下來,恐怕會有營養不均衡的問題,可能會讓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找上門,增加罹患心臟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風險。

看到這,或許你不禁想問:「難道外食族就不能吃得健康嗎?」

事實上,只要會選擇,外食也是能攝取到足夠的蔬菜,並避開又油又鹽的料理。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情境1:便利商店這樣吃

日本營養管理師淺野滿美子提醒,便利商店有3點原則要注意:

1. 油炸物盡量少選:油炸物的熱量比較高,而且油放置太久會氧化,不但傷及細胞還會加速老化。
2.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除了飯類外,義大利麵、馬鈴薯沙拉都是澱粉,不可不注意。
3. 選擇蔬菜豐富的便當:雖然比較困難,但可以多買一盒生菜沙拉或水果補充。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情境2:小吃店這樣選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建議,可多點一點燙青菜並請店家不要肉燥。主食的部分,可選擇湯麵並請老闆不要放肉燥,不建議點放很多油、醬料、調味料的乾麵、炒飯、炒麵,以及有勾芡醬汁的羹麵。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情境3:自助餐不拿煎、炒、炸

選擇以蒸、煮、烤、燉、滷等為主的菜色,避免避免以煎、炒、炸烹調的料理。吳映蓉博士曾在著作《瘦不了的錯誤》中分享,她吃自助餐時,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黃、綠、紅、白、紫」五色蔬菜放入盤中,並且先吃掉他們。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外食族健康秘訣:善用果菜汁

《第一口吃蔬菜,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退散》一書建議,經常外食又無法下廚的人,可在餐前先喝果菜汁。書中也整理出果菜汁的選法及喝法給大家參考:

1. 看外包裝的標示確認成分。
2. 選擇膳食纖維含量多的產品。
3. 選擇100%使用蔬菜,不加「水果」的產品。
4. 選擇碳水化合物少、熱量低的產品。
5. 在餐前5到10分鐘飲用。
6. 隨身攜帶青汁粉末,餐前泡來喝也OK。
7. 番茄汁(無鹽)也很不錯。

小提醒:別太晚吃晚餐

《第一口吃蔬菜,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退散》一書指出,太晚吃晚餐,肥胖、糖尿病有可能會找上門。但是,現代有許多人不得不晚吃晚餐,該怎麼辦呢?

梶山靜夫醫師建議,如果必須晚吃晚餐,就採取「分食」法。在下午時先攝取一些輕食,像是果菜汁搭配三明治或是沙拉搭配三明治等,重點在於一定要喝果菜汁或吃沙拉。晚餐時則不要吃飯、麵包、麵等碳水化合物,只吃蔬菜或是蛋白質的主菜,像是魚、加有大量蔬菜的湯等。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此為《早安健康》11月號《最強心血管保健術》部分試閱。全國各7-11、全家、萊爾富、OK超商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早安健康官網:http://www.everydayhealth.com.tw/
或上Facebook搜尋「早安健康」,點讚分享保健新知!




子宮頸抹片檢查 降低癌症發生率

Nov 30, 8: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研究顯示,大規模推動癌症篩檢,能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其中子宮頸抹片檢查,可大幅降低6至9成的子宮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全面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口從92年的8.4人,降低至101年的3.9人;原台南市和原台南縣,則分別從92年的9.9人、11.6人,101年已降至3.8人。

▲子宮頸抹片檢查 降低6成癌症發生率(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依據臺南市衛生局統計,從100年到102年,每年30到69歲的婦女,約有15~18萬人次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檢查率占該年齡層約35%。發現異常人數,100、101和102年分別有1122、1132和953人,確診為子宮頸癌人數,分別是405、387人,102年癌前病變278人中有275人確診癌症,確診率達34~42%。

研究證實,9成以上的子宮頸癌可歸因於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而性行為是HPV主要的傳染途徑,性關係愈複雜,愈容易散播。HPV種類高達200多種,約40種會侵犯生殖系統,而形成子宮頸癌的主因,多為感染16、18、31、33、52、58型HPV。市面上的HPV疫苗,主要預防16、18型病毒,研究證實,施打疫苗效期約達5到6.5年,沒有性行為或未感染HPV婦女,接種後的防護率約6到7成,但無法完全避免。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HPV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樣,並非所有接種者都會產生一輩子的保護性免疫反應,有些案例即使接種過疫苗,仍罹患子宮頸癌。因此建議,已施打HPV疫苗並有性行為經驗的婦女,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至少每3年一次。此外,HPV疫苗是預防性疫苗,但對於已存在子宮頸癌相關病變的惡化無法預防,更無法預防所有致癌型HPV類型,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仍是最重要防護。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換季眼睛好癢 你確定是過敏嗎?

Nov 30, 7: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天氣轉涼,一走出戶外眼睛就癢個不停,甚至流眼淚、流鼻水,有時候眼皮腫脹連雙眼皮都不見,到底是換季過敏,還是眼睛生病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醫師江立峰表示,大多時候是換季過敏,但如果出現眼屎增加合併搔癢的症狀,就可能是病毒感染發炎,要就醫治療。

▲換季眼睛癢癢 你確定是過敏嗎?(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過敏性結膜炎,主要症狀是眼睛會感到癢癢的、結膜或眼皮水腫,或是出現血輪眼的現象。江立峰醫師表示,過敏原可能是塵蟎、花粉、寵物的毛等;大部分的人過敏原是塵蟎,建議換季時將床包或棉被等床具,拿到太陽底下讓紫外線把他們殺死,光是用烘乾機高溫烘烤,是沒辦法殺死塵蟎的!

江立峰醫師表示,過敏性結膜炎除了在年輕人與孩童常見外,有戴軟式隱形眼鏡的人,也可能容易出現過敏反應;而且有兩種原因造成,第一個可能是結膜摩擦過敏,因為戴隱形眼鏡時,會一直眨眼睛,造成結膜不斷摩擦導致過敏,第二個可能是對隱形眼鏡清洗液過敏,建議在戴隱形眼鏡之前,先用生理食鹽水將上頭的清洗液沖乾淨再配戴。

值得注意的是,換季時眼睛癢癢的、流眼淚,不一定就是過敏性結膜炎,可能是腺病毒感染造成急性結膜炎;要如何分辨是過敏還是病毒感染?江立峰醫師表示,如果眼睛出現分泌物,眼屎增加合併搔癢的症狀,或是眼睛充血久久不退,就應該就醫治療,不要自己在家亂點藥水。

江立峰醫師建議,如果眼睛過敏不舒服,自己在家時可以冰敷5至10分鐘,或是用生理食鹽水沖洗眼睛,舒緩不適;但若冰敷後還是不舒服,嚴重到流眼淚、流鼻水,就應該到醫院就醫,經醫師診斷治療較適當。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長期姿勢不良 椎間盤突出恐癱瘓

Nov 30, 5: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1 名年約20歲的女子,因垂足而緊急就醫治療,開完刀復健3到4個月才好轉,原來其垂足的原因是因為足部的椎間盤突出嚴重壓迫到神經,醫師表示,若延誤治療,恐造成其大小便失禁。

▲姿勢不良 椎間盤突出恐癱瘓(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椎間盤會逐漸老化,甚至突出,而坐姿不良也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澄清醫院骨科黃泰榮醫師表示,脊椎長期受力容易造成退化,若是壓迫到神經,恐造成脊索被壓迫而導致癱瘓的可能性。

黃泰榮醫師說,椎間盤突出可能發生在頸部或是腰椎,若發生在頸部,主要是手會出現不舒服,刺痛或有麻痺的感覺;倘若發生在腰椎,下肢可能受到影響,嚴重恐無法走路。由於椎間盤突出不易根治,若是長期搬重物或是姿勢不良,就算做手術,也可能在5至10年內復發。通常治療時會先改變其不良姿勢,並以復健的方式進行,若是復健兩個月無效時,則要考慮手術來處理。

通常椎間盤突出較輕微的病患,在早期時只會感覺腰酸背痛,若及時發現,醫師會以內視鏡椎間盤切除或是熱凝療法來治療;倘若凸出的部分嚴重壓迫到神經,醫師會根據患者狀況來做椎間盤突出的切除、椎間盤切除加上後位鋼釘溶合,或是人工椎間盤置換的手術。醫師提醒,嚴重的患者若不治療恐將造成下肢麻痺、刺痛感、大小便失禁,甚至可能會癱瘓。

黃泰榮醫師表示,有椎間盤突出的人一定要注意,若是不及早發現,等到問題嚴重時恐將影響運動神經,造成活動困難,甚至下肢完全癱瘓。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兒童發展遲緩 把握黃金治療期

Nov 30, 1: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一名三歲孩童小邦(化名),在嬰兒時期作息不規律、反應強烈,且容易哭鬧,媽媽照顧的很辛苦,沒想到現在三歲了卻還不會講話,就醫評估後發現是發展遲緩的現象;醫師建議越早療育,效果越好!

▲兒童愛哭發展遲緩 把握六歲前黃金治療期(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兒發中心梁孫源主任表示,小邦經過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評估後,評判是語言與認知上有發展遲緩的現象,導致溝通上有挫折,在不被了解想法的情況下,容易出現情緒行為問題,所以媽媽照顧他時才會這麼辛苦;因此建議小邦接受早期療育療程,包含認知訓練、職能治療、情緒及社會互動訓練、語言治療等。

但由於小邦媽媽沒辦法多方奔波門診上課,彰化醫院兒童發展醫療中心團隊建議她參加兒童日間留院的早期療育,接受密集且專業的療程;梁孫源主任指出,這類療程是為了訓練家長成為一個有能力、有自信的協同治療者,所以需要家長一同參與,由治療師帶領練習社交互動、情緒控制及有效的親子互動等。

梁孫源主任指出,六歲前是孩子早期療育的黃金期,在這時期介入治療,會比六歲後療育有效許多;他提醒家中有0~6歲的學齡前兒童的家長,若懷疑小孩疑似有語言、認真、運動或社會互動發展遲緩的現象時,可以預約評估治療,及早療育,效果越好!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媽媽寶寶/產後掉髮原因解析.10大減緩掉髮妙招

Nov 12, 12:00PM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京硯聯合診所皮膚專科院長蔡逸姍醫師 化妝、髮型、攝影/班尼頓廣告風格寫真 演出/漂亮媽咪林瑋芸‧帥氣爸爸林有志‧可愛寶寶林尚彥 產品圖文提供/友華生技醫藥‧利百美興業‧肯夢國際‧統一藥品(依首字中英文筆劃順序排列)

正常頭髮的成長周期

蔡逸姍醫師表示,頭髮不會無止盡一直長下去,在自然狀態下都會經歷三個時期,分別是生長期、退化期、休止期,周而復始的不斷生長和掉落,直到毛囊的生命結束為止。

懷孕前後髮量會有何變化?通常會在產後3個月開始掉髮,每個媽媽掉髮速度不同,產後掉髮是整個頭部的頭髮均勻掉落,不會像俗稱「鬼剃頭」的圓形禿一樣,圓圓的禿掉一塊,頂多前額的地方掉落較多,過6至12個月後會陸陸續續長回來,再次進入生長期,長出新的頭髮,除非產後掉髮合併其他病症或是過度掉髮超過1年以上,就建議到皮膚科接受檢查。

10大減緩產後掉髮妙招

1. 心情愉悅輕鬆
由於產後頭髮屬於正常休止期掉髮,所以大部分無法阻止掉髮,但是若清楚知道產後掉髮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就不必過於擔憂,因為這個階段肯定會過去,若是擔憂不已,反而會因為憂心過度掉更多,不妨保持良好情緒和樂觀心情來輕鬆看待。

2. 飲食均衡補充
產後均衡攝取五穀根莖類、蔬菜類、蛋豆魚肉類、奶類、水果類及油脂類等六大類食物;另外,頭髮最重要營養來源就是蛋白質及維他命H生物素,所以,若加強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或維他命H,也能幫助頭髮長長。

 

3. 忌重口味飲食
飲食上避免重鹹、重辣、重油、重甜的飲食習慣,控制鹽、醬油、味噌、醬料等等含有較多鹽分的飲食,因為這將會造成頭皮更重的負擔。

4. 正常生活作息
寶寶出生後,媽媽們為了照顧寶寶,適應全新的生活型態,還得應付突如其來的大小狀況,很難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在勞心費神又傷身的情況下,掉髮情況可能夠嚴重,因此建議媽媽們應該儘量多利用時間休息,充足的睡眠才能夠增進新陳代謝,使頭皮血液供應順暢,毛囊獲得足夠養分。

5.撇除網路偏方
不要為了治療產後掉髮而聽信偏方,將生薑、大蒜或米酒等刺激性物品往頭上猛擦,誤以為會促進頭髮生長,卻反而可能造成頭皮過敏潰爛。蔡逸姍醫師更強調,網路上來路不明的偏方藥品千萬不要嘗試,在購買前建議消費者停看聽,先確認是否有經過衛生署許可及實驗證實。

6. 洗頭輕柔按摩
洗頭時不要太大力,可以用輕柔的力量按摩頭皮,避免用力的按摩頭皮及拉扯,這種方式並不會促進血液循環及生長,保持頭髮和頭皮清潔,有利於頭髮生長。

7. 選用適合洗髮精
產婦千萬不要因為擔心產後掉髮,就連續很多天不洗頭,這樣反而可能造成毛囊堵塞發炎而掉髮,應定期清洗頭髮,清洗時要挑選適合自己的洗髮用品,在淋浴時順著頭髮生長方向輕洗,若是挑選含有能強健髮根及改善髮質的功效更好。

8. 正確梳理頭髮
原本產後頭髮就處於「休止期」,經由綁頭髮時的拉扯或綁馬尾拉得很緊時,反而會掉得更快,建議每天換不同髮型,不要用力去拉扯頭髮;梳理頭髮時則先處理遠端髮梢,最後再慢慢梳理近端的頭髮,而梳理頭髮時挑選齒距寬的木梳或除靜電髮梳,可減緩靜電產生後拉扯頭髮的情況。

9. 避免同時染燙
蔡逸姍醫師表示,不建議染燙同時做或是燙玉米鬚,因為燙玉米鬚會使頭髮看起來變得蓬鬆,髮量看起來比較多,但會傷害髮質,且燙髮及染髮的化學藥劑若頻繁使用,會使頭髮糾纏打結,也很容易就會脆弱斷裂;平時則儘量避免使用高溫的電棒捲等造型器材,以免髮根毛囊萎縮受損。

10. 適量塗生髮水
蔡逸姍醫師指出,若覺得掉髮嚴重,希望讓頭髮儘快長出來,建議可以使用含有2%以上Minoxidil成分的生髮水,經實驗證實可治療雄激素性禿髮者,特別是女性使用的效果更為明顯,現在則被廣泛運用於生髮水中,可促進頭皮血液循環及刺激毛囊生長,使頭髮變得較為粗及堅固,但通常要持續使用4至6個月以上才會有效果。

※原文刊載於2014年11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天天用唇彩Q彈嘴 嘴唇恐長黑斑

Nov 12, 10: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日前一名年輕女性,使用宣稱90%天然的唇釉後,卻發生怎麼卸妝都卸不掉的狀況;對此情形,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可能是長期卸妝不乾淨,導致色素有如刺青般滲到皮膚下。

▲天天使用唇彩Q彈嘴 小心嘴唇長黑斑(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趙昭明醫師指出,唇彩類產品多含有礦物質成分,幫助均勻塗抹,但容易黏稠且吸附性強,因此卸妝時務必要卸乾淨,若長期沒卸妝乾淨,可能會導致暗沉,甚至有黑斑呈現,像是一顆痣在嘴唇上一樣;除了唇彩產品外,含有亮片的化妝品,卸妝時也要注意,避免賭塞毛孔。

有些人會以為嘴唇暗沉就像皮膚一樣該去角質,但趙昭明醫師表示,嘴唇上有層黏膜,黏膜很容易吸附外來物,例如唇彩、護唇膏等,建議民眾盡量不要使用太多化學產品,如果嘴唇真的乾燥不適,建議塗抹物理性細緻型凡士林。

市面上唇彩類產品百百種,有唇膏、唇蜜、唇釉等,嘴唇擦護唇膏或凡士林當隔離可以避免色素沉澱?趙昭明醫師表示,這方法不可行;無論使用哪一種類型的唇彩產品都需要注意,避免天天使用,如果要用就要徹底卸妝乾淨,才不會長期累積色素沉澱,導致嘴唇暗沉,不好改善。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不放棄治愛滋 他生活回歸正軌

Nov 12,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年僅20歲的小李,今年6月身體不斷出現發熱、嘔吐、暈眩、腹瀉等症狀,就醫檢驗出梅毒及愛滋病毒呈現陽性反應,他回家後告訴父親及同事;不料,父親將他趕出門,公司同事得知後,也將病情透露給上司,上司要求他回家「好好養病」,一夜之間,小李家庭、事業兩頭空。

▲治療愛滋不放棄 他生活回歸正軌(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小李的個管師、桃園醫院感染科個管師孫娜俐表示,小李得知自己為愛滋感染者後,立即勇敢接受治療,也利用社會資源為他安排新工作,然而服藥期間卻出現嗜睡的副作用,曾一天昏睡高達21小時,新工作也因此丟了。

小李回到診間,向個管師說明服藥帶來的副作用,孫娜俐知道小李的狀況後,決定換藥治療,但又出現腹瀉的副作用,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他又再次回到診間,嘗試多種藥物後,最終找到副作用極低藥物,如今體內測不到病毒量,也能正常上班。

台灣愛滋病學會常務理事、台北榮總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王永衛指出,根據台灣露德協會最新調查發現,愛滋感染者最在意治療藥物的副作用,也是停止治療的主因,但卻不敢主動告知醫師、個管師。其實,當身體出現不適反應,如皮疹、頭昏、腹瀉等副作用,都是可以藉由更換治療藥物而改善,建議患者在服藥期間,生活出現任何問題,一定要勇敢說出來。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白內障上身 人工水晶體如何選?

Nov 12, 2:26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醫療科技真是進步,沒多久,就有一款新的人工水晶體推出,白內障病人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呢?眼科醫師強調,不是最貴的人工水晶體就是最好的,唯有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人工水晶體百百款 白內障病人該如何選?(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人工水晶體的發展真是突飛猛進!1947年由Harold Ridley完成全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硬塑膠材質第一例人工水晶體手術以來,人工水晶體就不斷在進步。開業醫眼科醫師徐朝柏表示,1989年,人工水晶體的材質演變為軟式的矽膠材質,而且有了非球面人工水晶體,進而能矯正周邊像差,成為白內障手術最大宗的材質,並已是最基本配備。

徐朝柏醫師進一步表示,之後又有過濾藍光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可以過濾藍光,能保護視網膜,接著又有非球面多焦人工水晶體,能看遠又看近,可以矯正老花,以及非球面多焦及散光人工水晶體,而能同時矯正白內障、老花及散光的問題。而且病人往往在選擇能矯正散光的工人水晶體矯正後,視力可比原本年輕時還要好,是白內障病人滿意度最高的款式。

由於每個人罹患白內障的情況不同,有的人是因為老化,也有人是因為高度近視,甚至有人是因為糖尿病,因此,在選擇人工水晶體置換時,就會有所差異,必須要配合本身的狀況而定;徐朝柏醫師指出,門診中,就有一名80多歲的單親老媽媽,一眼失明,另一眼有白內障,需要置換人工水晶體,她的先生很早就過世,獨自一人撫養五個孩子長大成人,她的小兒子就說要給媽媽最好的人工水晶體,雖然孩子不是多富有,但是那份孝心卻令人為之動容。

至於什麼才是最好的人工水晶體呢?徐朝柏醫師說,每一種人工水晶體都各有優點,而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並不是要選擇最貴的才是最好的。他並舉例,曾有一名糖尿病患者,不但有白內障,還有視網膜病變,而且有300度散光,經由選擇置換非球面散光人工水晶體,效果就非常好,他甚至覺得視力比年輕時還要好,令這位患者非常滿意。

徐朝柏醫師指出,白內障病人以65歲以上年齡層居多,由於老花會在40多歲時開始,所以很適合選用有非球面多焦人工水晶體,可以看遠又看近;臨床上,就有許多患者為了打高爾夫球,能夠看清楚遠方的小白球,又能看清近距離的洞,因而選用非球面多焦人工水晶體。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低溫治療 適用致命性心律不整

Nov 12, 1:51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突發性心跳中止有極高的死亡率,在急救過程中,常常對其他器官造成傷害,例如腦神經功能。根據研究,採低溫治療可降低因缺氧對身體帶來的傷害,尤其是針對心因性心跳中止,而經急救復甦後的病人,有一定效果。成大醫院順應潮流,成立低溫治療團隊,期許有效改善病人的預後。

▲致命性心律不整 適用低溫治療(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重症分科主治醫師陳柏升表示,當中心體溫低於36度C,即可定義成低體溫。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就已出現低溫可運用在醫學治療的說法,而1950年代開始,許多基礎和臨床研究顯示,低溫治療可有效運用在心臟血管和腦外科手術,及嬰兒腦部缺氧性傷害等。

以常見的突發性心跳中止來說,死亡率相當高,造成原因之一是心臟疾病引起,特別是致命性的心律不整,若能及時接受心肺復甦術急救,可恢復自主循環,但缺氧時間一旦太久,對各器官功能有不可逆傷害。2002年兩篇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顯示,同樣是突發致命性心律不整的病人,在急救恢復自主循環後,接受低溫治療的病人,有較佳的神經學預後。

在低溫治療時,需要有準確的溫度控制,同時也必須留意低溫也可能對人體器官功能造成傷害。為帶給病人更多的治療選擇,成大醫院結合了重症專科醫師、心臟科醫師、神經科醫師、急診醫師和護理團隊等,成立專業低溫治療團隊,為適合進行低溫治療的病人,提供更完善的環境。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早安健康/90歲健檢全過!健康秘訣:五體散步

Nov 11, 10:00AM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文/林明慧、徐惠琬

提到高齡90歲的人,浮現在你腦中的是怎樣的老人呢?是老態龍鍾、沒有活力、行動不便,甚至是坐在輪椅或躺在床上?還是精神奕奕、活力十足,健康檢查報告沒有任何紅字呢?相信,多數人對於老年的印象會是比較接近前者吧!

不過,別認為活力健康與高齡是對立的,國家地理雜誌曾對三個長壽區做過報導,那些人瑞們可都是活力十足、行動自如,這代表了,只要選對生活方式,即使年齡一年年增長,我們還是能活得神采飛揚。

日本著名的語言學家、評論家和散文家外山滋比谷,今年已90歲了,但是其健康檢查報告每ㄧ項都得到最高評分。他在著作《元気の源 五体の散歩》(暫譯:元氣之源 讓全身動起來的「五體散步術」)提到,祕訣在於每天的「五體散步」。

外山滋比谷認為,只靠腳的散步是不夠的,眼、耳、口、手、頭「五體」都應該要動起來!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無所事事、過於平淡安靜的生活是加速老化的元凶。沒事也要找事做,並且盡量不要自己ㄧ個人獨處,出去外面找鄰居聊天,或是廣結新朋友,接收各種外界刺激,有益身心健康。

活到老,更要活得巧!以下為外山滋比谷提供的五體散步術。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1.腳的散步

冬天時,外山滋比谷每天早上都到家裡附近散步。夏天時就會搭個地鐵到皇居,沿著周圍的人行道散步。下雨時,就在車站的地下街裡走路。

2.脖子的散步

每天做伸展操,轉動脖子四周,消除肌肉僵硬,加速血液循環。

3.手的散步

主要的方式為做家事。十多年前,外山滋比谷的太太身體變得不方便,家務事便由他ㄧ肩挑起。煮飯、打掃、洗衣服,在做的過程中,鬱悶的心也ㄧ起掃出體外,心情變得更快樂。另外,挑戰製作手工品、編織毛衣、學習樂器等也都是活動雙手的好機會。

4.眼睛的散步

不只侷限於家裡、工作場所等幾個地點,利用空閒時間挑戰從沒有去過的地方,或者接觸新的事物,都有助於刺激視覺。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5.耳朵的散步

有多久沒有好好地聽四周的聲音呢?靜下心來欣賞風聲鳥叫,或來點音樂放鬆身心,讓耳朵來一場饗宴之旅。

6.嘴巴的散步

外山滋比谷指出,人隨著年紀增長,反而會將自己限縮在特定的小世界裡,變得不敢勇於嘗試新的事物。而藉著與他人的交流,能化解上述的現象。

外山滋比谷常常會和不同類型、各種職業的人開「雜談會」,刺激大腦運轉,思考的幅度也會變廣。對於從未碰觸過的議題產生好奇心,進而防止大腦老化。

另外,與人交談還能培養包容不同觀點的心胸,忘我地聊天中也會消耗能量,不少於真正的散步。

7.頭的散步

在腦中幻想各種事物、閱讀報章雜誌,隨時吸收新知,常保求知慾。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此為《早安健康》11月號《最強心血管保健術》部分試閱。全國各7-11、全家、萊爾富、OK超商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早安健康官網:http://www.everydayhealth.com.tw/
或上Facebook搜尋「早安健康」,點讚分享保健新知!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秋季燥熱皮膚乾 多吃白色食物

Oct 31, 11: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邁入秋天,很多人開始出現燥熱的問題,不管是情緒上開始容易不耐煩或失眠,還是身體的改變,像是皮膚、嘴唇、喉嚨乾燥以及乾咳等燥熱情況;對此,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許恒壹表示,秋天屬於燥,對應的五行為白色,因此可以多食用白色的食材緩解「燥」的現象,例如白木耳與蓮子。

▲秋季燥熱皮膚乾 多食白色食物(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許恒壹醫師表示,民眾出現秋季燥熱的症狀,中醫通常會使用一些滋陰藥物來改善,如沙蔘麥冬湯;另外,針對便秘問題,會配神氣湯給患者服用;而失眠問題,則是以黃連阿膠湯治療,或是睡前服用百合,可改善燥熱,幫助入眠。

民眾在家也有小方法改善燥熱問題;許恒壹醫師說,白色入肺,可緩解秋燥以及改善乾咳問題,民眾可以選擇白色食材,例如適合解秋燥的百合,可以搭配蓮子或白木耳煮湯,可改善皮膚乾燥、失眠問題以及防上火等;這兩種湯大部分體質都適合,但要注意的是,若民眾有腹瀉的狀況要慎用,以免使腹瀉加劇。

許恒壹建議,若民眾秋季因燥熱出現失眠問題,在家時,睡前可吃一些百合,有助於改善燥熱,幫助入眠。而乾咳現象,除了服用藥物,可以選擇水梨食用,有潤肺滋陰的作用,可以降秋燥,改善乾咳症狀。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少吃多動可減肥? 肥胖先找病因

Oct 31, 9:01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肥胖是健康殺手,容易造成三高、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不過,減肥可不只是少吃多動的問題。中醫師指出,肥胖可分為虛胖、實胖,最好先找到病因,對症下藥,才能擺脫肥胖,擁有健康的人生。

▲少吃多動能減肥? 肥胖先找病因(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開業中醫師彭溫雅表示,以中醫觀點來說,肥胖分為虛胖、實胖。虛胖者,通常伴隨皮膚白皙、肌肉鬆軟、容易疲倦、尿少多汗,以及下肢浮腫等症狀;而實胖者,則是體內脂肪堆積過多,伴有便祕、高血壓、高血脂等問題。

彭溫雅舉例,當「脾氣虛弱,痰濕內停」,身體器官運作功能失常,容易使脂肪堆積於肌膚,長期下來形成肥胖。中醫認為「脾主肌肉」,掌管食物營養的吸收及消化;若脾臟功能出現問題,氣血循環不好,導致新陳代謝不良,自然容易肥胖。

減肥先找出病因。彭溫雅強調,減肥不能只是少吃多動,最好先找出導致肥胖的原因,並針對不同體質,找到最適合個人的方法,藉由調理各器官運作,改善身體代謝功能,才能擺脫肥胖的困擾。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術後照護APP 病患放心居家療養

Oct 31, 9: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胃癌患者術後的照護非常重要,影響傷口癒合及營養吸收。為此,台大醫院與台灣大學智慧健康科技研發中心,共同開發胃癌術後照護App「surgery diary」,透過遠距照護系統,患者可於出院後自行上傳傷口照片,醫師能審視病患的傷口變化,並透過簡訊回覆,立即告知如何處置或回診就醫,幫助病患術後居家療養。

▲胃癌術後照護APP 病患在家療養不擔心(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大醫院一般外科部主治醫師吳經閔指出,影響胃癌病人術後恢復的兩大因素,是體重及引流管變化。若術後患者營養狀況不佳,會導致體重減輕,影響後續化療,另外,有些患者表面傷口雖開始癒合,已達出院標準,但內部腸胃道傷口狀況尚不理想,出院後還需裝置引流管。

吳經閔強調,透過胃癌術後照護App「surgery diary」,病人出院後每天在固定時間,上傳體重、傷口照片到遠距照護中心,醫師可進行衛教、營養、體重、傷口,以及引流管等監測,並由簡訊回覆患者處理方式。經過半年共收治20人,結果發現,參加術後照護App計畫的病人,術後體重減輕幅度優於未使用者,且非預期再住院及急診次數也都大幅降低。不過,目前此款只限ISO用戶下載使用。

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主任何奕倫則表示,目前胃癌術後照護APP,是由醫師親自判讀病患的傷口狀況,未來將研發電腦自動判讀傷口系統,更可讓病患安心居家療養。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預防心血管疾病 每日一杯綠茶

Oct 31, 8:56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喝茶的好處很多,唐朝武則天、清代康熙和乾隆,都是「一日不可無茶」的嗜茶者。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醫師周宗翰表示,綠茶裡有很多的兒茶多酚具抗氧化作用,而且綠茶素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可預防心血管疾病,平時喝綠茶來取代含糖飲料,可防止細胞及組織被氧化破壞,同時具有抗發炎的作用。

▲每日一杯綠茶 預防心血管疾病(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綠茶可以防癌、抗老,相信許多人都知道;周宗翰說,喝綠茶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之外,綠茶中的綠茶素會提高肝臟中解毒酵素的活性,並抑制腫瘤的擴散、降低癌細胞轉移的機會。但是,綠茶具有抗凝血的作用,平時有服用阿斯匹林來預防血栓、開刀前或是傷口不易凝血的人,應避免同時服用,甚至應停止含有綠茶素的食品。

喝綠茶好處多多,不過,攝取過多綠茶也恐會對人體產生不利的影響。周宗翰說,空腹喝綠茶容易傷胃,以及影響消化,並會導致心慌、頭昏、手腳無力和心神恍惚等症狀。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是本身容易拉肚子的人更不能空腹喝,以避免引起消化不良或是胃痛更嚴重。

周宗翰提醒,把綠茶當水喝的人容易導致易怒、倦怠、心悸、噁心以及胃酸過多等現象。有習慣性便祕的人,因綠茶對腸胃黏膜具一定的收斂作用,將會使便祕加重。此外,因為綠茶有咖啡因,將使心跳加快以及興奮大腦高級中樞神經,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都不適合飲用濃茶。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醫電高峰論壇 打造醫材綠色通道

Oct 31, 8: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余秝潾報導

在經濟部工業局支持下,「醫療電子與器材國際高峰論壇」大幅縮短台灣與國際間的媒合時間、人力及資源,促成多家國際大廠來台採購,金額超過千萬元的醫療電子與器材設備;及促成台灣廠商與國際接軌進行技術授權與合作,讓廠商順利打入新興市場,更創造出單筆交易超過百萬美元訂單,使「醫療電子與器材國際高峰論壇」,成為台灣與國際醫療產業間的「綠色通道」。

▲打造醫材「綠色通道」 醫電高峰論壇建功(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經濟部工業局呂正華副局長表示,為協助台灣廠商跨入全球醫療器材市場供應鏈,經濟部工業局近年來整合國內醫療資源,協助廠商深耕本土、厚植實力、拓展國際市場,積極推動醫療器材產業發展,即便面臨近年來全球經濟不景氣,仍持續繳出亮麗的成績單,讓台灣2013年醫療器材產業營業額一舉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163億元,較2012年成長6.5%。

根據BMI的統計,受到全球資通訊大廠陸續將營運焦點轉移到醫療器材市場影響,2013年全球醫療器材市場規模已達3,280億美元,預估2016年將上看3,914億美元,2013~2016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6.1%。

工研院生醫所邵耀華所長表示,為讓台灣醫療器材產值營運續創佳績,與國際大廠無縫接軌,台灣下一步必須仰賴「品牌策略」及「通路佈建」雙主軸策略。品牌策略應透過併購國際品牌,或與全球各地區性品牌進行co-branding,輔以台灣優質且平價製造能力,有效打入全球各大區域醫材市場。另外,在通路佈建上則應藉由「品牌力」的提升,直接與消費者接觸,以B2C模式佈建行銷通路,這對善長製造個人化醫療器材的台灣,將有助業績再攀高峰。

今年「醫療電子與器材國際高峰論壇」所邀請的產業專家陣容相當堅強,涵蓋來自美國、歐洲、日本、中國、泰國;大會再次推出深受廠商青睞的「醫材產品年度成果展示區」,邀集國內業者展出年度最佳創新產品,安排媒合場次並再創歷屆新高,達到50場次,期待藉由「醫療電子與器材國際高峰論壇」這個綠色通道,替台灣創造出更多商機。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女性罹乳癌 憂鬱症比率高5倍

Oct 31, 2: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對女性而言,乳癌一直是健康殺手,排名女性癌症之首,國人罹病的高危險期,更較西方國家年輕了10~15歲。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TBCA)秘書長林葳婕表示,罹癌患者常受到情緒困擾,憂鬱症的罹患率比常人高出3~5倍,因此加強情緒抒發也是重點之一,透過學習課程,成為有效轉移注意力的良好出口。

▲女性癌症之首乳癌 憂鬱症比率高5倍(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乳癌是台灣女性的癌症之首,死亡率更高居第四位,而且台灣乳癌的高危險群集中在45~55歲之間,足足較西方國家的60~69歲,年輕了15歲。林葳婕說,國外研究指出,有約3~5成的癌症患者,出現焦慮或憂鬱的情緒困擾,當中有2成的人符合重度憂鬱症的診斷,而且罹患憂鬱症比率,也較一般人高出3~5倍。因此,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於2013年成立「好心情工作坊」,推廣多達11種課程,讓乳癌病患能從各項學習中,不僅能轉移病痛焦點,同時重新找回自信。

48歲的姬瑩是一位乳癌患者,經過手術、化療、放療、抗荷爾蒙治療後,因為抗癌治療的副作用,讓她需要求助身心科,還罹患了恐慌症。在病情發作時,會全身發抖,情緒突然低落大哭,甚至有自殺念頭。後來在女兒的支持下,加入乳癌病友協會的好心情工作坊,和癌友們一同學習日本舞踊,重新找到生活的樂趣,成功走出低潮。工作坊的其他課程也相當受青睞,打化療時,在醫院需要時間等待,手工藝和拼布班就能成功轉移疼痛的注意力,並獲得成就感。

在歷經一整年度的課程規劃和執行後,好心情工作坊將在11月1日下午12點半,於新北市中和區活水文化創意園區國際會議廳舉辦「好心情工作坊綜合成果展」,作為年度成果驗收,並提供病友們發揮心血的舞台。除了癌友之外,也邀請大眾一同參與,詳細內容可洽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官網,或電洽0800-528-825。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多運動就能長高!?生長異常應對症下藥

Oct 27, 11:00AM


▲愛運動的小孩就一定會長高嗎?(圖/達志/示意圖)

企劃中心/綜合報導

愛運動的小孩就一定會長高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部蘇本華教授表示,一般來說運動、睡眠及營養充足都可幫助成長,但是如果面面俱到的小孩還是長不高,父母親就要注意孩子是否為生長異常或生長激素缺乏症,千萬不要認為青春期就會「拉高」,反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期。

蘇本華教授指出,由於骨骼生長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多數男生骨齡16歲、女生骨齡14歲後就不再生長,屆時才想到治療則為時已晚。蘇本華教授以國內案例說明,一位國小男童,從小體育與智力皆發展正常,但和班上同學相比較矮,媽媽原先認為只是長得慢,不以為意,直到國小畢業後身高仍不到130公分,才至醫院的小兒內分泌科門診就診,經詳細一系列的檢查後,確定是生長激素缺乏症,幸好生長板尚未閉合,接受生長激素注射治療後,身高於高中時已長到180公分。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部蘇本華教授表示,千萬不要認為小孩子青春期就會「拉高」,反而錯失治療生長異常的黃金期。(圖/蘇本華提供)

蘇本華教授強調,正常孩子的生長速率會呈現一定的「身高走勢」,意指每一年齡的孩子都有其正常的身高範圍,一旦發現身高落於生長曲線表第3百分位以下,且每年身高發育不到4公分,就要注意觀察,並請專業醫師做診斷。

如果家中小孩確診是生長激素缺乏,也不用過度擔心。蘇本華教授表示,只要接受生長激素注射治療,再配合適度運動、營養均衡,身高很快地就會追上其他同年齡的小孩。此外,蘇本華教授建議家長不要隨意使用坊間各種「轉大人」的秘方或產品,以免無助於身高還補成性早熟。
 




婦人長5cm胃石 「破布子」惹禍

Oct 27, 10: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1名58歲的潘姓婦人,長年腸胃不適,到醫院做胃鏡檢查後發現,胃裡有石頭作怪,醫師建議以對食道傷害最低的方式喝可樂來處理。兩周後潘婦回診,發現石頭變小就沒再繼續喝可樂;然而,兩個月後回診,做胃鏡檢查,卻發現胃石竟愈來愈大。

▲嗜吃「破布子」 婦人長5cm胃石(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在臺灣,胃石病成因大多數是由「破布子」而引起,因其汁液有黏性,在胃中跟其它高纖維食物如檳榔或柿子混合後,會形成結塊;由於潘婦因為家裡當地盛產破布子,她也不忌口,才導致胃石產生。

收治這名患者的臺中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廖光福主任指出,有胃石問題而不處理,恐導致胃癌機率增加。潘婦的胃石之所以先小再變大,是因為可樂中的二氧化碳成份,能將胃石外面消融掉了一些;然而,胃石的中心,包括各式各樣的纖維、鈣化結晶與種子等硬物,不容易消掉,反而成了吸收中心,才會造成胃石越來越大。

由於潘婦的胃石大小已超過5公分,醫師最後決定採胃鏡加上碎石器來取出胃石。廖光福強調,「不要以為沒有不舒服就不必處理胃石」,胃石若不處理,在胃中磨太久,會產生潰瘍而導致胃癌機率增加,不得不慎。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關鍵! 搶救孩子身高須及早治療

Oct 27, 5: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足球明星梅西神乎奇技,讓所有人關注到補充生長激素可以挽救一個人的身高和命運;小兒內分泌專科醫師林美慧表示,梅西是很典型的生長激素缺乏症治療成功案例,但生長激素治療的關鍵是及早治療。

▲搶救孩子身高 及早治療是關鍵(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林美慧醫師曾收治一名身高只有136公分的13歲女孩,家人以為距離成年仍有幾年時間,還有機會長高,但醫師比對生長曲線後,發現女孩近兩年幾乎沒有長高,生長板也即將癒合,早已失去長高機會。

林美慧解釋,由於多數學校及家長僅記錄孩子的生長百分位,無法看出身高發展趨勢變化,以致難以及早發現孩子身高成長問題。以這位136公分的女孩為例,她在八歲前都是落在第三個百分位及格邊緣,且八歲後因性早熟突然抽高,讓家人失去警覺性。

要如何知道孩子身高發展可能會有問題呢?林美慧醫師提醒家長,記綠生長曲線,了解孩子身高發展趨勢非常重要。除此之外,也可透過觀察孩子第二性徵發育狀況,了解孩子是否有性早熟的問題,因太早出現第二性徵,未來長高機會幅度會變小。一般來說,女孩若在八歲前乳頭有變化,即為出現第二性徵,為性早熟的跡象,而男孩的第二性徵是睪丸變大,建議家長不要以為出現喉結才算,屆時治療已為時已晚。

而為了讓孩子身高來得及搶救,林美慧建議,孩子在小學一、二年級時,就可帶孩童至小兒內分泌或新陳代謝科諮詢,評估身高及性早熟問題,最晚不要遲過12歲,可盡早找出原因,搶救孩子的身高。

有位爸爸因為自己身高不高,發現女兒在8歲時身高只有115公分及格邊緣,就趕緊帶女兒去評估,林美慧醫師說,這個女孩是低出生體重兒(SGA),易有矮小問題,但因女孩對於身高有很高的期望,很勇敢地從8歲起每天晚上自行施打生長激素。原預估身高最多僅有145公分,經過生長激素治療,現在已經有159公分,目前仍在努力要讓身高突破160公分。

林美慧醫師表示,影響身高的因素並非只有藥物,在前期把握三要素,也可能讓孩子身高超越父母,一是營養,四歲前孩子應維持充足的營養,四歲後過度的營養反而易導致肥胖;二是運動,從小養成跳躍式運動習慣,如跳繩、打球等;三是睡眠,在腦下垂體分泌最旺盛時熟睡2~3小時。透過以上三點,幫助孩子超越遺傳,讓身高長在最高標,也許未來孩子也能像林書豪一樣突破極限。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為何睡覺腳抖一下? 醫師來解惑

Oct 27, 2: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你有過睡覺的時候腳會突然抖動一下的經驗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兼主治醫師甄瑞興表示,這主要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不寧腿症候群,第二種可能是因為睡眠不穩定而造成夜間肌抽躍。

▲為什麼睡覺時腳會抖一下? 醫師來解惑(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不寧腿症候群容易在睡著前或睡眠中發生;症狀是腳會一直亂動不知道要擺哪裡,左翻右翻,伸直也不是,彎曲也不是;甄瑞興醫師表示,不寧腿不影響身體健康,但是若情況嚴重,睡覺時影響到另一半的睡眠品質,可以就醫使用藥物控制症狀,在睡前服用一顆多巴胺促進劑(Dopamine Agonists)即有不錯的效果,但目前尚無根治之道。

另一種原因是因為睡眠品質不佳造成;甄瑞興醫師解釋,睡眠分為四期,第一期與第二期為淺層睡眠,第三期與第四期為深層睡眠,如果壓力大或是緊張時,沒進入到深層睡眠,就會增加造成夜間肌抽躍的機率。

甄瑞興進一步指出,睡覺時會突然抖一下,而非連續抖動,夜間肌抽躍屬於良性,若不造成生活困擾,一般不建議服藥;但若是白天也抽動或是頻率很高,這種是有問題的,需要就醫檢查,以藥物治療。若是因睡眠品質不佳所造成的夜間肌抽躍的民眾,平日要多放鬆,可以去運動,保持心情愉悅。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VOGUE/讓你吃出窈窕與滿足的6種超級好菜

Oct 27, 1:00AM

圖、文/Vogue

超級市場裏滿是減肥瘦身蔬果,當季盛產時的蔬果擁有最多的維生素和植物性營養素,趁著旺季好好大快朵頤一番吧!

提到瘦身,新陳代謝一詞總會不斷被提起,簡單來說,新陳代謝就是把食物中的卡路里轉化為能量的過程。如果想讓自己的身體盡可能快速燃燒卡路里,那麼你一定要避開以下兩大陷阱:

1.別讓自己挨餓,食物可以讓你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
2.睡眠一定要充足,不論是長期或一兩個晚上,都可能對控制新陳代謝的荷爾蒙產生干擾,這也正是失眠與體重增加產生關連的原因之一。

快試試我們為你提供的超級好菜單,絕對能夠讓你吃出窈窕與滿足!

豌豆Peas
新鮮的豌豆比冷凍的來得Q,炒來吃最好吃。它的纖維和蛋白質也使得它相當有飽足感。

甜菜Beet
甜菜之所以紅是因為甜菜鹼(betanine),它有防止肺癌功效。可以裹橄欖油和鹽以350度烤1小時後來吃。

小紅蘿蔔Radish
大一點的小紅蘿蔔就可以做成低卡的配菜,以橄欖油配巴西里及蝦夷蔥來煎,風味絕佳。

蘆筍Asparagus
六根蘆筍就能滿足你一天所需葉酸的1/3。橄欖油撒一點鹽和胡椒,再用350度爐溫烤個5分鐘。

菠菜Spinach
這種蔬菜正是大力水手卜派的力量來源。它的維生素A能保護視力。下鍋前先在冷水裏過一下將泥沙去除。

朝鮮薊Artichoke
這種帶刺食物的抗氧化物含量是所有蔬菜之冠。食用方法如下:先蒸40分鐘去刺,葉子沾優格蒔蘿醬吃。


延伸閱讀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的6大原因
減肥一定要節食? 10種多吃不會變胖的食物
3種短時間內達到高強度瘦身效果的運動
空腹不能吃香蕉、最好的減肥水果是蓮霧…吃水果的10個小知識
不喝牛奶?!那你一定得來看看還有哪種「奶」適合你?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搔癢抓到流血 竟因洗澡水溫惹禍

Oct 26,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天氣越來越冷,民眾下班回家後,往往會洗個熱水澡舒服一下,再窩進被窩裡睡大覺;沒想到,這樣的小確幸卻可能造成全身搔癢,反而睡不好,起床後還發現抓得皮破血流,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睡覺搔癢抓到皮破血流 竟因洗澡水溫惹禍(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秋冬氣溫降低,民眾洗澡的水溫容易超過攝氏40度,溫度高造成血管擴張,皮膚會釋放出搔癢感的過敏原,以致身體奇癢無比;而再加上蓋棉被保暖,密閉空間之下悶著,被窩裏頭溫度約會再升高一度,血管擴張加劇,所以才會覺得更癢。

有些人會誤以為是棉被有塵蟎,購買防蟎產品使用,卻還是沒改善;趙昭明醫師解釋,假如平常蓋棉被沒問題,天氣變冷才發生蓋棉被會搔癢的症狀,就可能是乾癢症,與塵蟎無關。

趙昭明醫師建議,洗澡時要注意水溫,盡量不要超過攝氏40度為主,洗完澡若皮膚乾燥,可以塗抹乳液加強皮膚保濕鎖水,若太癢了甚至抓到流血,可就醫診治,藉由藥膏或是抗敏感止癢藥物服用,改善搔癢症狀;他並強調,要預防冬季乾燥搔癢,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要注意洗澡的水溫,並多喝水補充水分,加強皮膚的保濕度。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搔癢抓到流血 竟因洗澡水溫惹禍

Oct 26,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天氣越來越冷,民眾下班回家後,往往會洗個熱水澡舒服一下,再窩進被窩裡睡大覺;沒想到,這樣的小確幸卻可能造成全身搔癢,反而睡不好,起床後還發現抓得皮破血流,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睡覺搔癢抓到皮破血流 竟因洗澡水溫惹禍(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秋冬氣溫降低,民眾洗澡的水溫容易超過攝氏40度,溫度高造成血管擴張,皮膚會釋放出搔癢感的過敏原,以致身體奇癢無比;而再加上蓋棉被保暖,密閉空間之下悶著,被窩裏頭溫度約會再升高一度,血管擴張加劇,所以才會覺得更癢。

有些人會誤以為是棉被有塵蟎,購買防蟎產品使用,卻還是沒改善;趙昭明醫師解釋,假如平常蓋棉被沒問題,天氣變冷才發生蓋棉被會搔癢的症狀,就可能是乾癢症,與塵蟎無關。

趙昭明醫師建議,洗澡時要注意水溫,盡量不要超過攝氏40度為主,洗完澡若皮膚乾燥,可以塗抹乳液加強皮膚保濕鎖水,若太癢了甚至抓到流血,可就醫診治,藉由藥膏或是抗敏感止癢藥物服用,改善搔癢症狀;他並強調,要預防冬季乾燥搔癢,最有效的方法還是要注意洗澡的水溫,並多喝水補充水分,加強皮膚的保濕度。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死因之首癌症 三成與吸菸有關

Oct 26, 5: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過去30年來,癌症持續名列國人死亡原因之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主要的致癌原因包括吸菸、喝酒、蔬菜水果攝取少、肥胖、缺乏運動、不安全的性行為(HPV 感染)、都市空氣污染、室內燃燒煤炭及注射針筒污染等。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影像醫學部醫師楊英傑表示,已經有30%的癌症,被證實與吸菸有關,因此若要降低癌症發生,應從戒菸開始著手。

▲國人死因之首癌症 三成與吸菸有關(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根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超過100萬人因抽菸造成癌症死亡,占癌症死亡率的二到三成,當中有九成肺癌,是由直接抽菸或吸二手菸引起。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估計,台灣每年有2萬多人,死於吸菸或二手菸。吸菸不只會造成肺癌,其他包括直接接觸菸的口腔、鼻腔、鼻咽、下咽、鼻、鼻竇、食道、胃、肺、大腸直腸等,都可能造成癌症,而子宮頸癌、卵巢癌和骨髓癌等,也可能和吸菸有關。除了癌症,吸菸也可能引發血管和呼吸道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腦中風、心肌梗塞、氣喘和小兒氣喘等。

回顧全球吸菸史,美洲原住民是最早抽菸的民族,西元1493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將菸草傳回歐洲。1900年每人消費不到10支菸,到1930年已上升至1000多支,1960年達到4000多支的最高峰。楊英傑表示,在1920年幾乎沒人罹患肺癌;到了1950年,變成每年每10萬人有20多人死於肺癌;1990年更進入肺癌罹患高峰,每年每10萬人有70多人死於肺癌。兩者數據顯示出,吸菸和肺癌發生的相關證據。

楊英傑指出,吸菸人數龐大的原因在於其成癮性,生理上會對尼古丁產生依賴性,腦部中樞神經系統也會被調節制約。若想要戒菸,可尋求醫院戒菸門診,以藥物輔助戒菸,協助達成戒菸目標。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為健康「加油」  該怎麼吃?

Oct 26, 3:05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台灣在不到1年之內,接二連三爆發混油、餿水油和飼料油等油安事件,國人不禁疑問「不知道還有什麼油可吃?」。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韓柏檉表示,要吃出健康,選對食用油是第一步,可區分為「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兩大類,可以一比二的比例作為食用油配置,避免過去「一桶油用透透」的習慣。

▲為家人健康「加油」   勿「一桶油用透透」(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飽和脂肪酸的滑潤度佳、口感不錯,但吃多了對健康不好,包含飽和脂肪酸的油為豬油、牛油、椰子油及棕櫚油等。根據臨床研究顯示,比較1克豬油和植物油,豬油在體內的膽固醇量是植物油的2倍,若常食用豬油,罹患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尿酸及高膽固醇等「五高」的風險,比食用植物油更高。不過,韓柏檉指出,但不表示不能吃豬油,可依烹煮型態來分配,例如要高溫且長時間來煎煮或油炸食物,就應選擇豬油、牛油、椰子油或棕櫚油等,安定性較高且不易氧化變質的油品。

不飽和脂肪酸油脂則區分為單元及多元。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脂含有omega 9,有助於降低形成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有利健康,含量較高的是橄欖油和苦茶油。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油脂則含有omega 3 及omega 6,有抗發炎、抗憂鬱、抗老人癡呆,甚至抗癌的效果,亞麻子油、菜籽油、大豆油、紅花子油、葵花油及核桃仁油,以及魚油中的EPA及DHA也帶有這些成分。

韓柏檉建議,過去主婦常是「一桶油用透透」,為了健康著想,可多準備不同類別食用油,依情況使用。食用油最均衡的比例為一比二,指的是一份飽和脂肪酸食用油,搭配兩份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另外,油品最好當次或當日使用完畢,避免新舊油混用,若顏色變深,應立刻換油。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早安健康/不懂勞保就等著慘虧!重要資訊告訴你

Oct 26, 2:00AM


▲羅佩琪以家人與自身經驗為出發點,創立《病後人生一站式服務網》,提供病友相關資訊。(照片由熟年誌提供/張裕民先生攝影)

文/賴筱茜

你知道嗎?只要住院4天以上,就能申請「勞保傷病給付」,每天就能獲得約一半的日薪。這些錢,本來就是我們每個月、每個月從薪水被扣掉的勞保費!

再問一個問題。你知道嗎?如果因為失能而無法出門,只要申請「長照居家到府服務」,由照顧服務員到家提供專業照顧,或由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幫助失能病人在家復健,即使在家也能獲得專業質優的照護。

你知道嗎?你可能不知道。

也因此,當家人生病時,身旁的親屬可能連難過的時間都沒有,就被排山倒海的待辦事項淹沒:該不該簽手術同意書?家人符合勞保給付資格嗎?購買輔具能申請補助嗎?徬徨之間,不僅讓親屬承受極大壓力,也浪費陪伴病人的寶貴時光。

這些混亂與掙扎,年僅26歲的羅佩琪全都沒少經歷。特別的是,她選擇收起眼淚,創立「病後人生一站式服務網」,將這些「生病後該知道的事情」寫成文章,盼能幫助其他家屬少走一點冤枉路,減輕他們的無助與惶恐。

父親中風,人生方向驟變

父親在越南中風、外公去世,自己也因為乳房腫瘤進了手術房,2011年到2013年,羅佩琪的生活似乎和「生病」脫不了關係。對她而言,這段說長不長、說短也不太短的時間軸線,不僅是一連串的生病史,同時也是羅佩琪人生道路的轉捩期。

時間回溯到2011年,為了照顧中風的父親,她離開工作崗位,陪伴父親進行復健。然而,接踵而至的問題,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感,使她幾乎陷入自暴自棄的深淵,只能被時間推著這麼過下去。

幸好,黑暗期沒有持續太久。這段期間,羅佩琪觀察到許多補助都是「不知道,就沒份」:要是沒有父親同事提點,不會有人知道可以申請勞保失能給付,金額高達64萬;少了社工系的朋友協助,她也不會曉得父親有重大傷病資格,住院前1個月免除部分負擔。使她不禁擔憂或許有更多人缺少這份幸運,因資訊不足而失去應得的權益。

於是,羅佩琪開始彙整與生病有關的資訊,日子逐漸充實起來。「我對『每天都能獲得新知』這件事有種熱切的著迷!」整整3個月,她早上9點進圖書館,待到晚上9點才回家,非但不引以為苦,反而甘之如飴。

整理散落各處的病後資訊放上「病後人生」網站,成為她振作起來的契機。迄今,病後人生網站總瀏覽量已突破120萬次,日瀏覽量高達2千次,每月更有超過60則提問,幫助不少同樣徬徨、無助的病友與家屬。




今周刊/你喝的茶,暗藏農藥危機!

Oct 26, 1:00AM

當全台民眾身陷黑心「油」風暴之時,同樣被視為民生必需品的「茶」,安全恐怕也亮起了紅燈!根據《今周刊》調查,市售的茶葉、茶包嚴重充斥著農藥殘留,在我們檢驗的53 項產品、共58 個樣本中,即有7 項產品、8 個樣本有農藥超標的情形。而吊詭的是,在未超標的樣本中,則出現一款產品同時殘留22 種農藥「合格卻不安全」的怪異現象。在檢驗結果出爐之後,各廠商因應態度不同,有些產品已預防性下架。

文/今周刊

根據台灣製茶公會統計,台灣每年茶相關消費金額就高達八百五十億元,其中在各大通路販賣的瓶裝茶就占了二百五十億元,而早餐店、連鎖手搖杯店、茶坊等茶飲市場亦高達三百五十億元,茶葉農藥問題,茲事體大,因此《今周刊》展開追踪,發現了「農藥超標」與「農藥多種」兩大問題。

發現1:茶葉農藥過量,逾13%農藥殘留超標

為了慎重起見,《今周刊》這次總共送驗53 項產品、共58 個樣本茶產品至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進行檢驗,包括盒裝茶包、罐裝茶葉及保特瓶茶飲,統整所有檢驗結果後,除了10款從便利商店購買的保特瓶茶飲皆未檢出農藥外,其餘48 個樣本通通都有農藥殘留,其中7項產品、8 個樣本更違反了農藥殘留的國家標準,換言之,逾13%的樣本農藥殘留超標。

發現2:農藥殘留支數過多,同一產品居然出現22 支農藥

不只農藥超標,《今周刊》還發現送驗的產品中普遍存有殘留農藥種類過多的問題。農委會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巫嘉昌博士表示,若按正常作業程序,一般茶樹每季從生長到採收,頂多只會噴灑6-8 種農藥,而經過正常代謝後,農藥殘留在茶葉的支數理應更少。但從這次的報告中,農藥殘留高於8 種的就多達15 個樣本。

對此,長庚腎臟科醫師顏宗海指出,雖然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RAC)尚未將芬普尼、歐殺松、賽果培和、撲滅寧列為致癌物,但芬普尼經動物試驗發現,服下後會出現呼吸異常、身體顫抖、攝食量減少、肝腫大等情形,長期大量接觸仍具有風險。歐殺松則在動物實驗後也發現會引發肝癌,長期曝露則會產生頭痛、頭暈現象,重度則有昏迷現象,而賽果培在針對雄鼠和雌鼠實驗中,則分別會罹患甲狀腺癌和子宮腺癌;至於撲滅寧則是一種會干擾性賀爾蒙的藥劑。「總之,農藥一旦違規使用,就不能輕忽!」

延伸閱讀》
混充油、餿水油⋯⋯你不知道的食用油危機
一條法規 引爆台灣食品安全空前危機
獨家專訪》前衛生署食品檢驗官員的內幕告白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銀髮族骨鬆  存骨3撇步報你知

Oct 26, 1: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

依據國民健康署10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國人有骨質疏鬆症的比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50歲以上男性為10.3%、女性為21.9%,而65歲以上老人,則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骨質疏鬆問題。隨著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對國人的威脅會更加劇,中高齡民眾千萬不要輕忽!

▲五分之一銀髮族有骨鬆  存骨三撇步乎你知(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人體骨骼的骨質大約在20歲至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骨質逐漸減少。骨質疏鬆症可能只有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外觀變化,這些患者平常不會察覺到它的存在,大多不以為意,但是只要一個輕微的跌倒,或是彎腰搬運物品,就有可能造成骨折。

已罹患骨質疏鬆的民眾,仍應養成正確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以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但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過去一個月內,沒有做運動的50歲以上骨質疏鬆症患者比率超過4成,且沒有運動的比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升高。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提醒民眾從年輕就要儲存「骨本」,她並建議三秘訣如下:一、頂天:曬太陽,每週2~3次,每次15分鐘就足夠,可避免維生素D缺乏導致骨鈣合成不足而骨鬆。二、立地:負重運動,運動能增加骨密度,降低因老化所造成的骨質流失。三、高鈣:增加鈣質食物攝取,平常飲食增加「鈣質」攝取,並保持適當體重,不吸菸及節制飲酒,維持健康生活形態。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孩童牙齒咬合不正 學習恐受影響

Oct 25, 9: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牙齒咬合不正,除了會影響美觀,或是心理受傷等問題,也恐會影響孩子學習;鹿港基督教醫院牙科部齒顎矯正科主治醫師詹至翔指出,咬合不正不但會造成蛀牙的發生率提高,也可能會使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影響發音現象,因此必須正視問題,進一步接受評估治療。

▲孩童牙齒咬合不正 日後學習恐受影響(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另外,因咬合不正會使牙齒的密合程度降低,造成無法完全咀嚼食物,恐也會容易出現胃腸問題,且在咀嚼過程中,也較容易咬破皮導致嘴巴的外傷;詹至翔說,治療上,孩童因在6歲左右萌發第一大臼齒時期,早期發現問題,就應接受治療。

醫師詹至翔進一步說明,孩童經歷混合齒列階段時,若出現前牙錯咬、後牙錯咬、牙齒阻生或是有顎骨方面異常,這時就應及早介入治療,透過醫師的詳細評估,甚至與補綴醫師、口腔外科等醫師跨科協同治療,且配合患者最好口腔清潔、肌肉與舌頭訓練等,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咬合不正治療上,仍有一定的風險以及副作用,因此務必在治療前,應與醫師詳細討論,且努力配合醫師囑咐;詹至翔提醒,家長們應多注意孩童口腔清潔等問題,萬一有任何症狀出現時,就應盡快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睡前吃高GI值水果 小心體重暴增

Oct 25, 8: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吃水果好健康、多吃水果不會變胖?許多民眾把水果當作健康食物,三餐飯後吃、下午當點心吃,甚至睡前嘴饞也吃。專家提醒,高熱量、升糖指數高的水果,如芒果、西瓜、木瓜等,會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造成脂肪堆積,尤其睡前吃水果更容易使體重暴增。

▲睡前吃高GI值水果 當心體重暴增(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指出,水果的確是健康食物,但要吃對水果、在正確時間吃,才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可根據GI值將水果分類,低GI值水果,有蘋果、芭樂、番茄、桃子、葡萄柚、水梨、奇異果等;中高GI值水果,則包括芒果、木瓜、西瓜、香蕉、鳳梨、葡萄、荔枝等。

GI值升糖指數,是指食物吃下去會讓血糖升高的速度,若血糖升高愈快,代表食物的GI值愈高。吳映蓉表示,一旦體內的血糖升高,胰臟會分泌胰島素讓血糖降低,並促進脂肪合成及堆積;若攝取食物的GI值愈高,身體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島素,脂肪堆積愈多則愈容易肥胖。

吳映蓉強調,水果中的醣類屬於單醣,非常容易刺激胰島素分泌,最適合吃水果的時間為早餐或午餐後,有機會消耗脂肪;若在睡前吃水果後馬上入睡,則會使脂肪堆積,同時刺激腸胃蠕動,而影響睡眠,體重容易快速上升。

另外,吳映蓉提到,想減重時應多吃蔬菜代替多吃水果,大部份的蔬菜屬於低糖、高纖的食物,不會刺激胰島素過度分泌;若要吃水果,應選擇熱量密度愈低的愈好。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壓力大易腸躁症 透過運動可緩解

Oct 25,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40歲的小玲和27歲的小陳,每當遇到工作忙碌或壓力增加時,就分別會出現便秘或腹絞痛的症狀;醫師建議,若想改善腸躁症,應養成固定運動習慣,若出現其他如血便或持續腹瀉等症狀,應盡早就醫,有可能是併發其他疾病,如腫瘤或腸炎。

▲工作壓力大易腸躁症 透過運動可緩解(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藍鴻杰指出,腸躁症是一種反覆性的腹瀉、腹部不適,合併大便習慣改變,這些病患中,有些人會腹痛合併便秘,有些人則是腹痛合併腹瀉,更有少數人是混合著便秘及腹瀉交替發生。但由於腸躁症患者的腸道,往往是功能上異常,而非結構上病變,所以常安排許多消化道檢查,也查不出任何原因。患者在過去3個月內,每個月至少超過3天,出現腹部不適或腹痛症狀,發作時間則超過6個月,就可能被確診為腸躁症。

腸躁症患者常見腹部不適,會隨著解便而改善,而腹痛發作會伴隨著排變次數、糞便外型或質地改變。此外,在上廁所時,即使非常用力,大便仍有解不乾淨的感覺,並出現脹氣、大便帶著黏液、排便非常緊急等狀況。藍鴻杰說,其實腸躁症是可控制、慢性且良性的,培養固定運動習慣,可以緩解症狀。治療時,應該幫自己的腸子寫日記,紀錄腸躁症發作日期、頻率、疼痛程度、糞便狀態,和食用的食物等,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

藍鴻杰提醒,若腸躁症出現體重減輕、血便、持續性腹痛或貧血症狀,則可能併發其他疾病,應該尋求醫師診斷。若腸躁症無法有效改善時,將需要進階的藥物治療,包括膳食纖維、抗痙攣藥物、止瀉劑、抗生素,甚至使用低劑量的抗憂鬱藥物或其他替代療法來控制。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頭頸癌需電療 口乾症副作用擾人

Oct 25,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癌症治療常會有很多副作用,例如頭頸癌(包括口腔癌)在進行電療(放射治療)時,往往會有口乾症,甚至會出現口腔潰瘍所造成的口腔黏膜炎,因唾液分泌大量減少極易使癌友導致蛀牙及牙周病,進而影響病友的咀嚼功能,以及營養攝取;因此,如何照護好口腔健康,是癌友們在做治療時極需注意的事項。

▲頭頸癌談「電」色變 口乾症副作用最擾人(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為何頭頸癌治療時會出現口乾症?台大醫院口腔顎面外科病房主任鄭世榮表示,頭頸癌與口腔癌病人會出現口乾症,主要在於手術會切除部份唾液腺,及手術後部份病友須接受電療與化療所造成的副作用。除此之外,化療藥物刺激及電療傷害更進一步造成黏膜發炎及組織潰瘍。由於唾液(口水)可以增加抵抗力,一旦沒有口水,免疫力會下降,而且口腔會由鹼性變為酸性,就好像將牙齒泡在鹽酸之中,容易因脫鈣及抗菌力降低造成蛀牙與牙周病。

所以,鄭世榮主任認為,要避免頭頸癌與口腔癌病人出現口乾症,一方面要仰賴醫療技術的進步,另一方面則仰賴有效緩解的治療。他指出,如果手術時切除的傷口癒合快,電療做的更精準,防護做得好,化療的副作用少,就可以使口腔黏膜破皮的情形減少,並可減少口乾症機率大約達七至八成,甚至掉髮、噁心與嘔吐與吃不下的情形都可以減輕。

然而,若是頭頸癌病人與口腔癌病人已發生口乾症時該怎麼辦?鄭世榮說,一個門診中,大約70~80位頭頸癌與口腔癌病人,若經過手術及電療化療後,約有9成會出現口乾症問題,甚至合併有口腔破皮及吞嚥疼痛。這些病友大都會接受藥物治療和搭配使用口乾舒緩噴劑,以及補充營養品,來減少副作用,若沒有積極治療,往往會疼痛難耐、嚴重口乾、免疫力下降甚至體重減輕。

因口乾的緩解,常常是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所以除口乾藥物之使用外,鄭世榮也會建議口乾舒緩牙膏、口乾舒緩噴劑的使用。而口乾舒緩噴劑的優先選擇特點,包括以天然溫泉為基底、微鹼性具高含氧量,且具礦物質可刺激唾液分泌與殺菌功能的產品,更適合長時期的使用。

鄭世榮主任並指出,除上述口乾藥物及口乾舒緩牙膏及噴劑治療口乾症外;另外,可搭配營養補充品和維生素B、C及麻醉藥水,以儘速修復口腔上皮細胞並減少疼痛。而且飲食上也須注意,得攝取軟質與流質的食物,不可吃辛辣,並應運動及按摩耳前腮腺,使刺激唾液分泌;而這些主要為症狀治療,大約需進行三個月,並依症狀調整使用時間。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預防十大死因 健檢項目怎麼選?

Oct 25, 5: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經常聽見有人花了大錢做健康檢查,卻還是有疾病沒被檢查出來,健檢項目百百種,怎麼選才對?針對國人十大死因,馬偕紀念醫院淡水健康檢查中心主任、家庭醫學科醫師詹欣隆提出幾項健檢項目的選擇建議。

▲預防國人十大死因 健檢項目怎麼選?(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針對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癌症部分,如大腸癌、乳癌、肝癌以及子宮頸癌等;詹欣隆指出,大腸癌可以腸胃鏡檢查;肺癌的部分,X光篩檢較無幫助,只能看見0.5公分以上的病變,建議做低輻射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比較有機會找到0.3公分的肺部結節。

心臟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以及高血壓性疾病等,詹欣隆建議做血液檢查以及高階影像檢查,以現在的技術,心臟血管可透過攝影看見有沒有堵塞,可以經由體檢提早發現;另外,腎炎以及腎相關疾病,可以透過超音波、血液以及尿液檢查發現。

市面上自費健康檢查費用昂貴,民眾可以利用健保給付的基本健康檢查,定期篩檢,內容包含身體檢查、血液檢查、尿液檢查等服務;四十歲以上民眾,每三年一次免費檢查,六十五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詹欣隆醫師建議民眾,先去做健保供給的成人免費健檢,再來考慮做自費的全套健康檢查。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VOGUE/5個健康警訊 你不得不小心

Oct 25, 4:00AM

圖、文/Vogue

週末睡到自然醒卻還是覺得身體很累?又或者睡到一半時,常常有抽筋的現象,讓你生不如死?常常覺得心情鬱悶,食不下嚥?生活中,身體時常發出警訊,而我們卻總是不已為意,到底這些訊號代表著什麼問題呢?

睡再久還是覺得累
在一整夜的party狂歡後或是熬夜加班後,你可能認為補一個禮拜的睡眠會減少身體的疲憊感並且獲得充裕的休息,但研究顯示補眠對你的身體沒有太大的幫助。認知上的損傷、肥胖和免疫力較弱全都是過度睡眠的症候群,要改善以上的症狀,不妨持續一個禮拜規律的作息,對長遠而言,你的身體健康機制會大大改善。

睡覺時腳抽筋
腳抽筋雖然不至於對身體健康造成太大的傷害,但在痛醒之後反覆難眠的情況,容易影響睡眠品質,尤其是青少年、老年人以及女性容易發生。這種狀況有可能是因為身體脫水、缺少重要的礦物質(鈣、鎂、鉀、鈉)的警示。

心情鬱卒、難以開心
沒錯,有時候心情不好就純粹只是「心情不好」,但其實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心情,研究發現營養的攝取就是其中一個。飲食均衡加上適量的綜合碳水化合物(協助製造血清素,一種會提高心情和壓抑食慾的化學物質)和不飽和脂肪酸(如:鮭魚、沙丁魚)是有益的。當這些物質在身體裡相對缺少時,你就會感到悶悶不樂和心情低落。

無視你的周遭環境
你所處的環境一樣對你的健康有很深的影響。定時的清潔家裡能幫助你遠離過敏、氣喘或濕疹,甚至還能藉此擁有好的基膚狀況,減少痘痘和粉刺爆發。尤其是寢具(被單、枕套、床墊…)最需要常常拿出來曬曬太陽殺菌,就連枕頭也是有有效期限的,你可能不知道睡了一年的枕頭,其實有三分之一的重量是來自於塵璊的屍體、身上的皮屑和灰塵髒汙!

為運動找藉口
雖然我們竭盡所能的推廣運動的好處,但依舊許多人堅持不肯運動!運動健身並不只是為了瘦身減肥,更是為了降低高血壓、心臟病、骨質疏鬆症、二型糖尿病…找上你。所以不要在逃避運動了,每天至少30分鐘的運動能讓你遠離這些病痛。

延伸閱讀
超簡單!趕走壓力性頭痛、肩頸痠痛,穴道按摩立即見效
再忙也要運動! 6大超模傳授健身招數
名模王麗雅教妳選對運動內衣(內有影片教學)
照樣吃喝也能瘦下來的6關鍵
選對洗臉毛巾,美膚就成功一半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銀髮族瘋手機遊戲 眼睛老化加速

Oct 24, 8: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快速崛起,所帶來的普及與便利,使民眾對科技產品的接受度大幅提高。最新市調統計顯示,八成銀髮族喜愛規則易懂的益智遊戲,50至64歲的銀髮族平均每週會花1至7小時玩手機遊戲,原因在於銀髮族喜愛享有破關的樂趣。專家指出,藉由益智遊戲可幫助銀髮族訓練腦力,活化大腦功能並預防老化,但也別忽略玩手機遊戲對眼睛的傷害。

▲銀髮族瘋手機遊戲 眼睛老化提早到!(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雖然益智遊戲可解減緩大腦衰老,但人體超過50歲後,眼睛功能與結構均隨著年齡增長呈現退化,加上3C產品會發出有害眼睛的光線,容易被眼睛黃斑部吸收,形成有害的自由基,會傷害到視網膜中心部位的黃斑部感光細胞,銀髮族若過度用眼,容易使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提早報到,嚴重還可能導致完全失明。根據美國眼科協會統計,60-70歲之間,有15%的人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80歲以上更高達40%,台灣65歲以上盛行率約為10%,且有逐年增高的趨勢,若銀髮族輕忽大意,恐增加日後病變風險,嚴重者甚至導致失明。

中山醫院營養組黃子芩營養師呼籲,應注意家中銀髮族使用智慧手機時間,適時讓眼睛休息。因人體內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所以平時也應多攝取深色綠葉蔬菜、黃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胡蘿蔔、玉米等,富有維他命A、C、E及葉黃素的食物,以降低黃斑部病變的發生率。

除了均衡飲食外,黃子芩營養師建議,因人體功能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導致體內營養素快速流失,故可以選擇高品質、精純、具有科學證明的葉黃素保健食品,每天補充6毫克,最高劑量不超過30毫克,做為補充葉黃素另一方式。在選擇葉黃素營養補充品時,建議選擇游離型、液態軟膠囊保存的產品,因分子量較小更能有效被腸胃吸收,達到補充黃斑區營養的目的,完整照顧靈魂之窗。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收驚嗎? 抹草淨符皂避邪解厄夯

Oct 24,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小孩夜啼、哭鬧不止,一般民眾馬上就會想到帶孩子去「收驚」。道士捻香誦經叫喚孩子姓名進行收驚,儀式完成基本上就沒問題了,但有些家長還是會再額外跟道士購買淨符帶回家,將其點燃燒成灰燼後倒入洗澡水給孩子泡澡,以達驅邪氣、保平安之效。自小在大稻埕長大的知名部落客486先生(本名:陳延昶),是霞海城隍廟第七代子孫,自小接觸道教文化,他表示學習道士一途,入門先學收驚、畫淨符。畫淨符必須邊畫邊念經文,與現今使用機器大量印刷出來的淨符完全是不同的效果。

▲收驚靈不靈? 抹草淨符皂避邪解厄正夯(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身處現今忙碌工商社會的大家,雙薪家庭非常多,下班除了接孩子,準備飯菜、侍奉公婆外,還得為第二天的事務做準備,直到晚上發現孩子有異樣,哭鬧無法入睡,卻因夜已深,根本求救無門。

486先生指出,抹草自古傳聞有驅邪功效,所以往昔鄉下地方,幾乎到處有人種植。以前富有的名門望族,會請專人製作抹草淨符皂,並找道士開壇作法加持,完成儀式後,每日以此皂來洗頭、洗澡,除了清潔作用外,也能經由加持過的皂來除去身上的穢氣。

486先生製皂給自己使用之外,也分送給親朋好友,除了抹草淨符皂,還製造藥師皂、財神皂,一樣遵循傳統方式製作,並請來北部知名漢墩道長,開壇作法請神加持,以祈求神明的祝福與護祐。

無論是台灣古早民間流傳的收驚,亦或現今使用抹草淨符皂除去穢氣;姑且不論是否靈驗,但就西方醫學來說,這是比較屬於不具醫學療效的宗教領域。

不過,臨床心理師陳品皓表示,這項有歷史淵源的民俗療法,有其傳統文化背景脈絡,主要在於「信仰」的力量可使人安定、獲得心靈上的慰藉,因此也是在動盪的情緒與社會環境中取得一絲安寧的方式。

陳品皓並指出,西方醫學認為治療疾病應以藥物為主,但在藥物實驗中,常會添加安慰劑,而安慰劑有一定的效果,病痛也能有顯著改善;這充分顯示出信仰加上信賴所產生的希望,是會有影響力出現。而這也是宗教超越藥物效果的靈性層次,並不是現今能夠量化的,但卻真實存在。

其實,心理諮商中的五感舒壓法也會利用圖畫、音樂及精油來幫助病人;陳品皓說,有些恐慌症病人,也許只是帶著一顆藥,就能應付擔心 ; 焦慮症的病人,可能藉由欣賞一幅風景圖,就能放鬆,或是情緒不穩定的孩子,看到媽媽的照片而感到安心,以及焦躁不安的人,聽到療癒的音樂就能釋懷,或是以鼻嗅舒壓精油,進而可以使憂鬱的情緒得以安頓,只要能夠讓自己在不安、煩燥或是負面情緒下得以舒緩,不管是尋求心理醫生幫助、去廟裡收驚,又或者使用所謂的抹草淨符皂來清洗,只要是可以幫助自己得以心神安定,都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竹縣首創成人健檢+免費肝病篩檢

Oct 24, 1: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新竹縣政府統計,全縣約有5-6萬人處在肝硬化與肝癌風險中,為使新竹縣民能夠擁有好心肝,該縣府特別制定「新竹縣府救肝心-適時回肝好貼心」計畫,首創在成人健檢中增加免費肝病篩檢項目,為新竹縣民的健康把關!

▲竹縣救肝心! 首創成人健檢+免費肝病篩檢(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新竹縣13個鄉鎮約有536,111人,依據2011年新竹縣肝病篩檢結果發現,參與篩檢活動的民眾中,B型肝炎成人帶原率約15%,C肝則約3%,意謂著全縣約有5-6萬人處於肝硬化與肝癌的風險當中。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資料顯示,肝癌在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二位,平均每52分鐘就有一人得到肝癌,肝癌同時也是男性第一高的癌症,且高達九成肝癌是B或C型肝炎所引起;然而,目前在台灣,約有240萬B型肝炎帶原者,但卻有三分之二不知自己為帶原者。

台灣肝病醫療策進會理事長高嘉宏指出,B、C肝帶原者比非帶原者,發生肝癌的危險性高50倍,且國內平均每6個人就有1人是B肝帶原者;其實,不論B、C肝,民眾只要定期透過篩檢、追蹤、治療,護肝三部曲,肝炎病情都能夠獲得有效控制,且有機會能夠避開肝病惡化。

新竹縣衛生局局長殷東成表示,自11/11日起,新竹縣民依照國健署進行成人健檢,將增加免費肝病篩檢,可到特約院所接受包括B型肝炎表面抗原、C型肝炎抗體與肝功能(GPT)檢測;若檢測結果是B型肝炎陽性且肝功能異常者,將進一步進行二篩檢測B型肝炎病毒量(HBV DNA)、表面抗原定量與纖維化指數,若二篩檢出為高危險群個案,將轉介就醫,預計將有上萬縣民受惠。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忘了是病人! 乳癌三期勇敢抗癌

Oct 24, 12: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我都忘了自己是病人!」今年六十歲的趙素貞,在四年前發現罹患乳癌第三期;罹病後,她的整個人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不但治療的過程很順利,而且家庭也更和樂,讓她更加體悟到,該如何看待人生的生老病死。

▲乳癌三期仍勇敢抗癌 如今忘了自己是病人(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趙素貞是在發現左邊乳房出現硬塊時,才去醫院做檢查,沒有想到,一檢查就證實罹患乳癌第三期;經由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她的左邊乳房有一顆5.3公分大小的腫瘤,原本是要做乳房全切手術治療,但是,醫師建議她先行化療,食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再做切除手術。

趙素貞在服用和進行化療四次後,腫瘤縮小到1.8公分,而且只需做局部乳房切除,這樣的治療方式,因而讓她的生活品質大幅提升;她上週才回診進行追蹤,檢查結果都正常,而且在這幾年的治療過程中,配合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輔助,降低許多化療帶來的副作用趙素貞沒有乳癌家族病史,也很注重養生,當她被告知罹患乳癌第三期時,著實承受了很大的打擊!再加上她在得知罹癌前,老公有小三,而且被騙了幾千萬,她每天都睡不著覺有將近半年;剛得知罹癌之時,她幾乎是每天以淚洗面,經常是抱著女兒痛哭,而且也不敢出門。

然而,「危機就是轉機,我卻因病而得福。」趙素貞從事美容業三十年,罹患乳癌後,老公放棄了小三,和孩子都回到了她的身邊,讓她無後顧之憂的治療疾病,她先進行了6次化療、34次電療以及17次標靶治療,二、三年在醫院與家裡兩邊跑,目前持續食用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與抗荷爾蒙用藥。

趙素貞還參加了基隆市旗袍愛心協會,經常進行公益活動,甚至還去學習肚皮舞,有公益活動時,就上台表演,樂觀的面對疾病。常有癌友無法接受罹癌的事實,趙素貞就會鼓勵他們不要緊張、放輕鬆;她說,有開朗的心情,才能健康,要愛惜自己,珍惜大家,互相扶持,而且要活在當下,做喜歡做的事,樂觀面對疾病,才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民眾若需了解更多防癌知識,可電洽02-2698-0770台灣防癌協會索取防癌手冊。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秋天吃蟹好美味 當心痛風發作

Oct 23,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秋天是品蟹的季節,不少老饕趁機大快朵頤一番,不過,有痛風的患者只能望「蟹」興嘆,深怕吃了美味的螃蟹,卻引起痛風發作。醫師表示,痛風患者確實要避免蝦蟹貝類等高普林的食物,不過並非不能吃,掌握淺嚐即可、不要大量食用的原則,可避免痛風發作。

▲秋天品蟹好美味 小心痛風發作(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北榮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孝義表示,痛風發作的主因是尿酸偏高,當尿酸鹽結晶沈積於關節腔內,導致關節發炎,而引起關節疼痛、腫脹的症狀。其實影響身體內的尿酸來源是細胞新陳代謝、飲食攝取,其中體內產生的尿酸遠高於飲食攝取,食物產生的尿酸只占身體內總尿酸2成。

「吃豆製品會得痛風」、「痛風的人不能吃海鮮」,這是許多痛風患者的迷思。林孝義指出,痛風患者常在大吃大喝後,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是因體內的血中尿酸原本就已過高,短時間內,攝取大量高普林食物所產生的尿酸,往往無法承受,因而造成血中尿酸濃度爆增,而引起痛風發作。

林孝義強調,痛風患者的飲食習慣,要掌握不要暴飲暴食的原則,其實任何食物都可以吃,但不可一次攝取過多,也不要在短時間大量吃單一食物;若是急性發作期,則必須嚴格監控飲食,避免攝取高普林的食物,如內臟、蝦蟹貝類、肉湯。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從小肌肉無力 恐是巴特氏症候群

Oct 23, 6: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30歲的女子,從小就有肌肉無力、倦怠等現象,最近情況愈來愈嚴重且影響日常生活,就醫抽血檢查,其血鉀濃度異常低下,再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罹患了一種罕見疾病「巴特氏症候群」。醫師指出,此疾病是由於基因異常導致腎小管發生病變,造成體內鉀、鎂、鈣離子等微量元素含量極低,嚴重恐心律不整猝死。

▲從小肌肉無力 原來是巴特氏症候群(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收治患者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陳永泰表示,該病患的血鉀濃度僅1.2 mEq/L,而一般人為3.5至5.1 mEq/L,判斷為低血鉀症,服用鉀劑卻未改善,進一步檢查發現,其體內鎂、鈣離子也很低,最後診斷為巴特氏症候群。

陳永泰指出,巴特氏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發生率僅百萬分之1,通常患者會有明顯的肌肉無力、倦怠等現象,因為腎小管發生病變,導致體內離子濃度失衡,造成長期缺乏鎂、鈣離子,嚴重恐心搏過慢、心跳停止而死亡。

另外,陳永泰提到,排除有服用利尿劑、長期腹瀉、嘔吐等症狀,容易造成體內鉀離子濃度低下,還有另一種罕見疾病「吉特曼症候群」,常與巴特氏症候群產生混淆,也可能導致低血鉀症,呼籲民眾若有從小肌肉無力、倦怠等,最好就醫檢查,及早找出病因、及早治療。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秋天吃蟹好美味 當心痛風發作

Oct 23,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秋天是品蟹的季節,不少老饕趁機大快朵頤一番,不過,有痛風的患者只能望「蟹」興嘆,深怕吃了美味的螃蟹,卻引起痛風發作。醫師表示,痛風患者確實要避免蝦蟹貝類等高普林的食物,不過並非不能吃,掌握淺嚐即可、不要大量食用的原則,可避免痛風發作。

▲秋天品蟹好美味 小心痛風發作(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北榮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林孝義表示,痛風發作的主因是尿酸偏高,當尿酸鹽結晶沈積於關節腔內,導致關節發炎,而引起關節疼痛、腫脹的症狀。其實影響身體內的尿酸來源是細胞新陳代謝、飲食攝取,其中體內產生的尿酸遠高於飲食攝取,食物產生的尿酸只占身體內總尿酸2成。

「吃豆製品會得痛風」、「痛風的人不能吃海鮮」,這是許多痛風患者的迷思。林孝義指出,痛風患者常在大吃大喝後,關節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是因體內的血中尿酸原本就已過高,短時間內,攝取大量高普林食物所產生的尿酸,往往無法承受,因而造成血中尿酸濃度爆增,而引起痛風發作。

林孝義強調,痛風患者的飲食習慣,要掌握不要暴飲暴食的原則,其實任何食物都可以吃,但不可一次攝取過多,也不要在短時間大量吃單一食物;若是急性發作期,則必須嚴格監控飲食,避免攝取高普林的食物,如內臟、蝦蟹貝類、肉湯。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從小肌肉無力 恐是巴特氏症候群

Oct 23, 6: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30歲的女子,從小就有肌肉無力、倦怠等現象,最近情況愈來愈嚴重且影響日常生活,就醫抽血檢查,其血鉀濃度異常低下,再進一步檢查發現,她罹患了一種罕見疾病「巴特氏症候群」。醫師指出,此疾病是由於基因異常導致腎小管發生病變,造成體內鉀、鎂、鈣離子等微量元素含量極低,嚴重恐心律不整猝死。

▲從小肌肉無力 原來是巴特氏症候群(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收治患者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陳永泰表示,該病患的血鉀濃度僅1.2 mEq/L,而一般人為3.5至5.1 mEq/L,判斷為低血鉀症,服用鉀劑卻未改善,進一步檢查發現,其體內鎂、鈣離子也很低,最後診斷為巴特氏症候群。

陳永泰指出,巴特氏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發生率僅百萬分之1,通常患者會有明顯的肌肉無力、倦怠等現象,因為腎小管發生病變,導致體內離子濃度失衡,造成長期缺乏鎂、鈣離子,嚴重恐心搏過慢、心跳停止而死亡。

另外,陳永泰提到,排除有服用利尿劑、長期腹瀉、嘔吐等症狀,容易造成體內鉀離子濃度低下,還有另一種罕見疾病「吉特曼症候群」,常與巴特氏症候群產生混淆,也可能導致低血鉀症,呼籲民眾若有從小肌肉無力、倦怠等,最好就醫檢查,及早找出病因、及早治療。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財訊/【伊波拉危機】世紀黑死病來襲 你必須懂的9件事

Oct 23, 5:16AM

文/陳敏靜

原本徘徊在西非黑暗叢林的死亡陰影,正逐漸籠罩全球!

今年9月初,西非國家每週新增1000起感染案例,但世衛組織官員警告,隨著伊波拉疫情擴散,到12月初,可能出現每週10000起的新增感染案例。

這種「恐懼因子」隨著歐美國家新增病例牽動人心,10月15日,僅美國疾管局(CDC)官員證實,德州達拉斯第2名護士感染伊波拉病毒,道瓊工業指數盤中就應聲重挫370點。

專家指出,不是只有爆發疫疾才會傷害經濟,單是恐懼便足以造成巨大損失。然而,當伊波拉病毒入侵亞洲,我們該擔心的將不會只是經濟損失,生命存活的威脅,恐怕更是直接而切身的議題。

史上最嚴重 致死率5成

1976年以來最大一波伊波拉病毒感染,已成當前全球最大的變數。伊波拉襲擊台灣的機率高嗎?伊波拉與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何者比較可怕?治療伊波拉的藥物目前進度如何?世紀黑死病來襲,你不能不知道的9件事。

Q1這波伊波拉疫情有多嚴重?

A:這波疫情集中在幾內亞、賴比瑞亞等西非國家,但隨著在西非疫區照顧患者的醫護人員受到感染,以及來自疫區的患者前往外國就醫,美國和西班牙等均出現感染案例。目前全球總計7個國家出現感染,成為1976年以來最大一波伊波拉病毒感染。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的報告,1976年以來,世界各地曾出現30多次伊波拉病毒病例,但近期西非的伊波拉疫情,卻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災情,已造成9000人感染,4500人死亡。

Q2為什麼這次的伊波拉疫情會成為史上最嚴重的一次?

A:參與疫情應變團隊的美國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熱帶醫學專家包許(Daniel Bausch)提到5個原因:

一、這次感染的是薩伊伊波拉病毒,是致死率最高的一種伊波拉病毒。

二、疫區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當地只有簡陋的設備可以應付爆發的疫情,而且國家間無法協同控管人口流動,也就無法有效控制疫情。

三、疫區醫院普遍缺少醫療手套、口罩、乾淨針頭還有消毒劑,以致讓醫療中心成為病毒集散地,加劇疫情擴散。

四、當地人為了謀生經常出入叢林,這些活動都增加了伊波拉病毒跨物種感染的風險。

五、伊波拉病毒通常爆發於進入乾季之際,極端乾旱環境,影響了感染伊波拉病毒的蝙蝠比例。

Q3伊波拉與SARS,何者比較可怕?

A:2002年底襲擊兩岸三地的SARS,可經由空氣及飛沫傳染,當時全球總計約10000起感染案例中,有1000起死亡案例,死亡率僅10%。相較之下,伊波拉雖僅能藉由體液傳染,但死亡率高達5成,較SARS高出4倍。

亞洲高風險 應變力也強

Q4伊波拉襲擊台灣的機率高嗎?

A:雖然伊波拉活躍於非洲,但人口逾40億的亞洲,曾是SARS及禽流感等重大傳染疾病疫區,反映存在一定風險。世衛組織西太平洋地區主任申英秀(Shin Young-soo)表示,跨國旅行、經濟貿易,以及勞務人員輸出等因素,都可能使伊波拉病毒出現在東亞地區。不過,她強調,東亞地區過去曾應對過SARS、禽流感等疫情,因此比其他地區更加了解公共衛生安全教育、疾病監測以及資訊發布透明的重要性,在準備工作方面也會更加充分。...(本文截自財訊雙週刊462期)




天天指甲彩繪 恐染甲溝炎灰指甲

Oct 23, 2: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彩繪指甲好美,但可別天天擦!一名21歲愛漂亮的女大生,從大一開始愛上彩繪指甲,不論上課還是出去玩,都會在指甲塗上各顏色的指甲油,最近發現指甲的顏色變愈變深,指甲油必須塗抹更厚才能蓋住,不料,指甲周圍皮膚竟開始紅腫、疼痛,就醫檢查感染了甲溝炎。

▲天天彩繪指甲 恐染甲溝炎灰指甲(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王國憲指出,彩繪指甲由於顏料附著在指甲表面,導致指甲長期悶熱容易滋生細菌、黴菌;若指甲已變色、變脆、變厚,恐感染灰指甲;若指甲周圍皮膚會痛、紅腫、化膿,代表感染甲溝炎,當發生類似情形則不建議繼續彩繪指甲。

王國憲強調,彩繪指甲前,應先塗抹護手霜及護甲霜,等待約1小時,讓指甲充分吸收發揮保護效果,再塗上指甲油,可降低對指甲的傷害;而使用去光水卸甲前,也要先塗上護手霜,並儘量不讓去光水接觸指甲周圍的皮膚,以免丙酮、乙酸甲酯等成分,引起皮膚發生脫皮、紅疹等過敏反應。

「指甲油最好不要天天擦,」王國憲建議,彩繪指甲一星期至少休息2至3天,若指甲出現顏色變深、變厚、脫屑,甚至指甲周圍皮膚有紅疹、長水泡等症狀,顯示不適合此款去光水或彩繪顏料,應暫停使用。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學子課業重 如何「長大人」?

Oct 23, 1:5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12年國教首次施行,今年在一片混亂中畫上句號,不但是孩子苦,家長更是罵翻了!各級學校最近正在舉辦段考,面對數不清的考試,尤其是正值「長大人」的孩子,該補充哪些營養,才能長得高又壯呢?中醫師指出,出現第二性徵的孩子,代表開始生長發育,建議可利用補氣活血、顧脾胃的中藥材,如西洋參、黃耆、當歸、熟地等,調理身體幫助長高。

▲學子課業壓力大 該如何「長大人」?(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中醫師陳潮宗表示,青少年面臨龐大的課業壓力,以中醫觀點來說,會導致「肝氣鬱結,脾失健運」,也就是情緒壓力大,肝鬱容易造成體內的氣血流通不順暢。隨著肝鬱時間增加,更影響腸胃道功能,營養吸收變差,進而影響生長發育。另外,若長期熬夜讀書,「肝鬱化火」更會出現上火症狀,如口乾舌燥、口瘡、便祕、長痘痘等。 由於現代人多忙碌,不只是雙薪家庭忙於工作,學子們更是忙於課業,將轉骨方的菁華製成膠囊或飲品,免去傳統中藥熬煮的步驟,也減少苦澀的味道,方便家長購買給孩子使用,而且接受度很高。陳潮宗則是建議,每個人的體質可能有差異,可先諮詢中醫師再服用同時應選擇無農藥殘留、無重金屬等檢驗合格的產品。

何時最適合開始「長大人」呢?陳潮宗指出,一般來說,女性的發育期約在8歲至14歲間,而男性則是在9歲至18歲。當出現「第二性徵」時,男女性會開始長陰毛、腋毛,男性會有喉結突出、聲音沙啞低沉,及骨架變寬大,女性則是乳房變得豐滿,皮下脂肪開始堆積、形成女性的三圍,以及皮膚變細緻等性徵。若是需要長高的學子,出現第二性徵就可以開始調理身體。

陳潮宗表示,農曆節氣中的「白露」,是最適合開始調理身體的時候,中醫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認為氣候逐漸轉涼的秋天,是為了來年春夏陽氣生長順利而打基礎,秋冬養陰最適合為邁入青春期孩子改造體質;除了調理身體外,睡眠充足、營養均衡及適度運動,是成長中的青少年最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發育期間應12時前入睡,以免生長激素不分泌,自然長不高,可多補充高蛋白質的食物,並避免高糖、高油的油炸、含糖飲料,以免過度肥胖會導致性早熟,使骨骺板提早閉合妨礙生長,另外,建議多從事跳躍的運動,如打籃球、跳繩,可以促進生長。

藥師小叮嚀:
邱秀華藥師表示,轉骨方的膠囊及飲品的中藥材選材、品質管控相當專業,一般委外OEM的廠商較無掌控能力,改以明星代言的這類產品,製作宗旨不明確;希望民眾在選擇時別忘了要考慮藥材來源、製程、品管都經過嚴格的控管,又有第三單位的把關與驗證的優良廠商,才能省時省力的讓孩子得到適當的營養補充,贏在起跑點上。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注意! 愛吃冰的女性恐罹不孕症

Oct 23, 1: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愛吃冰的女性要注意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江裕陽表示,吃太多冰冷的東西,將會導致女性不孕。現代人長期壓力大,加上熬夜又喝冰冷的飲料,或是寒性的食品,將造成身體代謝不好,影響子宮卵巢的健康,進而導致不孕。

▲愛吃冰的女性注意! 小心得到不孕症(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江裕陽說,一般所謂冰冷的食物,為比自身體溫還要低溫的食物,若導致身體承受不住,將會影響體內的血液循環;但是要注意的是,冰冷的定義是依照個人體質而有所不同。吃冰會導致不孕的原因在於,冰冷的東西,會讓身體循環不好,吃久了,養氣就不足了;身體變寒,導致代謝慢下來,輸卵管就會堵塞住,受精卵的成長環境就會受限制。因為輸卵管的暢通,將會決定卵子與精子是否能相遇,受精後順利到達子宮內。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醫師周宗翰指出,愛吃冰冷的女性,其體質會偏寒性,體內溼氣加重而導致月經不正常、身體循環不好、經痛、腹痛、腰痠以及月經量變少的症狀。一般偏寒性體質的人應補「溫性」的食物,例如桂圓、紅棗、黑糯米、韭菜、大蒜,但切記不可過量。

周宗翰醫師建議,想要易受孕的女性應盡量少吃冰冷的食物,多做運動,溫敷丹田,而有吃素習慣的女性,因為生菜沙拉屬涼性食物,要盡量避免食用,如此將可提高受孕率並且同時改善婦科疾病。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體虛補血氧顧筋骨 紅景天+龜鹿

Oct 22, 7: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你會有頭暈目眩、眼冒金星的情況嗎?甚至會因為頭暈而出現天旋地轉的現象;這很可能是因為血氧不夠所導致!臨床上,就有一名四十歲女子,因為幾個月前接受過卵巢膿瘍手術,之後就常常頭暈、眼前昏黑,而且還出現疲憊沒有動力,西醫檢查都沒有問題,最後經由中醫的體質辨證下,發現她是因氣血虛弱導致頭暈目眩,在服用含有紅景天與龜鹿二仙等中藥調理後,才獲改善!

▲紅景天+龜鹿 體虛補血氧顧筋骨(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收治這名女子的中醫師姜智釗指出,頭暈其實是個症狀,而不是疾病,臨床上,常有不少手術後的病人,或是慢性病患,會出現頭暈症狀;中醫認為,頭暈的發生,主要是以體質「虛」者居多,至於「風」、「火」、「痰」等病理產物,也要特別注意。

對於頭暈目眩的治療;姜智釗醫師表示,通常會用紅景天、刺五加來補氣活血,其中紅景天生長在高原地區,常用來抵抗氧氣不足所造成的頭暈不適等症狀,而紅景天在「神農本草經」中,則是被載記為上品,藥性溫和,食用紅景天可輕身益氣,不老延年。另外,根據研究發現,紅景天可以抵抗缺氧,調節免疫,調適壓力,所以特別適合虛症體質的頭暈民眾服用。

此外,在治療頭暈目眩、氣血虛弱的中藥還不少!姜智釗舉例指出,也可再搭配息風清熱化痰的天麻、菊花、半夏,加上滋陰潛陽的龜板、牡蠣等,可讓效果更佳;另外,也可使用鹿茸,只是鹿茸藥性較溫燥,對於怕冷體質者較適宜。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則是有撰述:「鹿茸可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健筋骨內。治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暈,虛痢。」

其實,會造成頭暈的症狀有15%是查無原因;姜智釗表示,天旋地轉的眩暈通常是內耳的障礙,頭重腳輕的昏暈,則要小心是大腦灌流不足缺氧的可能性。 在門診中,則是最常見「非特異性頭暈」,民眾很難精確描述頭暈情形,就是整天覺得頭重昏沈疲倦無力,這些大多可能是因工作忙碌、熬夜失眠、焦慮憂鬱、貧血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曾指出,眩運乃中風之漸;且根據美國「中風」期刊所登出的一篇研究也顯示,單獨型的眩暈可能是中風的前兆。因此,姜智釗醫師特別提醒,有頭暈困擾的民眾,如果頭暈伴隨看到雙影、肢體無力、說話不清、意識障礙、胸痛心悸,一定要立刻就醫。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你累了嗎? 健康飲食逆轉疲勞!

Oct 22, 6: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

很多上班族總以為疲勞上身來自工作忙碌,但是,臺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楊忠偉指出,上班族長期吃高熱量宵夜、缺少吃蔬果、三餐不定時等錯誤飲食習慣,才是疲勞元凶!累積過多的疲勞,不僅可能引發內分泌系統失調,造成各種不適,更容易導致肌纖維痛症候群、慢性疲勞症候群等難纏身心症,他建議上班族應力行健康飲食,逆轉健康危機。

▲你累了嗎? 健康飲食有助逆轉疲勞!(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楊忠偉營養師指出,一定要確保飲食均衡,每天攝取六大類食物,包括五穀根莖類,奶製品,豆、蛋、魚、肉類,各色蔬果及適量油脂, 儘量每一餐有蔬果攝取。他並表示,蔬果除高纖、低熱量、無脂肪,還富含有益心血管的營養素如鉀、鎂、鈣等,理想建議量每日至少四份蔬菜,二到三份水果。改善飲食習慣只是開始,保持規律運動,調整生活作息習慣,即使是超時工作的疲勞上班族,也能夠遠離疲勞危機!

楊忠偉建議上班族在必須熬夜或壓力特別大時,可補充的營養素如下:

一、維生素B群:五穀米、糙米、燕麥等非精緻主食或豆製品。可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協助能量釋放的輔因子。

二、維生素C:芭樂、奇異果、小蕃茄。增進白血球之活力,增強免疫功能。

三、維生素E:堅果、核桃、開心果等種子類食物。

四、鋅:堅果、南瓜籽、黃豆或動物性蛋白質。

五、鐵:深色蔬菜、堅果類,豆製品、紅豆。參與能量代謝,不足時會影響氧氣輸送,使身體含氧量下降,產生疲勞。

六、富含色氨酸食物:香蕉、乳製品、豆腐皮、堅果類等。在腦中可產生血清素,可促進積極正面的想法。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VOGUE/乳製品其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不健康

Oct 22, 4:00AM

圖、文/Vogue

網路上有許多文章都聲稱牛奶和奶製品可能對健康有害無益,可能引發過敏,並認為牛奶是給牛喝的而非人類;但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卻提出一份新的研究發現,每天食用少量奶製品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中風)導致死亡的風險,另外,研究也說明乳製品與罹癌並沒有相對的關係。

這份研究報告由榮譽教授Dr. Mark L. Wahlqvist自1993年開始在台灣進行,其中受測者是4000位台灣人;通常台灣的傳統主食不包含乳類製品,所以在受測者中,未攝取乳製品的人反而有較高的血壓和BMI身體質量指數,也更容易變胖,而其他人一週食用乳製品3~7天卻較為長壽。

「少量有益、多量未必。」如同研究報告所建議,每天最好都要吃些乳製品,不過份量調整成一個禮拜食用大約5份乳製品最佳,一份中應該有8g的蛋白質(約等同於一杯牛奶或45g乳酪中的含量),Dr. Mark L. Wahlqvist表示,這樣的攝取量應該連乳糖不耐症的人應該都能接受。

延伸閱讀
不喝牛奶?!那你一定得來看看還有哪種「奶」適合你?
不用計較卡路里的健康瘦身3吃法
簡單7招讓你越活越年輕
消除羅圈腿 緊實美腿按摩3方法
名模王麗雅教妳選對運動內衣(內有影片教學)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VOGUE網站》
※本文由VOGUE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黃斑部病變3迷思 惡化恐失明

Oct 22, 2:45AM

健康醫療網/記者余秝潾報導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多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族群;然而,眼科醫師發現,民眾對黃斑部病變認識不足外,對治療也存有三大迷思,包括怕在眼球內打針危險、認為治療費用昂貴、治療麻煩。由於黃斑部病變治療有黃金期,若罹病2年未治療,9成患者視力會惡化至0.1以下,將面臨失明危機,不得不慎。

▲黃斑部病變三大迷思 延誤治療恐失明(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鄭成國表示,門診中,有不少黃斑部病變患者覺得在眼睛裡打針很危險;其實,治療所使用的針頭很細,不容易傷害到眼睛,而且目前使用的新生血管抑制劑,分子小且易穿透視網膜各組織,增加藥物在眼睛內停留的時間,幫助藥物吸收。

對於黃斑部病變治療費用貴鬆鬆問題?鄭成國指出,針對濕性老年性所引起的黃斑部病變,目前健保已給付2款新生血管抑制劑,且今年八月起,給付針數已由過去的2年6針,放寬為2年7針,較原先的給付針數增加,且不須分年申請,符合給付條件的民眾可得到較足夠的治療針數。

鄭成國進一步表示,黃斑部病變治療首重「個人化」,因為每個人的病程以及對於藥物反應不同,因此一年所需施打的總針數也不會相同。根據一項臨床治療研究指出,20%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一年只要施打3針即可有效控制疾病,也有26%患者一年需要打6~7針才能延緩疾病惡化 。

鄭成國提醒,除了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外,高度近視脈絡膜血管新生、糖尿病引起黃斑部水腫及視網膜靜脈阻塞(眼中風) ,也都是常見的黃斑部病變類型。目前衛福部已核准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治療這四種黃斑部病變,其中「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與「糖尿病引起黃斑部水腫」更獲得健保給付。

為提高民眾對黃斑部病變的認知,愛盲協會特地籌畫拍攝黃斑部病變衛教微電影「睛魂記」;此衛教微電影也受到中華民國遊覽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全台樂齡等單位響應,即日起民眾可在上述各大單位取得相關訊息及影片。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中醫治療氣喘 不用類固醇

Oct 22, 2: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季節轉換之際,氣溫忽高忽低,容易誘發氣喘。據統計,台灣每5個小一兒童就有1人有過敏體質,過敏體質者最怕在季節轉換時氣喘發作。中醫師李深浦表示,氣喘代表腎陽不足,必須從調整體質著手,維持臟腑氣血平衡,將濕氣、積熱排出體外,就能擺脫氣喘。

▲季節轉換溫差大 中醫治療氣喘不用類固醇(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一般西醫是以類固醇治療氣喘嚴重發作,但卻會引發許多不良副作用令人擔心,包括月亮臉、水牛肩、黏膜萎縮、骨質疏鬆等副作用。中醫師李深浦表示,其實腎臟不只有過濾血液、透析血液毒素的功能,腎上腺會分泌腎上腺皮質素,也就是人體自行製造的類固醇,只要腎臟功能好,就不需要使用人工合成的類固醇。

為什麼會過敏、氣喘呢?李深浦表示,以中醫觀點來說,腎陽是內臟中最深層的「引擎」,將熱量散發到全身,使臟腑正常運作;當腎陽不足,腎氣則無法運作,熱氣積在體內不能散發,進而會引起皮膚濕疹、鼻子流鼻涕、肺部阻塞,產生氣喘、呼吸困難等疾病。

李深浦強調,中醫將五行分為五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生,也就是腎氣助生肝氣、肝氣助生心氣、心氣助生脾胃氣、脾胃氣助生肺氣、肺氣助生腎氣,臟腑互相影響。當人體腎氣不足,熱量無法充分氣化,會影響脾胃、心肺,無法正常排汗散熱,就會造成身體積熱、悶熱,就容易產生過敏、氣喘。過敏體質的小孩,往往體質不協調,身體怕熱,氣管鼻子怕冷,晚上蓋棉被就踹被,而不蓋被就鼻塞,並引發咳嗽氣喘就可知道。

要擺脫過敏、氣喘,必須從調理體質著手。李深浦指出,體內有濕氣、積熱是因腎氣不足及肝臟營養氣化功能失調,藉由中醫可改善體質、調理臟腑,透過補腎陽可改善腎氣不足,養肝可重建良好的營養氣化,使血液中的營養完全吸收、熱量完全燃燒,體內就不會有濕氣、積熱,也就不容易感冒、氣喘、過敏。

另外,李深浦也說,除了藉由中藥調理,讓臟腑恢復正常的運作功能,靜坐也能培養腎陽的功能,將眼睛閉起,眼睛往下走,觀心、觀丹田,讓體內形成良性的循環,平時也要均衡飲食、正常的生活作息,以及規律的運動習慣,讓體質回歸陽性、免疫力正常,可以正常排汗、調節體溫,就能擺脫過敏。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早安健康/早上一杯熱檸檬水,打造米蘭達可兒腰圍

Oct 22, 2:00AM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文/林明慧

米蘭達可兒61公分腰圍的魔鬼身材,不只讓男性著迷,連女性也憧憬不已。重視健康、提倡不過度減肥的她,每天早上必喝的美容飲品就是「熱檸檬水」。

日本營養管理師金丸繪里加表示,檸檬中大量的檸檬酸能迅速將糖分與脂肪轉化為能量,藉由此「檸檬酸循環」促進代謝,體內就不易累積脂肪與疲勞物質。而且熱熱喝,不會冷到內臟,提高體內溫度,改善四肢冰冷,ㄧ早啟動瘦身開關。

以下為早上喝熱檸檬水的好處以及其作法。

檸檬酸能消脂、提升代謝
金丸繪里加表示,檸檬酸有防止血糖上昇的效果,並能分解乳酸,消除疲勞。食物中的糖質及脂肪變得容易轉換為能量消耗,雙重提升血液循環和代謝能力!

清爽香味防止壓力大過食
檸檬的香氣能抑制焦躁興奮的心情,撫平與安定情緒,進而防止因壓力引起的暴飲暴食。ㄧ邊享受香氣ㄧ邊飲用,治癒疲憊的心靈。

飯前飲用開胃,飯後飲用防過食
飯前ㄧ杯熱檸檬水,喚醒胃腸機能,幫助重整飲食節奏。吃完較油膩、口味重的食物,熱檸檬水可沖刷掉口中油脂,且避免飯後食用點心。

熱熱喝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手腳冰冷
用熱水沖泡,配合檸檬的酸味讓能量消耗更順暢,並加速血液循環,消除手腳冰冷,提升代謝能力,打造易瘦體質。

【熱檸檬水的作法】

步驟1:將半顆檸檬搾汁
洗淨的檸檬對切ㄧ半,擠出原汁。若使用市售的濃縮檸檬汁,約2~2.5大匙。

步驟2:檸檬汁倒入杯中,沖泡熱水
在耐熱容器倒入檸檬汁,注入150cc的熱水。不喜歡酸味的人可增加水量至200cc。

步驟3:均勻攪拌
用攪拌棒均勻攪開,趁熱飲用。

※腸胃不好的人可以削掉綠皮,護肝不傷胃!



此為《早安健康》10月號《搶救味覺力》部分試閱。全國各7-11、全家、萊爾富、OK超商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早安健康官網:http://www.everydayhealth.com.tw/
或上Facebook搜尋「早安健康」,點讚分享保健新知!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理財周刊/遠離毒物侵害 楊振昌教授傳撇步

Oct 21, 10:22AM

食安問題連環,怎麼吃才能吃得安心?而居家生活環境中也充滿了各式各樣你想不到有毒物質,毒物專家楊振昌醫師和讀者分享如何遠離生活中各種毒害。

文‧洪寶山

繼2011年塑化劑事件、2013年棉籽油混充食用油品事件後,餿油事件像是滾雪球一般越演越烈,黑心公司回收餿油、進口工業用油和動物飼料油混充為一般民眾吃下肚的油品,在在都讓台灣食品的國際形象再次受衝擊。

本期「理財最大」請來俠醫林杰樑教授接班人─毒物專家楊振昌博士,跟讀者分享如何遠離生活中的各種毒害,他是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從事毒物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經驗,曾有多篇研究登上知名國際期刊,包括《內科醫學檔案》、《預防醫學》及《臨床毒物學》等期刊。

楊醫師表示,近年來的食安事件頻傳,這已經不是食物是否危害人體的問題,而是制度和結構面出問題了!制度和結構面則是需要靠政府有改革的決心,餿水油事件是個指標,攸關人民未來是否能繼續信任政府!

而消費者本身,面對黑心食品頻傳、毒油肆虐,如何避免毒物侵害?

楊醫師表示,可採用「多品牌、小包裝」的分散風險方式,讓毒素進去不會馬上累積;並且選擇自己平時信任的商家或品牌,較能避開買到黑心食品的風險。還有,要多吃「天然食物」,平時飲食要均衡,五色蔬菜水果皆要攝取,營養均衡身體才會健康。

分散風險法 避免黑心食品傷身

最後則是少吃「加工食品」,添加物雖不一定對身體造成危害,但有些物質在高劑量下的確有可能產生毒性,但如果是合法添加的物質,即使是人工合成的添加物,因攝食量多半不高,以現有科學證據而言,對絕大多數消費者應該都不致造成健康危害。

楊醫師說,有關中毒的各類新聞報導一時之間成了媒體的「顯學」,雖然提升了國人對於生活毒物的認知,然而其中也不乏資訊不盡正確,甚至可能背離科學事實的報導。而毒物學領域廣,像農藥、一氧化碳甚至塑化劑解毒等,都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讓他深感興趣,所以決定投身研究至今。

有鑑於此,由衛生福利部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合作成立已近三十個年頭的「臨床毒藥物防治諮詢中心」,除了經由原有的二十四小時中毒諮詢熱線持續提供國內醫界及民眾有關各類中毒的正確資訊,自2008年起更開始編撰一系列的中毒預防手冊,並將手冊寄發給各中小學及衛生所,期望經由淺顯易懂的內容,將專業的中毒預防觀念傳達給各界,以滿足社會大眾對於正確毒物知識之殷切需求。

雖然食品安全事件在近年來成為媒體注目焦點,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居家毒物導致中毒的機率,遠超過食品不安全事件的可能危害。究其原因,係絕大多數人,特別是嬰幼兒及老年人,每天花最多時間活動的地方乃是住家。

日前才有老人家將暖暖包當作芝麻糊沖泡,結果一口喝下造成食道嚴重灼傷,更有失智老人家將樟腦丸當作麥片吃下去,這樣的例子層出不窮,因此居家環境的安全與健康自然息息相關,而其對於健康的影響也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居家安全 比你想的還重要!

楊醫師建議想要避毒、防毒的讀者,首先要注意居家生活環境,使用不當就會造成傷害,所以平時藥品以及危險物品都應收納好、鎖好,避免小孩或老人誤食;並且選擇天然無毒的用品,像是現在很紅的清潔劑品牌「橘子工坊」。

此外,更要注重標示及正確使用方法,例如曾經有民眾在歲末大掃除時,自行將鹽酸與漂白水混合使用,殊不知這樣會產生毒氣(氯氣),潛在危險就隱含在你我生活當中!

以室內空氣污染為例,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其實高於室外空氣污染。另外,居家環境中除了可能的空氣污染,更充斥了眾多具潛在危險性的有毒物質,譬如各類清潔劑、殺蟲劑、乾燥劑、有機溶劑、空氣芳香劑、防蟲產品、電池、漂白水及瓦斯燃燒不全產生的一氧化碳等。

上述物質對於人體可能導致諸多危害,但社會大眾對於其毒性或如何防毒與解毒卻欠缺瞭解,並可能因而造成不幸的中毒事件。

楊醫師表示,有鑑於居家中毒的危害常被低估,且市面上目前也欠缺相關的科普書籍,因此在出版社的熱情邀約下,他欣然應允在忙碌的醫院及學校工作之餘撰寫《楊振昌醫師說毒解毒速查輕圖典》一書,希望經由書籍出版,可以在未來減少不必要的居家中毒事件,並提升臨床毒物科醫師及毒物中心的社會貢獻指標(Social contribution index;SCI),而不是僅注重研究的SCI。

一窺楊醫師的養生餐桌

大家一定很好奇,身為毒物專家的楊醫師,平常的養生之道是什麼。楊醫師笑著說,想法正面樂觀,懂得忙裡偷閒(即心情愉悅),就是最大的養生之道,還有平時睡眠要充足,並攝取新鮮蔬果。他因工作忙碌,平時多以外食為主,但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太太每天都會準備五色蔬果,如芹菜、鳳梨、芭樂、柳橙、胡蘿蔔等,為家人現榨新鮮蔬果汁,並搭配麵包,讓早餐營養滿分。

他說,早餐避免吃油炸或調味重的食物,不過如果沒時間吃早餐,他也會買杯牛奶或豆漿,避免空腹。

而午餐通常在醫院餐廳打發,因為有營養師把關,賣相及味道或許比不上外面餐廳,但至少熱量低、鹽分少、用油較安全,不會讓人攝取過多熱量,也比較不會有水腫、高血壓等問題。

之前的塑化劑風暴,對平常沒有喝飲料習慣的他來說影響不大,但他不喜歡喝沒味道的白開水,綠茶等茶飲就成了最佳替代品。

此外,楊醫師說他常因用眼過度,導致眼睛乾澀、發炎,太太每天都會煮紅棗桂圓枸杞茶讓他保養眼睛。

「但我絕對不吃生食,也會盡量避免吃路邊攤。」他說自己平常不吃生魚片,主要是擔心食物處理過程中,不慎遭細菌汙染,路邊攤品質較無保障,吃起來「怕怕的」。

當地當令蔬果最新鮮

另外,內臟也被楊醫師家列為拒絕往來戶,以免抗生素或賀爾蒙殘留,造成孩子藥物過敏、產生抗藥性,並影響生長發育。

楊醫師家的採買多是太太負責,楊太太挑選食材很用心,她最重視的是食物的新鮮度,平時會到有機商店或信譽良好的店家買菜。楊醫師建議,採買的首要原則,就是選擇當地當令的蔬果。

他笑著說,自己的身體基本上都是太太在照顧,說起養身之道,可能問太太比較準!看來娶對老婆,是一家子健康幸福的根源!就如同我常說的理周集團經營理念:「理財、理善、理健康」,理健康─身體健康是根源,理財─帶來富有的人生,理善─做善事並與身邊的人分享善的想法。

Tips1蔬果用小蘇打粉和鹽清洗最乾淨?

楊醫師鼓勵讀者多吃蔬果,但蔬果要怎麼清洗最乾淨?楊醫師說,用清水或是天然的洗劑,像是黃豆粉或茶子粉即可,有人說要用小蘇打粉和鹽清洗是不對的。

Tips2現在流行的科技泡棉相當好用,有無副作用?

一般的科技泡棉都有三聚氰胺或甲醛的成分,所以清洗茶漬和咖啡垢特別乾淨,但也要小心三聚氰胺和甲醛殘留,食器盡量避免使用,如必須使用科技泡棉清洗,再用溫水沖洗幾遍較保險。

Tips3睡前使用精油香氛助眠適合嗎?

楊醫師表示,睡眠充足對養生相當重要,有些人會使用精油香氛助眠,聞起來使人愉悅也能放鬆心情,但由於精油為了能夠易燃,通常都會加入乙醇和丙酮,香料加熱後則會有「懸浮微粒」產生,長久下來對氣管及人體健康都不好。

《理財周刊》發行人洪寶山
理財─帶來富有的人生,理善─做善事並與身邊的人分享善的想法,理健康─身體健康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毒物專家~楊振昌醫師
現任:陽明大學醫學院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醫學院醫學系環境暨職業醫學科副教授兼科主任/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及急重症醫學研究所合聘副教授、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亞太醫用毒物學會理事暨前任理事長、中華民國毒物學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理事、ClinicalToxicology期刊編輯

學歷:
陽明醫學院醫學士、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碩士/博士
學術專長:藥物流行病學、公共衛生、臨床毒物學、環境暨職業醫學、內科學 研究興趣:農藥中毒、生物毒素中毒、藥物不良反應與中毒、中草藥中毒不良反應與中毒、中毒流行病學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38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消毒藥品要慎用 以免微生物汙染

Oct 21, 7: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接受手術者要注意了!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外用殺菌劑藥品若未依藥品說明的方式配製、使用或儲存,會遭微生物汙染,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及致命性菌血症或敗血症;有接受手術者、需要定期消毒皮膚者,如糖尿病患者、使用靜脈注射接受治療者,如化療患者、接受輸血者或是血液透析患者,皆為高風險族群。

▲消毒藥品須慎用 以免遭微生物汙染(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有殺菌作用的藥品不代表本身不會被汙染,若配置、使用或儲存的方法不對,還是會有受汙染的可能,對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我國目前准用於手術前消毒的外用殺菌類成分,包含ethyl alcohol、povidone-iodine以及chlorhexidine gluconate;食藥署提醒醫療人員,準備或使用殺菌製劑的過程中,應遵守無菌操作規範,勿使用受汙染的水稀釋,或未消毒的容器盛裝殺菌製劑。

另外,民眾自行使用殺菌類成分藥品時也需要留意,若有藥物不良反應,可打02-2396-0100專線通報。食品藥物管理署強調,在使用外用殺菌劑藥品前,應該先詳讀說明書,依照指示使用;一次性包裝的殺菌製劑,開封後即便沒用完也該丟棄,切勿擅自稀釋或分裝,避免遭細菌汙染。若醫療人員或病人懷疑使用藥品導致不良反應時,請通報衛生福利部所建置的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並通知所屬廠商。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外食選四多一少 上班族不怕胖

Oct 21, 6:4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外食美味、方便、多樣,但普遍有高熱量、高油、高鹽、高糖,以及少纖維等問題,上班族常外食是導致肥胖的原因之一。營養師表示,學會如何選擇、避免高熱量的食物,吃外食也能不發胖,例如滷肉飯、酸辣湯,都是含熱量高的食物,卻常被忽略。

▲外食四多一少聰明選 上班族不怕胖(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外食族的飲食五花八門,該如何選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營養科營養師周千欽表示,選擇小吃攤時,少吃滷肉飯、乾麵,因為淋上的肉燥或滷肉汁,油脂含量高,儘量吃湯麵、水餃,搭配小菜、燙青菜時,也要記得不要淋滷肉汁,以醬油取代最好。

若選擇吃自助餐,周千欽強調,要注意食材選擇、食材替換,例如主食選擇白飯,配菜就要避免玉米、馬鈴薯、芋頭、地瓜等澱粉類;肉類選擇以1份為限;青菜類則要選擇2份純蔬菜,例如炒青江菜、花椰菜等,避免選擇添加培根、蝦米、肉絲等,以免增加油脂的攝取。

另外,超商飲食也是忙碌上班族的選擇之一,周千欽建議,超商便當都有標示熱量,選擇則可特別留意;若吃生菜沙拉則要注意醬汁的搭配,避免選擇千島醬、芝麻醬,可挑選和風醬汁、油醋醬汁取代。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久咳有「貝」無患 依據病情慎選

Oct 21, 1:02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俗話說「土水驚抓漏,醫生怕治嗽」,咳嗽真的這麼難治嗎?中醫認為,膏方具有高級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功效,市面上就有許多為了咳嗽患者調配的膏方,其中大都含有川貝母,因為川貝母長於止咳潤肺。研究並顯示,川貝母具有鎮咳和化痰的效果,適合慢性咳嗽病患使用,也可在秋季服用調補肺陰,以準備過冬。

▲久咳難受有「貝」無患 依據病情要慎選(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咳嗽病因多 五臟六腑皆令人咳
中醫師姜智釗表示,當咳嗽受體受到刺激,傳遞至腦幹,誘發呼吸肌收縮,就會咳嗽。至於咳嗽受體分佈非常廣,包括咽喉、氣管、支氣管、肺部、肋膜、鼻子、耳朵等都有;因此,任何疾病只要刺激咳嗽受體,都會產生咳嗽。而咳嗽在中醫隸屬肺系疾病,病機是肺失宣降,肺氣上逆。

《內經》中云:「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則是在中醫整體觀上描述咳嗽病因的複雜度。而在臨床上,中醫則是會區分咳嗽是由風寒暑濕燥火的外感引起,還是肝、心、脾、肺、腎等五臟或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等六臟出現問題,才進一步影響肺系而咳。

在咳嗽的診治上,姜智釗醫師舉例,病患咳嗽痰多,總在夜晚躺下後馬上出現,兩眼下方有著明顯的黑眼圈,要懷疑過敏性鼻炎以鼻涕倒流表現。若在睡著後一兩個小時乾咳,咽喉粘膜像鵝卵石一般,要懷疑胃食道逆流。老煙槍,每天早上刷牙總要咳個第一口粘痰,整日咳不停,要懷疑慢性阻塞性肺炎。慢性咳嗽的病患一定要記得照張胸部X光或適當的檢查,排除癌症或者肺結核等病變。而小朋友的慢性咳嗽如果發生在一次的嗆咳後,則要小心是不是異物吸入!

川貝枇杷膏可緩解咳嗽 糖尿病與肥胖也適合
對於咳嗽的不適,民眾常會選用川貝枇杷膏來緩解,而川貝枇杷膏為複方中藥膏滋劑,除了有川貝之外,還包括枇杷葉、陳皮等成分,並有蜂蜜可殺菌與天然麥芽糖可潤肺健脾胃,蔗糖又稱石蜜,由甘蔗萃取,可養陰生津潤肺止咳,對肺燥咳嗽,乾咳無痰,有清涼解腸熱作用;針對現代越來越多人有三高、肥胖等問題,市面上也有業者推出無糖枇杷膏,沒有蜂蜜、麥芽糖、蔗糖,改用異麥芽寡糖、麥芽糖醇,且一樣無防腐劑,透過調整配方,適合讓糖尿病人、肥胖病人來食用。

另外,姜智釗醫師提醒,高血壓病患如果出現慢性咳嗽,有可能是降血壓藥的影響;糖尿病患抵抗力弱,要注意寒溫調節,以免感冒後殘留久咳;高血脂病患的體質通常帶有痰濕,慢性咳嗽通常痰多,平時一定要注意遠離高精緻、肥膩濃厚的食物。而且慢性咳嗽的原因多變,如果服用膏方過後卻無明顯改善,仍要趕快尋求醫師的協助!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BEAUTY/挖鼻孔竟然會喪命! 正確清潔方法絕不感染

Oct 21, 1:00AM

圖、文/iBEAUTY 愛漂亮

以前常聽大人說不能夠在外面挖鼻子,這樣既沒禮貌又不乾淨,可是每當鼻子覺得癢的時候,想必大家回家後還是會挖挖鼻子,把鼻孔裡面的髒污給清乾淨。挖鼻孔這動作雖然不雅觀,卻是很多人的習慣,但是你可知道,挖鼻孔可能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呢?

用不乾淨的手指清理鼻孔可能造成呼吸道感染
一般人如果想要清理鼻孔中的髒汙,大多直接用手指挖出裡面的髒東西,但是指甲內蘊藏了許多細菌,頻繁的挖鼻孔可能會使得指甲內的細菌殘留在鼻孔中,再加上鼻孔內濕潤,細菌容易孳生,長期下來可能會引發呼吸道感染的問題

鼻子發炎情況未改善可能有生命的危險
除此之外,若挖鼻孔時力道過大,鼻腔內膜受到刺激可能會引起急性鼻炎、鼻竇炎的情況,而鼻子屬於臉部中的「危險三角地帶」,若發炎的情況未受到控制,可能會影響到顱內,甚至有生命的危險,因此在清理鼻孔中的髒污時需要特別小心。

如果鼻孔內有髒汙,建議可用乾淨的棉花棒或是紗布沾滿食鹽水後再做清理,切忌清理時的力道不可過大,以免破壞到鼻腔內膜。如果鼻子較為乾燥者或是鼻子曾動過大型手術者,建議可到醫院進行鼻子部位的沖洗,能夠舒緩鼻部不適的狀況

【延伸閱讀】
日本人整形瘋什麼?巴掌小臉、增高鼻人人愛
白頭粉刺會變黑?卸妝油溶解粉刺?對抗「草莓鼻」要知道的4件事
「性不性福」看得出來? 別再相信鼻子大等於老二大的傳說了!




今周刊/林杰樑戰友 寧失明也要看清食安

Oct 20, 12:00PM

他是毒物俠醫林杰樑生前的重要「戰友」,從美牛瘦肉精、塑化劑到餿水油,都可聽見他的鏗鏘之詞;他只看數據講話,得罪政府、廠商甚至環保人士,也不退縮。

罹患眼疾恐失明的台大教授吳焜裕,跟時間賽跑,只為了看清更多食安黑洞,守護民眾健康。

文/梁任瑋

從三聚氰胺、美牛瘦肉精、塑化劑到餿水油、飼料油,台灣食品安全恐慌,逐年增加。政府、廠商不可靠,只能轉頭求助「專家」意見。無奈食品安全學界與政府、食品大廠關係盤根錯節,有的專家出任廠商顧問,有的承攬政府案子,食安出了問題,到底還有誰可以相信?

「評估報告如果經過吳老師判讀,應該就具有一定可信度。」消基會祕書長雷立芬說,每當爭議再起,無論是各地民間團體、消基會,乃至國內最資深的農業食安先驅主婦聯盟,一定不免把「吳焜裕」掛在嘴上。林杰樑弟子、林口長庚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也肯定他,「林杰樑醫師過世之後,吳焜裕教授替食安守住了重要的防線!」

這位備受食安界敬重的台大公衛系教授吳焜裕,專長跨越化工、公衛、環工、毒理學等領域,曾於美國毒理學年會上,獲得「學生風險評估專業最佳論文獎」,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被外界視為台灣受過最完整「健康風險評估」訓練的專家。

不畏失明風險
研究毒澱粉損害,主動分析濃臭尿液

九月豔陽天,餿水油事件仍在延燒,吳焜裕走出研究大樓,略顯手忙腳亂地摘下眼鏡,換上戶外專用的濾色鏡片,急急趕赴立法院食品安全修法研討會議。

儘管醫師交代他,必須好好保護罹患慢性病變的眼睛,否則恐有提前失明的危險。但吳焜裕仍緊盯著最新的食安資料,「希望上天多給我一點時間,在失明之前,讓我做更多事情。」吳焜裕以溫和卻帶著些微焦慮的聲調低語。

「他是一位非常認真、研究嚴謹的學者。」林杰樑妻子、護理師譚敦慈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毒澱粉事件爆發時,吳焜裕老師主動來向我索取林醫師生前蒐集的病人尿液樣本化驗,想深入研究順丁烯二酸對人體的危害。」譚敦慈回憶,樣本中大量尿液的氣味薰人,但為了國人的健康,吳焜裕與他的博士後研究員卻自願進行分析檢驗,絲毫不以臭氣為意。

「最可貴的是,最後實驗結果,在還沒有做進一步數據統計分析前,他也不會譁眾取寵,誇大實驗結果,就是笑笑地說,我們會再努力。」譚敦慈說,吳焜裕只看實驗結果說話的科學精神,與林杰樑一模一樣,「這正是社會願意信任他們的主因。」

本期相關報導》
吳焜裕只看數據說話,美牛風險評估被疑護航,槓上民間團體

延伸閱讀》
搞不懂化學名稱沒關係,小市民食安自保四步驟
蔬果採購「四不七要」 洗滌「因材施教」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今周刊/林杰樑戰友 寧失明也要看清食安

Oct 20, 12:00PM

他是毒物俠醫林杰樑生前的重要「戰友」,從美牛瘦肉精、塑化劑到餿水油,都可聽見他的鏗鏘之詞;他只看數據講話,得罪政府、廠商甚至環保人士,也不退縮。

罹患眼疾恐失明的台大教授吳焜裕,跟時間賽跑,只為了看清更多食安黑洞,守護民眾健康。

文/梁任瑋

從三聚氰胺、美牛瘦肉精、塑化劑到餿水油、飼料油,台灣食品安全恐慌,逐年增加。政府、廠商不可靠,只能轉頭求助「專家」意見。無奈食品安全學界與政府、食品大廠關係盤根錯節,有的專家出任廠商顧問,有的承攬政府案子,食安出了問題,到底還有誰可以相信?

「評估報告如果經過吳老師判讀,應該就具有一定可信度。」消基會祕書長雷立芬說,每當爭議再起,無論是各地民間團體、消基會,乃至國內最資深的農業食安先驅主婦聯盟,一定不免把「吳焜裕」掛在嘴上。林杰樑弟子、林口長庚腎臟科醫師顏宗海也肯定他,「林杰樑醫師過世之後,吳焜裕教授替食安守住了重要的防線!」

這位備受食安界敬重的台大公衛系教授吳焜裕,專長跨越化工、公衛、環工、毒理學等領域,曾於美國毒理學年會上,獲得「學生風險評估專業最佳論文獎」,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被外界視為台灣受過最完整「健康風險評估」訓練的專家。

不畏失明風險
研究毒澱粉損害,主動分析濃臭尿液

九月豔陽天,餿水油事件仍在延燒,吳焜裕走出研究大樓,略顯手忙腳亂地摘下眼鏡,換上戶外專用的濾色鏡片,急急趕赴立法院食品安全修法研討會議。

儘管醫師交代他,必須好好保護罹患慢性病變的眼睛,否則恐有提前失明的危險。但吳焜裕仍緊盯著最新的食安資料,「希望上天多給我一點時間,在失明之前,讓我做更多事情。」吳焜裕以溫和卻帶著些微焦慮的聲調低語。

「他是一位非常認真、研究嚴謹的學者。」林杰樑妻子、護理師譚敦慈說,「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毒澱粉事件爆發時,吳焜裕老師主動來向我索取林醫師生前蒐集的病人尿液樣本化驗,想深入研究順丁烯二酸對人體的危害。」譚敦慈回憶,樣本中大量尿液的氣味薰人,但為了國人的健康,吳焜裕與他的博士後研究員卻自願進行分析檢驗,絲毫不以臭氣為意。

「最可貴的是,最後實驗結果,在還沒有做進一步數據統計分析前,他也不會譁眾取寵,誇大實驗結果,就是笑笑地說,我們會再努力。」譚敦慈說,吳焜裕只看實驗結果說話的科學精神,與林杰樑一模一樣,「這正是社會願意信任他們的主因。」

本期相關報導》
吳焜裕只看數據說話,美牛風險評估被疑護航,槓上民間團體

延伸閱讀》
搞不懂化學名稱沒關係,小市民食安自保四步驟
蔬果採購「四不七要」 洗滌「因材施教」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鞋子不合腳 小心雞眼找上門!

Oct 20, 3: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

當腳底板皮膚受到長期的壓迫與磨擦,表皮為了要保護柔軟的組織,就會造成局部表皮角質增厚,形成厚繭。但若中間帶有透明的角錐核心,就要注意是否為雞眼了!醫師指出,姿勢不當或鞋子不適都可能造成雞眼,建議民眾保持肌肉彈性,對於雞眼的預防將有所幫助。

▲鞋子不合腳 當心雞眼找上門!(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江裕陽醫師指出, 雞眼多好發於腳底或腳趾,中心部位具角錐狀核心,因此走路時會壓迫到神經,引起不適。造成雞眼的原因與個人走路姿勢、鞋子的樣式和大小都有關係。建議民眾避免不適當的擠壓,選擇合腳的鞋子消除外在壓力,以免雞眼越長越大,若受到病毒感染,恐導致病毒疣的成長。

坊間有許多關於消除雞眼的偏方,例如泡醋、拿縫衣針刺、敷阿斯匹靈等等,江裕陽表示,醋有軟化效果,因此雞眼泡醋確實有可能使它自行脫落;縫衣針刺雞眼有點類似放血,雖然也不是不可行,但必須注意病毒感染,造成更多的麻煩;而阿斯匹靈本身就是水楊酸藥物,具消炎效果,是較偏西醫治療的方式。雖然民間偏方具有根據,但每個人體質不一,身體狀況更不相同,若使用偏方,出現皮膚破損、流膿,需及時到醫院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江裕陽建議,正確的治療方式還是要先將雞眼軟化,並消除外在壓力。平時若是有運動的習慣,多動多走,保持筋骨的柔軟度與肌肉的彈性,對於雞眼的預防都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多泡澡軟化角質,也是不錯的方式。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餿水油下肚怎麼辦? 醫:多排毒

Oct 20, 12:45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近來油品問題連環爆,造成民眾人心慌慌,已經吃下去的毒油也不知道怎麼辦?童綜合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彥仁表示,油害傷身屬於慢性中毒的一種,應盡速排出;可以多運動排汗,或是食用紅豆及綠豆,保持消化系統平衡,並維持排便順暢,避免毒物囤積在體內;平時可藉由選擇天然食物,減少外食及加工製品,降低吃到問題食品的機率。

▲餿水油下肚怎麼辦? 多排毒保持排便順暢(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陳彥仁醫師指出,再製餿水油大致有三種毒害,第一是細菌及黴菌汙染,會引發黃麴毒素,易造成肝硬化、肝癌;第二是砷、鉛、鎘等重金屬汙染,造成皮膚、肝、腎及神經病變;第三是過氧化物及醛銅類等毒物,輕則致腸胃炎,重則有肝腎毒性甚至致癌。

陳彥仁解釋,以中醫的角度來說,食用毒油可謂中毒,應盡速排出,分為「汗、吐、下」三種去邪方式,但均須經由醫師診斷,依造個人體質調整才行使用;「汗」,吃進去的毒素會聚積在體表,要透過排汗排出,但發汗過多會損正氣,必須依體質調整;「吐」,利用催吐排毒,但現代少用;「下」,藉由大小便排毒,避免毒物被腸道吸收囤積體內,損害脾胃道。

陳彥仁表示,劣質油是長期積存體內,會牽扯到皮膚、肝腎功能甚至癌症都可能發生,除非是馬上發生急性腸胃炎,否則不會立即產生為害。建議民眾,平日選擇食材時,多選用食物而非食品,食物指的是天然物;而選油方面,建議輪流選購不同廠牌以分散風險,選擇成分單一的油品,少用調和油及精製油,降低食用人工添加物的風險,烹煮時不要高溫炒炸,避免油品變質。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體重過重+愛吃肉 痛風易上身

Oct 19, 8: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16歲高中生,喜歡吃甜食但很少運動,導致身高165公分的他,體重卻有95公斤,某次因中秋節連續吃好幾天烤肉,夜晚右腳大拇趾掌趾關節卻突然疼痛不已,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尿酸值高達8.4 mg/dl,確診為急性痛風發作。

▲體重過重又愛吃肉 痛風很快就上身(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痛風多好發於40至60歲男性,或停經後的女性,但隨著生活物質逐漸提高,加上飲食習慣的改變,導致罹患痛風的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衛福部豐原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胡宗慶指出,痛風發作時,會出現關節處有紅腫、疼痛等現象,且多發生於下肢關節處。

主任胡宗慶進一步說明,主要是因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導致尿酸鈉鹽結晶堆積在關節、軟骨、滑囊液等,包括平時大量飲酒、攝取過多紅肉、海鮮或體重增加等,都有可能成為誘發急性痛風的因素,尤其當血中尿酸值大於7.0 mg/dL,濃度越高,發生痛風的機率也相對會提高。

痛風患者的臨床表現分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不發作間歇期、慢性痛風石關節炎,通常會依照患者症狀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胡宗慶提醒,除了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痛風患者也應接受藥物治療,才能有效避免痛風併發症出現。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假貨充斥! 美醫也有黑心餿水油

Oct 19, 7: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一位老農的不屈不撓下,揭發了無良餿水油的大黑幕,風暴席捲全台,從各大食品廠到小攤販無一倖免,攸關民眾食的安全,政府應盡快改進、用心處理。話說美容醫學產業中,也有不少像混油這樣的黑心事件;皮膚科醫師王修含就指出,美醫產業中有以A代B說得天花亂墜,或是使用山寨版假貨水貨。而這跟台灣美容醫學市場迅速發展,以及多變近似速食時尚 (Fast Fashion)的特質有關。

▲美醫也有黑心餿水油山寨版假貨水貨充斥(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電波的好豈止於經典
王修含醫師表示,一如時尚流行界,有持續多變的快速流行,自然也有永不退色的精華經典,也有像LV的首席設計師Marc Jacobs,可以在經典的風格中開創出全新的格局以及市場,在這享譽國際的時尚名牌裡,開創了自己的一片藍海。而電波拉皮就有著這樣持續創新及革命的特質,電波用她的探頭家族,不斷延續產品生命力。不論是初期的藍色經典探頭,引領非侵入緊緻拉提療程的旋風;淺綠色的眼周探頭,挑戰市場他品所不敢觸碰的位置;橘色大玉璽探頭,為身體雕塑帶來新的契機;橘色全方位探頭,解密肌膚黃金密碼8210;直到最近進階版的魔力紅探頭 (Maroon Tip),都在挑戰大師們的臻美手藝。

美容醫學中的武俠經典
王修含醫師說,「電波拉皮與其它能量拉皮技術相比,如同金庸武俠中的上乘內功北冥神功 vs 吸星大法。」乍看原理作用相同,都有吸收外界能量的功用,但仔細來看,電波拉皮就像北冥神功,能將能量完整吸納,以「容積式加熱」方式作用於完整的真皮、皮下組織、肌肉筋膜層,將能量轉化融合化為己用,自然增生膠原蛋白與彈力纖維,長存體中。其它能量拉皮技術,有些深度不足,有些則著重於局部點狀破壞,較無法讓導入的能量對整層的皮膚發揮作用,並維持長期的效果。

電波拉皮進入台灣至今已十多年,王修含醫師說,每階段的流行往往受到大眾媒體或娛樂圈的影響,無論是當年的華妃,昨天的千頌伊,或是今日的奇皇后。鎂光燈的渲染就像是拉不住的火車頭,持續帶動著美醫市場的蓬勃發展。民眾前往就醫,無不以媒體寵兒當做自己的努力目標,但千萬別忘了,找個值得信任的醫師,比價格便宜或趕流行更為重要。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慢阻肺纏身 恐引起全身病變

Oct 19,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1名77歲的鄭先生,十多年來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苦,稍動一下就感到非常喘;另有一名80歲的鄭先生也患有此病,期間常會因感冒、發燒等不適緊急送醫急救。醫師提醒,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而且可能引起全身病變,不容忽視。

▲慢性阻塞性肺病纏身 恐引起全身病變(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慢性阻塞肺病簡稱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其主要的症狀為「喘」;署立雙和醫院胸腔內科李岡遠主任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慢性阻塞肺病不只是肺部長期發炎,也會造成身體、心理上的疾病,例如骨質疏鬆、消瘦、憂鬱症、肺癌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風險;此研究已刊登於歐洲呼吸醫學會期刊。

李岡遠主任表示,根據調查,40歲以上國人罹患COPD的比率達16%,菸害、空氣汙染、過敏、感染、老化等等都會造成慢性阻塞肺病,而在其中,以菸害為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有1/5的癮君子會罹患慢性阻塞肺病。COPD的主要症狀是喘,很容易與氣喘、心臟病混淆,病人往往求助其他科別,因而延誤治療。

至於要如何預防COPD惡化?李岡遠主任強調,臨床上治療慢性阻塞肺病僅能減少發炎腫脹,但藥物無法改善已變形的肺部組織;但如果置之不理,只會讓病況惡化,甚至連生活自理都有相當的難度。而唯有輔助以肺部復健治療才能改善,而早期治療,提升患者的心肺功能,甚至可完全痊癒。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體重過重+愛吃肉 痛風易上身

Oct 19, 8: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16歲高中生,喜歡吃甜食但很少運動,導致身高165公分的他,體重卻有95公斤,某次因中秋節連續吃好幾天烤肉,夜晚右腳大拇趾掌趾關節卻突然疼痛不已,緊急就醫檢查,醫師發現患者尿酸值高達8.4 mg/dl,確診為急性痛風發作。

▲體重過重又愛吃肉 痛風很快就上身(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痛風多好發於40至60歲男性,或停經後的女性,但隨著生活物質逐漸提高,加上飲食習慣的改變,導致罹患痛風的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衛福部豐原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胡宗慶指出,痛風發作時,會出現關節處有紅腫、疼痛等現象,且多發生於下肢關節處。

主任胡宗慶進一步說明,主要是因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導致尿酸鈉鹽結晶堆積在關節、軟骨、滑囊液等,包括平時大量飲酒、攝取過多紅肉、海鮮或體重增加等,都有可能成為誘發急性痛風的因素,尤其當血中尿酸值大於7.0 mg/dL,濃度越高,發生痛風的機率也相對會提高。

痛風患者的臨床表現分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不發作間歇期、慢性痛風石關節炎,通常會依照患者症狀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胡宗慶提醒,除了平時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痛風患者也應接受藥物治療,才能有效避免痛風併發症出現。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假貨充斥! 美醫也有黑心餿水油

Oct 19, 7: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一位老農的不屈不撓下,揭發了無良餿水油的大黑幕,風暴席捲全台,從各大食品廠到小攤販無一倖免,攸關民眾食的安全,政府應盡快改進、用心處理。話說美容醫學產業中,也有不少像混油這樣的黑心事件;皮膚科醫師王修含就指出,美醫產業中有以A代B說得天花亂墜,或是使用山寨版假貨水貨。而這跟台灣美容醫學市場迅速發展,以及多變近似速食時尚 (Fast Fashion)的特質有關。

▲美醫也有黑心餿水油山寨版假貨水貨充斥(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電波的好豈止於經典
王修含醫師表示,一如時尚流行界,有持續多變的快速流行,自然也有永不退色的精華經典,也有像LV的首席設計師Marc Jacobs,可以在經典的風格中開創出全新的格局以及市場,在這享譽國際的時尚名牌裡,開創了自己的一片藍海。而電波拉皮就有著這樣持續創新及革命的特質,電波用她的探頭家族,不斷延續產品生命力。不論是初期的藍色經典探頭,引領非侵入緊緻拉提療程的旋風;淺綠色的眼周探頭,挑戰市場他品所不敢觸碰的位置;橘色大玉璽探頭,為身體雕塑帶來新的契機;橘色全方位探頭,解密肌膚黃金密碼8210;直到最近進階版的魔力紅探頭 (Maroon Tip),都在挑戰大師們的臻美手藝。

美容醫學中的武俠經典
王修含醫師說,「電波拉皮與其它能量拉皮技術相比,如同金庸武俠中的上乘內功北冥神功 vs 吸星大法。」乍看原理作用相同,都有吸收外界能量的功用,但仔細來看,電波拉皮就像北冥神功,能將能量完整吸納,以「容積式加熱」方式作用於完整的真皮、皮下組織、肌肉筋膜層,將能量轉化融合化為己用,自然增生膠原蛋白與彈力纖維,長存體中。其它能量拉皮技術,有些深度不足,有些則著重於局部點狀破壞,較無法讓導入的能量對整層的皮膚發揮作用,並維持長期的效果。

電波拉皮進入台灣至今已十多年,王修含醫師說,每階段的流行往往受到大眾媒體或娛樂圈的影響,無論是當年的華妃,昨天的千頌伊,或是今日的奇皇后。鎂光燈的渲染就像是拉不住的火車頭,持續帶動著美醫市場的蓬勃發展。民眾前往就醫,無不以媒體寵兒當做自己的努力目標,但千萬別忘了,找個值得信任的醫師,比價格便宜或趕流行更為重要。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慢阻肺纏身 恐引起全身病變

Oct 19,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1名77歲的鄭先生,十多年來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苦,稍動一下就感到非常喘;另有一名80歲的鄭先生也患有此病,期間常會因感冒、發燒等不適緊急送醫急救。醫師提醒,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而且可能引起全身病變,不容忽視。

▲慢性阻塞性肺病纏身 恐引起全身病變(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慢性阻塞肺病簡稱COPD(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其主要的症狀為「喘」;署立雙和醫院胸腔內科李岡遠主任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慢性阻塞肺病不只是肺部長期發炎,也會造成身體、心理上的疾病,例如骨質疏鬆、消瘦、憂鬱症、肺癌以及心血管疾病等風險;此研究已刊登於歐洲呼吸醫學會期刊。

李岡遠主任表示,根據調查,40歲以上國人罹患COPD的比率達16%,菸害、空氣汙染、過敏、感染、老化等等都會造成慢性阻塞肺病,而在其中,以菸害為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有1/5的癮君子會罹患慢性阻塞肺病。COPD的主要症狀是喘,很容易與氣喘、心臟病混淆,病人往往求助其他科別,因而延誤治療。

至於要如何預防COPD惡化?李岡遠主任強調,臨床上治療慢性阻塞肺病僅能減少發炎腫脹,但藥物無法改善已變形的肺部組織;但如果置之不理,只會讓病況惡化,甚至連生活自理都有相當的難度。而唯有輔助以肺部復健治療才能改善,而早期治療,提升患者的心肺功能,甚至可完全痊癒。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避免漏尿滴滴答答 產後骨盆訓練

Oct 19, 5: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

許多女性生產完後,經常會有不自主漏尿的情形發生。醫師表示,現今婦女可能因為平日缺乏運動,骨盆組織較脆弱,懷孕時體重增加較多,造成骨盆負擔大,所以尿失禁的症狀很常見,建議婦女產後四至六周傷口復原後,進行「骨盆提肛肌訓練」,來預防尿失禁。

▲產後骨盆訓練 避免漏尿滴滴答答(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根據調查,約有50%年輕產婦偶有因咳嗽、打噴嚏或運動時發生漏尿現象,也有60%婦女在懷孕過程中曾發生漏尿,而約10%中年婦女幾乎每天都因不經意用力而發生漏尿症狀,但卻只有1/3不到的病人會尋求醫師協助,不少中、老年女性甚至長年使用尿片或護墊來避免漏尿的窘境。

一名育有2個小孩的32歲林小姐表示,產後除了要工作上班外,下班還得兼顧小孩和瑣碎的家事,因為生活忙碌而無暇就醫,直到咳嗽或用力時出現不自主漏尿,出門需要帶上備用的衣褲與護墊,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才決定就醫診治。

收治這名林小姐的衛福部豐原醫院婦產科張崑敏醫師指出,她是屬於「應力型尿失禁」,為骨盆底部的括約肌和支撐組織弱化導致無法支撐尿道,例如大笑、咳嗽、打噴嚏時都會使腹部壓力突然增加,進而引起尿失禁。一般建議採用凱格爾運動等保守方式訓練骨盆底肌肉及組織;但林小姐努力幾個月後症狀並無明顯改善,且因林小姐有糖尿病病史,因此決定採用第三代網膜微創手術治療,不僅傷口小、恢復時間短且術後疼痛與傷口感染的機率低,隔日尿管移除後已不再有漏尿的情形。

張崑敏醫師建議,現在國內外對治療尿失禁或骨盆鬆弛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傷口也越來越微創。對於剛生產完的婦女,也建議在產後四至六週傷口復原後,及早進行「骨盆提肛肌訓練」、「凱格爾運動」、「健康生活與控制體重」等方式來預防尿失禁,若症狀持續,也不要害怕就醫,才能享有滴水不漏的輕鬆生活。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癌末患者受感染 是否治療陷兩難

Oct 19, 3: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1名73歲阿嬤,半年前經醫師診斷出肺腺癌第四期,基因檢測符合口服標靶用藥,經治療五個月後,腫瘤已逐漸控制,但月初卻出現類似感冒症狀,且惡化出現高燒不退、呼吸急促,甚至意識不清;緊急就醫後,醫師研判恐有呼吸衰竭的可能性。

▲癌末患者遭受感染 是否積極治療陷兩難(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醫師進一步詢問家屬下一步方向,但親友的意見卻不一致;嘉義基督教醫院主治醫師陳煒指出,臨床上,一個月總會發生幾次類似情況,到底癌症患者是否應進入加護病房積極治療,其實應有所謂的預後指標提供給家屬和患者參考。

主治醫師陳煒進一步說明,根據國外雜誌研究報告顯示,來自700名癌症患者住進加護病房照護結果,若患者為新診斷的癌症、腫瘤阻塞呼吸道、身體活動功能不佳或需要使用呼吸器等,死亡率則較高,但若為身體活動功能佳、無進展性癌症導致呼吸道阻塞的癌患,存活率可達53%。

這項研究結果雖然只是單一國家的研究,仍須進一步驗證,但相對能提供給患者和家屬們一個依據;陳煒呼籲,最重要的仍是子女和親友應平時多與癌患溝通和傾聽,才不會留下不能挽回的遺憾。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心房顫動引發血栓 中風率高5倍

Oct 19, 3: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

1名75歲的李女士,3年前診斷出有心房顫動的問題,也因此動過手術。去年開始有了心悸、心跳加速、喘不過氣的症狀。日前去友人家,出現頭暈、腳無法行動、想說話卻說不出,經由緊急送醫後才發現是腦栓塞;醫師提醒,心房顫動會引發血栓,中風機率比一般人高5倍,要非常小心。

▲心房顫動引發血栓 中風機率高5倍(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在國內,十大死因排行榜中,心臟病、腦血管疾病與血栓有相當大的關係,李女士因心房顫動需以抗血栓藥物治療,降低血栓形成以預防中風發生。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風中心主任暨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孫穆乾表示,心房顫動患者心臟若不正常跳動,血液容易在心房內留滯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剝落,跟著血液流到腦部及其他部位,就可能引發腦中風,甚至有致命危機。

孫穆乾主任指出,為了抗血栓,目前已有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比起傳統型,除安全性提高、副作用降低,健保亦有給付;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也修正了傳統治療上的不便,而且其作用快,不需時常調整劑量也不需時常抽血,比起傳統藥劑,在藥物與食物交互作用上也較為低,對於患者來說,著實增加方便性與安全性。

雖然新型口服抗凝血劑比起傳統藥降低了許多風險,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亦有缺點,腎臟病嚴重的患者不適合服用,以免造成危險。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手臂痠麻無力 恐胸廓出口症候群

Oct 18, 9: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50歲男性,一個月前右手臂常常痠麻,嚴重腎無法舉杯子,包括轉頭都會感到疼痛,就醫檢查後,醫師診斷為胸廓出口症候群所導致;物理治療所院長陳俞州指出,這名患者因是教師緣故,上課必須抬高手臂寫字,改作業也習慣低頭,長期下來才會使頸部肌群出現緊繃僵硬。

▲胸廓出口症候群上身 手臂痠麻且無力(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胸廓出口症候群是因為肌肉過度緊繃,加上長期肩頸姿勢不良,使得胸廓空間狹小,導致手臂的神經血管都受到壓迫;陳俞州說,患者一開始透過頸椎牽引治療,但仍改善有限,後來透過物理治療方式,才逐漸舒緩症狀。

院長陳俞州進一步說明,物理治療就是利用牽拉或深層肌肉放鬆術,幫助放鬆前斜角肌、中斜角肌、胸大肌、胸小肌等4條肌肉,且也可做關節鬆動術,並矯正姿勢,減少再度影響胸廓空間;另外,可針對周邊神經等施行神經鬆動術,有效恢復神經的伸縮性。

患者因不斷進行自我的牽拉運動,且改變錯誤姿勢,才能控制病情,避免惡化;陳俞州提醒,但其實包括頸椎神經受壓迫、椎間盤突出或心臟病等,都有可能會出現類似症狀,萬一發現不對勁,就應盡快接受檢查治療。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美麗佳人/女人一定要知道的私密處保養8件事

Oct 18, 8:00AM

文/美麗佳人 圖/marieclaire.uk

大多數的女性只著重外在肌膚的保養工作,畢竟臉老了、垮了或是長鬥了照鏡子就明瞭,往往忽略私密處也是需要細心呵護的部位,其實女性的私密處非常敏感柔弱,很容易就會受到細菌的襲擊,被婦科疾病纏上不只很難醫治,還很難以啟齒,羞死人!

現代女性很依賴護理產品,錯誤的認為使用了就算保養,但其實很多護理產品會破壞掉陰部正常PH值(正常應該是3.8~4.6的弱酸性),使細菌滋生的機率增加,而且使用添加太多香精的護理產品,其實是很傷害皮膚的;此外,若女性朋友喜歡穿著緊身、透氣不佳的牛仔褲,更會增加私密處感染的風險。
該如何才能照料好自己的私密部位呢?女人私密保養8件事,一起來看看吧!

1.正確使用保險套
有最研究顯示,安全性愛不僅可以有效預防性病和懷孕,保險套還有防止精液影響陰道天然酸鹼水平的作用。這意味着益菌數量經常保持理想,便可預防酵母菌感染、尿道感染和細菌性陰道炎。

2.愛愛前把手洗乾淨
許多人可不是洗完澡馬上就發生性行為,你可能在前一刻還在滑手機、翻書、剪指甲…,手上還沾有許多細菌,若沒有將手洗乾淨就去撫摸對方或自己的性器官,很容易導致發炎的情形。  

3.用清水來洗最安全
現代女性沉溺護理產品,但內含的化學物質,或會不利於陰部健康,許多專家並不建議使用,許多護理產品會破壞掉陰部正常PH值(正常應該是3.8~4.6的弱酸性),使細菌滋生的機率增加,而且使用添加太多香精的護理產品,其實是很傷害皮膚的。  

4.減少護墊的使用頻率
你以為用護墊很乾淨?? 其實頻繁得使護墊對你並沒有好處,因為護墊表面膠質透氣性差,會讓私處密不透氣,成為病毒滋生的溫床。所以護墊能不用就不用,即使用的話,也要勤更換,減少病菌滋生的機會。

5.愛愛後小便讓細菌遠離
大家都知道做愛過後沖澡,能有效清潔又舒服,完事後更建議你先個小便,因為在愛愛時,細菌可能會進入尿道,而小便可以有效讓這些細菌能夠離開體內,也免得到尿道或是膀胱炎。除了細菌外,若是精液殘留會造成酸鹼不平衡,更容易滋長細菌!

6.褲子不要穿太緊
太過緊貼的內搭褲或牛仔褲會讓私密處無法呼吸,而容易散發異味,百分百的純棉內褲是女性私密處最貼心的保護,幸好今年秋冬流行寬褲!!讓妹妹透透氣吧!如果因為淋雨或是沾染的經血而弄濕,最好儘快更換褲子,別增加細菌增生的機會。

7.定期修剪體毛 減少異味
陰毛會影響私處的健康與衛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修剪,藉由修剪來汰舊換新,陰毛才能不藏污納垢和發出異味,順著比基尼線稍微修剪,就能呈現安全又舒適的私密空間了。

8. 陰部也需常常做運動
格爾運動不只能讓陰部更健康,也能提升性生活的品質,用抑制小便的力度和方法,每次維持2秒以上,一天三次,每個月堅持15天。這樣不但能保持陰道緊致,還會促進陰道內壁的血液循環,增加它的敏感性。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美麗佳人》官方網站《美麗佳人》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空姐私藏絕招大公開!史上最保溼的機艙保養攻略
追求完美平衡 海洋拉娜全新煥采醒膚面膜 喚醒身心靈的美好狀態
絕不可犯的10個美容小錯誤!




喝酒失眠 恐自我調節系統失調

Oct 18, 7: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許多人會在睡前小酌一杯幫助睡眠,但有些人反而會睡不著甚至更加亢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陳亮妤表示,酒精是中樞神經的鎮定劑,民眾喝酒後反而興奮或失眠,大多是因為本來就有失眠情況,或是身體的自我調節系統因長期飲酒而失調。

▲喝酒助眠不成反失眠 恐自我調節系統失調(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有些人酒後倒下被扛走也不知道,有些人則是更加亢奮,到底是甚麼原因,讓同樣的成分造成兩種效果呢?陳亮妤醫師表示,喝酒後睡不著主要有三種原因,包含原先就有失眠問題、身體自我調節系統失調或是本身有併用其它藥物。

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很多人原本就有失眠問題,他們以為喝酒可以幫助入眠,這也是為什麼喝酒的人有很高比例的失眠;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因為身體的自我調節功能被破壞,第三個原因,酗酒的人多半同時在服用其他物品,像是菸、咖啡或是管制藥品,例如鎮定劑、止痛藥或是毒品;陳亮妤說,身體自我調節系統包含我們熟知的生理時鐘以及睡眠調節能力等,系統的調節運作與太陽照射有關,但長期飲酒的人,自我調節的功能會被酒精破壞掉,造成睡眠品質不佳。

另外,有些人則因交際需要必須時常飲酒,甚至為此練酒量;陳亮妤醫師指出,非常不建議透過每天喝酒來訓練酒量,因為會造成肝臟負荷量過大,進而使得肝臟機能受損,為了多喝一點酒而失去健康,這樣的代價太大了。

陳亮妤醫師提醒,越早開始飲酒,到時候酒精上癮要治療越困難;畢竟酒是穿腸胃的東西,能不喝就不喝,以免傷肝、傷胃甚至腦部受損,失去健康就不划算了。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免疫力下降 脂漏性皮膚炎易復發

Oct 18, 6: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脂漏性皮膚炎不斷復發,到底哪裡出問題?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上班族或考生壓力大,容易復發,在加上季節交替變化時,身體免疫力降低,容易引起脂漏性皮膚炎發作。

▲季節交替免疫力下降 脂漏性皮膚炎易復發(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趙昭明指出,脂漏性皮膚炎發作,主要是體質上的改變或是身體的免疫力降低等,季節變化時容易發作,頭皮、臉部及上胸部會產生泛紅、搔癢或是脫皮的現象。有脂漏性皮膚炎病史的民眾,季節交替時要多注意,睡眠要充足、不要讓壓力來打擾、避免吃口味重的食物,酸辣甜都禁止食用過量,尤其是天氣越來越冷,要避免食用麻辣鍋等。

趙昭明醫師建議,有脂漏性皮膚炎的患者,可以多食用含有維他命C的蔬菜水果,例如奇異果、柑橘類、甜椒、馬鈴薯、豆芽菜以及青花菜等,或是服用維他命C保健食品;因為維他命C有減緩發炎、抗氧化的功能,但要注意,依照北美飲食攝取參考建議,一天不要攝取超過2000毫克的維他命C,過量有害身體健康。

皮膚照護上,趙昭明強調,洗頭或洗澡時,要注意不要用太熱的水,臉部盡量使用冷水清洗,避免刺激;保養品方面,脂漏性皮膚炎患者多為混合肌膚,所以T字部位應使用清爽型的保養品,兩頰較乾燥的部分,可以使用滋潤一點的產品加強保濕,內外雙重照護,才能降低脂漏性皮膚炎復發的機率。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孩子膝關節痛 恐JIA惹禍

Oct 18, 3: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

關節炎並不是老人家的專利!孩子膝蓋關節疼痛,不一定是運動傷害或生長痛。醫師表示,若孩子出現莫名關節紅腫疼痛,早晨特別僵硬,超過2周仍不見好轉,可能罹患自體免疫疾病「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JIA),容易併發葡萄膜炎風險。若是不當進補或錯誤治療,恐會影響發育,導致關節變形。

▲孩子膝關節疼痛 小心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楊曜旭表示,JIA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疾病成因不明,可能是免疫系統異常,造成細胞發炎攻擊關節。全台每年每10萬孩童就有4.93人罹患JIA,臨床患者從1歲多幼兒到國、高中生都有,高峰期分別發生在4歲及10歲。症狀是慢性、持續的關節紅、腫、熱、痛與晨僵、活動受限,甚至行動不便。另外,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會攻擊全身各器官,例如眼睛,患者常併發葡萄膜炎風險,嚴重將會破壞視力。

由於幼年型自發性關節炎的好發期正好是發育階段的青春期,許多家長將孩子發病的關節疼痛症狀,常誤以為是運動傷害或「轉大人」的生長痛,因此幫孩子以人參或靈芝進補,但這些東西會刺激免疫反應,加重發炎反應,加速對關節的破壞,患者應避免食用。

楊曜旭醫師表示,成長痛不會紅、腫、熱、痛,且多發生在晚上,以及發作時間不長。但JIA患者在早上起床時,常會有特別僵硬的「晨僵」現象;建議家長若是發現孩子有此症狀,應尋求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進行鑑別診斷,若錯過首次發病一年內的黃金期做治療,恐會影響發育,將長得比一般人瘦小或形成長短腳,嚴重時可能造成終生殘疾。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秋季乾咳 吃百合白木耳生津潤肺

Oct 18, 3: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咳咳咳!秋天一到,許多人明明沒有感冒,卻會覺得喉嚨乾乾癢癢的,老是想要乾咳幾聲,就算喝再多水,過了一段時間還是口乾舌燥!中醫師指出,秋天的空氣濕度變小,呼吸道容易乾燥,建議可適當攝取潤肺生津的食物,如蜂蜜、百合、白木耳等。

▲秋季易乾咳 吃百合白木耳生津潤肺(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秋令時節乾咳的患者特別多,患者常自訴喉嚨乾乾癢癢想咳嗽、一直喝水喉嚨還是覺得喉嚨乾乾的、明明沒有感冒卻一直咳嗽。台北長庚中醫內兒科主治醫師高依帆表示,秋季空氣中的溼度變小,以中醫觀點來說,「秋屬燥,燥易傷肺」,身體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皮膚搔癢、眼睛乾澀等狀況。

高依帆指出,當患者有乾咳的情形,中醫會使用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的藥材,如沙參、麥冬、玉竹、川貝、杏仁、前胡、紫菀、西洋參、黨參、白朮、黃耆、桑葉、桔梗等,達到補益肺氣、增加身體的免疫力。

另外,高依帆也建議,平時可適當攝取潤肺生津的食物,如蜂蜜、百合、木耳、山藥、水梨、枇杷、蓮藕、牛奶,其中百合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而白木耳可潤肺養胃、生津液。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因果! 昔胞弟器官捐贈今救兄長

Oct 17, 7:2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內器捐新辦法剛上路,就有器捐家屬受惠!一名男子因為其胞弟10多年前過世時,認為要做好事,就為他做出器官捐贈的決定,如今該男子肝臟衰竭需要換肝,當年種下的善因,現在移植排序大躍進,因而獲得第一順位。

▲昔胞弟器官捐贈 今救兄長一命(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負責為該名男子進行肝臟移植手術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陳堯俐表示,這位黃姓男子是因為得到C型肝炎及肝癌,而從今年1月開始等候肝臟移植,在新辦法施行後,很幸運及時等到肝臟。而這次的捐贈者則是某醫學中心的年輕人,在世時常與家人討論生命相關話題,由於意外發生而過世,家屬馬上同意進行捐贈器官。

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表示,衛生福利部10月1日開始施行「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明文規定待移植者的配偶,或三親等血親曾經捐出心、肝、小腸、眼角膜、皮膚、骨骼等器官,排序可獲得加分,優先接受器官捐贈。

李伯璋指出,這次得到肝臟移植的黃姓病人,在新辦法實施前,從全國的器官登錄系統當中會排序到300名以外,但由於當初家人的一念善意,作了器官捐贈的決定,現在得以排序第一獲得移植,是器捐新辦法上路後,國內首位捐贈家屬接受移植者。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慎防! 小腦出血致死率達七成

Oct 17, 5: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近年來,因溫室效應,氣候變化好大,經常忽冷忽熱讓人防不勝防,尤其是高血壓患者,很容易因為天氣驟冷之下,而出現腦中風!醫師表示,日夜溫差大,會導致血管突然擴張縮小,造成腦出血的狀況發生,尤其小腦出血的死亡率高達7成;若未及時治療,恐半身不遂、腦死,甚至死亡,建議高危險族群應定期量血壓及接受腦部電腦斷層、磁振造影腦血管檢查。

▲天氣驟冷要慎防 小腦出血致死率達七成(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表示,腦中風可分為出血性及阻塞性,而出血性又分為小腦、大腦及腦幹出血,其中以小腦出血情況最嚴重、也最緊急。小腦前方為腦幹,而腦幹是掌管人體呼吸、心跳的生命中樞,當小腦出血壓迫到腦幹,患者立即會停止呼吸、心跳而發生腦死;當小腦出血未及時治療,會導致肢體癱瘓、平衡失調、急性水腦、步伐不穩,嚴重者甚至死亡,致死率高達7成以上。

「高血壓控制不良,是造成小腦出血的主因!」蔡清標強調,小腦出血的主因是高血壓控制不良約占8成,其餘為先天性的血管畸形,如動靜脈畸形、動脈瘤等;一般中老年人因血管硬化,發生腦出血的機率為2%至3%,而高血壓患者若血壓控制不良,發生腦出血的機率則達20%至30%,是一般正常人的10倍,且男性略高於女性,一旦血壓過高會導致血管硬化或血管破裂造成小腦出血,出現昏迷的病況,必須盡快進行腦部手術並取出血塊,不然恐危及生命。提醒患者要規律服藥、飲食不要過鹹,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及定期做健康檢查。

蔡清標曾收治一名27歲上班族,平時有頭暈、頭痛的症狀,以為是工作壓力所引起不以為意;不料,日前,突然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甚至昏迷,送急診檢查才發現,其先天性動靜脈畸形導致小腦出血,所幸及時取出血塊,目前身體恢復正常,沒有發生任何後遺症。所以,蔡清標建議民眾,當出現莫名頭痛千萬不可輕忽,若有莫名頭痛、頭暈、噁心、嘔吐,最好至醫院進行腦部電腦斷層、磁振造影腦血管檢查,透過專業檢查腦血管是否有畸形;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病史等腦出血高危險族群,應每2年做一次檢查;曾有中風病史、動脈瘤者,則應每年進行追蹤。

蔡清標強調,腦部電腦斷層可檢查腦部是否出血、出血部位、血塊大小,而磁振造影則能檢查血管硬化及狹窄程度、是否有血管畸形或血管瘤,兩者最好一併檢查,才能有效預防腦出血。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顧胃須腸胃氣順 制酸劑勿濫用

Oct 16, 2:07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胃痛、胃脹氣發生時,許多人會選擇吞顆胃藥,以為抑制過多的胃酸就能解決問題;其實,胃藥僅能中和胃酸,長期服用不僅傷胃,更影響各器官的功能運作。中醫師指出,胃酸過多代表腸胃的血液循環差,導致食物滯留時間過長,胃酸自然分泌過剩,要從改善腸胃氣血著手,才能常保腸胃健康。

▲制酸劑勿濫用 顧胃須腸胃氣順(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根據IMS資料發現,去年國人總共吃掉超過22億顆胃藥,其中制酸劑藥品高達17億顆以上。中醫師李深浦觀察發現,通常西醫開立止痛藥、消炎藥時,都會主動開胃藥給病人,或病人怕吃藥傷胃,也會要求醫師開胃藥,以為吃西藥配胃藥可顧胃。但是否真有必要吃胃藥?那可不見得。

李深浦表示,事實上,部份胃藥是含有重金屬氧化鋁或氧化鎂的混合製劑產品,長期服用卻會傷胃及發生腎臟、肝臟病變的疑慮,甚至影響腦部運作功能,會出現想事情靈活度不好,長期累積,恐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

「胃酸是殺菌的第一道門戶!」李深浦進一步解釋,胃酸可殺死食物中的細菌、黴菌;而胃藥是一種制酸劑,長期服用會使胃酸變少,反而導致腸胃殺菌功能不好,造成幽門桿菌增加,也增加發生腸胃病變、皮膚過敏等疾病的風險。而且現代人飲食習慣不好,喜歡邊吃飯邊喝湯,或配飲料一起吃,食物消化需要在腸胃發酵分解,將營養輸送到肝臟,再經由肝臟分解輸送到全身各器官;若胃部水分過多,會導致食物發酵變差,造成食物停滯在胃的時間過長,就容易分泌過多胃酸,產生胃痛、胃脹氣及胃酸逆流,甚至會有心臟二尖瓣、三尖瓣脫垂,以及中氣不順的現象。

李深浦強調,以中醫觀點來說,胃部消化食物產生熱量,小腸為吸收營養的「營血」,大腸則是排除廢物以及生產「衛氣」,腸胃產生的氣血充足,可推動血液循環,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胃部氣血循環好,食物不會停滯在胃中,胃酸就不會過多也不會逆流;所以,用中藥治療胃酸過多、胃脹氣與胃痛,應用使腸胃順氣的藥物,只要腸胃的氣順就沒有胃酸過多的問題。

至於平常飲食起居該如何來保養腸胃呢?李深浦建議,胃腸保養首重細嚼慢嚥,日常飲食要充分嚼爛,讓口水充滿食物,幫助食物消化,胃酸也得到調節,並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血液氧氣充足,更帶動腸胃血液循環,自然有健康無病痛的胃腸。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老翁脊椎骨折 神經阻斷術獲重生

Oct 16, 2:07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93歲的老翁,十年前因骨質疏鬆造成脊椎骨折,最近卻出現劇烈疼痛無法行走,嚴重影響生活,因而就醫診治。負責收治這位患者的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外科楊仁宗教授表示,脊椎骨折對於老年人而言,是一種重大傷害,且患者年紀較長,使用傳統手術治療風險較高;因而建議藉由神經節阻斷手術,再配合骨質疏鬆藥物治療,不到一週後,疼痛指數已由10分減輕到1至2分,老翁因此免除手術的危險,至今仍能自行騎乘機車及輕鬆行走,身體狀況非常良好。

▲老翁脊椎骨折 靠神經阻斷術重獲行動力(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楊仁宗教授表示,骨質疏鬆症好發於高齡族群,國內65歲以上罹患骨鬆機率男性約八分之一,女性則高達五分之一。骨質疏鬆又被稱作沉默的殺手,患者多半在跌倒骨折後,才發現身體已被骨鬆侵襲。由於人體骨頭的新陳代謝就像道路修補,若要重建則應先挖除崩壞處,再重新填補。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蝕骨細胞作用會增強,而造骨細胞的活性則會越來越低,因而形成骨質疏鬆症,其治療之道不但要抑制蝕骨細胞功能,也要加強造骨細胞的活性,才能夠有效的改善骨質疏鬆症。

解決脊椎骨折造成的疼痛,傳統多半服用止痛藥或採用椎體成形術治療,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即時電腦斷層影像導航系統,搭配神經阻斷手術,就能有效阻斷神經根與神經節的傳導路徑;此技術也於去年美國神經外科醫師年會中發表,內容並刊登於歐洲著名的醫學期刊。楊仁宗解釋,藉由即時導航系統執行神經阻斷術,可迅速的解決病患的疼痛問題,再搭配服用骨質疏鬆藥物,可進一步達到極佳的治療效果。此技術僅需局部麻醉,患者無需開刀或住院,對於年紀較年長的患者,不失為治療骨折疼痛的另一新選擇。

楊仁宗教授建議,民眾平時應多運動、多曬太陽,不但能維持骨頭強度,也能攝取人體所需的維他命D,另對於60歲以上的民眾,應主動進行骨質密度檢測,及早發現骨質疏鬆症,並能及早接受治療。治療期間若需服用其他藥品及保健食品,也應與專業醫療團隊討論,以免加重身體負擔。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哪裡有按摩店?視障按摩地圖541家資訊全都露

Oct 16, 2:00AM


▲現代人因為生活作息關係,常常頸肩酸痛。

企劃中心/綜合報導

多數的上班族坐在辦公室一整天後,伴隨而來的不是肩頸酸痛,就是腰酸背痛。其實,固定一個姿勢超過30分鐘就要動一動,才能避免酸痛產生。但如果真的太酸痛了,許多人的選擇就是「去按摩」,藉由按摩師父的幫助來解除肌肉酸痛。

康復按摩店長張志富表示,因為生活習慣、辦公室生活,多數上門的顧客都是肩頸酸痛或腰酸背痛,當然這些部份使用的頻率偏高也是原因之一。而按摩可以 促進全身的血液及淋巴循環,讓肌肉放鬆,減少酸痛感。目前大部份的按摩店家提供的服務包括有全身按摩、半身按摩、精油按摩、腳底按摩等。

按摩一定要按到很痛才有效嗎?張志富說並非絕對,在按摩過程中痛是正常的,但因為每個人對於痛的感受度不一樣,按摩師傅會根據每個人的狀況施予按摩,如果真的痛到受不了,一定要反應,師傅才會減輕力道。張志富也強調,也不是用最大的力道去按摩效果會愈好,還是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而定。

對於上班族的辦公室生活,張志富認為坐30分鐘就要起來動一動,因為不管是久坐還是固定一個姿勢過久,都會造成循環不良,並導致肌肉酸痛。所以如果 低頭或看螢幕超過30分鐘,脖子可以左右側彎,將肌肉伸展開來,減少不適感。除了伸展之外,也可以輕拍酸痛處直到有微熱感,因為局部充血可以讓循環變得更好。


▲視障按摩地圖上已經有541家店家資訊。

目前全台各縣市約有700家按摩院所,經中華民國按摩業職業工會全國聯合會在申請公益彩劵巡迴輔導之按摩店家並上架在視障按摩地圖上已經有541家店家資訊,此網站目前已有541家店家資訊,詳請可以上網http://6060.org.tw/portal/index.jsp查詢。張志富認為,朋友介紹的並不定最好,因為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喜好 度也不一樣,自己體驗過後才會真正的了解那個師傅最適合自己。




早安健康/超簡單!24個好習慣,週休2日搶救味覺力!

Oct 15, 2:00AM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文/賴筱茜

長久建立的飲食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改變,然而,騰出1個週末卻很簡單。利用週末2天體驗少油、少鹽、少糖的「真滋味」生活,當舌頭記住食物的清甜、身體習慣無負擔的飲食方式,改變,就容易得多!

48小時搶救味覺力,現在就開始!

星期六 Saturday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AM 7:00
以溫綠茶漱口,喚醒身體

改善口腔衛生,味覺也會變得敏銳。生機飲食專家王明勇即分享,自己每天都以溫熱水沖泡綠茶漱口後再刷牙,不僅能中和整晚殘留在口腔內的壞菌,還能消除口臭,常保口氣清新。

AM 7:30
早餐吃蛋,補滿一整天元氣

早餐吃「蛋」就對了!日本低血糖症治療權威柏崎良子指出,早上一定要吃含有蛋白質的早餐,不僅能提供肌肉製造的原料、安定血糖,而且更容易轉換為熱能來保暖身體,提高活動力與代謝能力。其中,雞蛋是最好的蛋白質來源,光是水煮蛋沾上一點點薄鹽醬油,就有一整天的好心情,元氣加倍!

AM 9:00
出門吧!採買當季新鮮食材

日本高血壓學會減鹽委員會委員日下美穗醫師指出,使用當令好食材,不需要過度調味,就能充分品嘗到本身的原味,而且當季的食物價格比較便宜,農藥噴灑也較少。

AM 10:30
把餐桌上的調味料收起來吧

桌上放了醬油、和風醬、椒鹽粉、果糖等調味料,伸手就能隨意添加,無意間便會吃進太多調味料。因此,不如趁早上整理屋子的時候把調味料擺進櫃子裡,或者換上醋、檸檬、胡椒粉等沒有鹽分的調味料,減輕味覺負擔。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顧胃須腸胃氣順 制酸劑勿濫用

Oct 16, 2:07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胃痛、胃脹氣發生時,許多人會選擇吞顆胃藥,以為抑制過多的胃酸就能解決問題;其實,胃藥僅能中和胃酸,長期服用不僅傷胃,更影響各器官的功能運作。中醫師指出,胃酸過多代表腸胃的血液循環差,導致食物滯留時間過長,胃酸自然分泌過剩,要從改善腸胃氣血著手,才能常保腸胃健康。

▲制酸劑勿濫用 顧胃須腸胃氣順(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根據IMS資料發現,去年國人總共吃掉超過22億顆胃藥,其中制酸劑藥品高達17億顆以上。中醫師李深浦觀察發現,通常西醫開立止痛藥、消炎藥時,都會主動開胃藥給病人,或病人怕吃藥傷胃,也會要求醫師開胃藥,以為吃西藥配胃藥可顧胃。但是否真有必要吃胃藥?那可不見得。

李深浦表示,事實上,部份胃藥是含有重金屬氧化鋁或氧化鎂的混合製劑產品,長期服用卻會傷胃及發生腎臟、肝臟病變的疑慮,甚至影響腦部運作功能,會出現想事情靈活度不好,長期累積,恐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

「胃酸是殺菌的第一道門戶!」李深浦進一步解釋,胃酸可殺死食物中的細菌、黴菌;而胃藥是一種制酸劑,長期服用會使胃酸變少,反而導致腸胃殺菌功能不好,造成幽門桿菌增加,也增加發生腸胃病變、皮膚過敏等疾病的風險。而且現代人飲食習慣不好,喜歡邊吃飯邊喝湯,或配飲料一起吃,食物消化需要在腸胃發酵分解,將營養輸送到肝臟,再經由肝臟分解輸送到全身各器官;若胃部水分過多,會導致食物發酵變差,造成食物停滯在胃的時間過長,就容易分泌過多胃酸,產生胃痛、胃脹氣及胃酸逆流,甚至會有心臟二尖瓣、三尖瓣脫垂,以及中氣不順的現象。

李深浦強調,以中醫觀點來說,胃部消化食物產生熱量,小腸為吸收營養的「營血」,大腸則是排除廢物以及生產「衛氣」,腸胃產生的氣血充足,可推動血液循環,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胃部氣血循環好,食物不會停滯在胃中,胃酸就不會過多也不會逆流;所以,用中藥治療胃酸過多、胃脹氣與胃痛,應用使腸胃順氣的藥物,只要腸胃的氣順就沒有胃酸過多的問題。

至於平常飲食起居該如何來保養腸胃呢?李深浦建議,胃腸保養首重細嚼慢嚥,日常飲食要充分嚼爛,讓口水充滿食物,幫助食物消化,胃酸也得到調節,並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血液氧氣充足,更帶動腸胃血液循環,自然有健康無病痛的胃腸。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老翁脊椎骨折 神經阻斷術獲重生

Oct 16, 2:07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93歲的老翁,十年前因骨質疏鬆造成脊椎骨折,最近卻出現劇烈疼痛無法行走,嚴重影響生活,因而就醫診治。負責收治這位患者的嘉義長庚醫院神經外科楊仁宗教授表示,脊椎骨折對於老年人而言,是一種重大傷害,且患者年紀較長,使用傳統手術治療風險較高;因而建議藉由神經節阻斷手術,再配合骨質疏鬆藥物治療,不到一週後,疼痛指數已由10分減輕到1至2分,老翁因此免除手術的危險,至今仍能自行騎乘機車及輕鬆行走,身體狀況非常良好。

▲老翁脊椎骨折 靠神經阻斷術重獲行動力(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楊仁宗教授表示,骨質疏鬆症好發於高齡族群,國內65歲以上罹患骨鬆機率男性約八分之一,女性則高達五分之一。骨質疏鬆又被稱作沉默的殺手,患者多半在跌倒骨折後,才發現身體已被骨鬆侵襲。由於人體骨頭的新陳代謝就像道路修補,若要重建則應先挖除崩壞處,再重新填補。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蝕骨細胞作用會增強,而造骨細胞的活性則會越來越低,因而形成骨質疏鬆症,其治療之道不但要抑制蝕骨細胞功能,也要加強造骨細胞的活性,才能夠有效的改善骨質疏鬆症。

解決脊椎骨折造成的疼痛,傳統多半服用止痛藥或採用椎體成形術治療,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以即時電腦斷層影像導航系統,搭配神經阻斷手術,就能有效阻斷神經根與神經節的傳導路徑;此技術也於去年美國神經外科醫師年會中發表,內容並刊登於歐洲著名的醫學期刊。楊仁宗解釋,藉由即時導航系統執行神經阻斷術,可迅速的解決病患的疼痛問題,再搭配服用骨質疏鬆藥物,可進一步達到極佳的治療效果。此技術僅需局部麻醉,患者無需開刀或住院,對於年紀較年長的患者,不失為治療骨折疼痛的另一新選擇。

楊仁宗教授建議,民眾平時應多運動、多曬太陽,不但能維持骨頭強度,也能攝取人體所需的維他命D,另對於60歲以上的民眾,應主動進行骨質密度檢測,及早發現骨質疏鬆症,並能及早接受治療。治療期間若需服用其他藥品及保健食品,也應與專業醫療團隊討論,以免加重身體負擔。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哪裡有按摩店?視障按摩地圖541家資訊全都露

Oct 16, 2:00AM


▲現代人因為生活作息關係,常常頸肩酸痛。

企劃中心/綜合報導

多數的上班族坐在辦公室一整天後,伴隨而來的不是肩頸酸痛,就是腰酸背痛。其實,固定一個姿勢超過30分鐘就要動一動,才能避免酸痛產生。但如果真的太酸痛了,許多人的選擇就是「去按摩」,藉由按摩師父的幫助來解除肌肉酸痛。

康復按摩店長張志富表示,因為生活習慣、辦公室生活,多數上門的顧客都是肩頸酸痛或腰酸背痛,當然這些部份使用的頻率偏高也是原因之一。而按摩可以 促進全身的血液及淋巴循環,讓肌肉放鬆,減少酸痛感。目前大部份的按摩店家提供的服務包括有全身按摩、半身按摩、精油按摩、腳底按摩等。

按摩一定要按到很痛才有效嗎?張志富說並非絕對,在按摩過程中痛是正常的,但因為每個人對於痛的感受度不一樣,按摩師傅會根據每個人的狀況施予按摩,如果真的痛到受不了,一定要反應,師傅才會減輕力道。張志富也強調,也不是用最大的力道去按摩效果會愈好,還是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而定。

對於上班族的辦公室生活,張志富認為坐30分鐘就要起來動一動,因為不管是久坐還是固定一個姿勢過久,都會造成循環不良,並導致肌肉酸痛。所以如果 低頭或看螢幕超過30分鐘,脖子可以左右側彎,將肌肉伸展開來,減少不適感。除了伸展之外,也可以輕拍酸痛處直到有微熱感,因為局部充血可以讓循環變得更好。


▲視障按摩地圖上已經有541家店家資訊。

目前全台各縣市約有700家按摩院所,經中華民國按摩業職業工會全國聯合會在申請公益彩劵巡迴輔導之按摩店家並上架在視障按摩地圖上已經有541家店家資訊,此網站目前已有541家店家資訊,詳請可以上網http://6060.org.tw/portal/index.jsp查詢。張志富認為,朋友介紹的並不定最好,因為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喜好 度也不一樣,自己體驗過後才會真正的了解那個師傅最適合自己。




早安健康/超簡單!24個好習慣,週休2日搶救味覺力!

Oct 15, 2:00AM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文/賴筱茜

長久建立的飲食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改變,然而,騰出1個週末卻很簡單。利用週末2天體驗少油、少鹽、少糖的「真滋味」生活,當舌頭記住食物的清甜、身體習慣無負擔的飲食方式,改變,就容易得多!

48小時搶救味覺力,現在就開始!

星期六 Saturday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AM 7:00
以溫綠茶漱口,喚醒身體

改善口腔衛生,味覺也會變得敏銳。生機飲食專家王明勇即分享,自己每天都以溫熱水沖泡綠茶漱口後再刷牙,不僅能中和整晚殘留在口腔內的壞菌,還能消除口臭,常保口氣清新。

AM 7:30
早餐吃蛋,補滿一整天元氣

早餐吃「蛋」就對了!日本低血糖症治療權威柏崎良子指出,早上一定要吃含有蛋白質的早餐,不僅能提供肌肉製造的原料、安定血糖,而且更容易轉換為熱能來保暖身體,提高活動力與代謝能力。其中,雞蛋是最好的蛋白質來源,光是水煮蛋沾上一點點薄鹽醬油,就有一整天的好心情,元氣加倍!

AM 9:00
出門吧!採買當季新鮮食材

日本高血壓學會減鹽委員會委員日下美穗醫師指出,使用當令好食材,不需要過度調味,就能充分品嘗到本身的原味,而且當季的食物價格比較便宜,農藥噴灑也較少。

AM 10:30
把餐桌上的調味料收起來吧

桌上放了醬油、和風醬、椒鹽粉、果糖等調味料,伸手就能隨意添加,無意間便會吃進太多調味料。因此,不如趁早上整理屋子的時候把調味料擺進櫃子裡,或者換上醋、檸檬、胡椒粉等沒有鹽分的調味料,減輕味覺負擔。




悚! 10人中9人空腹血糖值偏高

Oct 14, 3: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你知道自己的空腹血糖值是多少嗎?根據最新研究顯示,近9成7的人空腹血糖偏高,相當於每10人中有9人偏高;由於血糖偏高代表人體細胞對糖份的利用不理想,容易形成初期高血糖、糖尿病及脂肪肝,值得大家注意。

▲驚! 每10人中有9人空腹血糖值偏高(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該項研究是由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研究發展處協理劉婷婷博士於國際健診學會(IHEPA)台北年會上發表;她根據美兆「亞健康人數據資料庫」所收集的13,363筆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有96.12%的人空腹血糖偏高,而且若空腹血糖值從20歲起就偏高(>127 mg/dL),則伴隨年齡增長,血中胰島素濃度下降的幅度,會比血糖正常的人來得急遽,從20多歲的平均值20(μU/ml)降至60歲時的10,胰島素量減少了一半左右,代表長期的高血糖會導致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快速衰弱。

劉婷婷博士指出,若空腹血糖值控制在70-85 mg/dL 理想區間者,從20歲至60歲平均胰島素值都能維持在低於5μU/ml。這現象意味著,若能於年輕時就將空腹血糖值控制在理想區間,其胰島素分泌能力也能在其一生中維持穩定狀態。雖然,胰島素表現是代謝的重要參考指標,但根據數據發現,胰島素在理想區間2-5μU/ml者,其慢性發炎各項指數也明顯較低,可見維持胰島素於理想狀態的重要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瘦子也有高血糖風險,此項研究並發現,每5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人體重正常;而根據2012年之研究論文曾經指出,體重正常的糖尿病患者,10年後生存率比體重超重的糖尿病患低,故體重正常的糖尿病友更須特別注意健康管理。

劉婷婷指出,高度工業化使環境污染、食品問題層出不窮,慢性疾病對現代人健康的威脅日益嚴重,但現有的篩檢工具,多以「疾病醫學」為概念,亦即以診斷疾病為主,至於慢性疾病涉及的免疫、消化、神經和代謝系統複雜的健康問題,則無從評估。從過去20多年的健檢數據研究發現,人體的三項基礎生理功能代謝、慢性發炎、賀爾蒙看似無關,卻互有關聯,更是反映理想健康的重要指標。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護眼從小做起 及早預防失明

Oct 14, 2:04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視覺障礙者約有五萬七千人,而有些造成失明的原因是可以預防的,例如年紀越輕就近視的人,較容易高度近視超過六百度,其中10%會導致失明,但若從小開始護眼,是可以預防和控制近視度數,避免失明。

▲及早預防失明 護眼從小做起(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及「多戶外活動」為預防近視及控制度數的秘訣;根據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兒童假日看電視、上網打電腦及打電動的時間平均約在4.4小時,但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兒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不該超過一小時。

邱淑媞建議,家長可掌握以下三要訣,保護孩童視力;第一,每日應從事戶外活動二至三小時以上;第二,多注意兒童近距離用眼時間,每三十分鐘休息十分鐘,若家中兒童未滿兩歲,應避免看螢幕,兩歲以上兒童,每天看螢幕時間不要超過一小時;第三,一年定期檢查視力一至兩次。

另外,家長也可以從兒童日常習慣觀察是否有視力問題,如孩子經常瞇眼、揉眼睛、近距離看東西等現象,都可能是發生近視的徵兆,若有以上問題,父母應盡早帶小孩到眼科檢查,及早發現矯正,避免視力惡化。

邱淑媞署長強調,一旦發生近視將終生近視,建議家長多鼓勵孩童從事戶外活動,從小培養興趣,養成戶外運動的好習慣,不僅保護眼睛,促進身體健康,還能增進親子關係,與孩童一起迎向光明的未來。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哪裡有按摩店?視障按摩地圖541家資訊全都露

Oct 15, 11:36AM


▲現代人因為生活作息關係,常常頸肩酸痛。

企劃中心/綜合報導

多數的上班族坐在辦公室一整天後,伴隨而來的不是肩頸酸痛,就是腰酸背痛。其實,固定一個姿勢超過30分鐘就要動一動,才能避免酸痛產生。但如果真的太酸痛了,許多人的選擇就是「去按摩」,藉由按摩師父的幫助來解除肌肉酸痛。

康復按摩店長張志富表示,因為生活習慣、辦公室生活,多數上門的顧客都是肩頸酸痛或腰酸背痛,當然這些部份使用的頻率偏高也是原因之一。而按摩可以 促進全身的血液及淋巴循環,讓肌肉放鬆,減少酸痛感。目前大部份的按摩店家提供的服務包括有全身按摩、半身按摩、精油按摩、腳底按摩等。

按摩一定要按到很痛才有效嗎?張志富說並非絕對,在按摩過程中痛是正常的,但因為每個人對於痛的感受度不一樣,按摩師傅會根據每個人的狀況施予按摩,如果真的痛到受不了,一定要反應,師傅才會減輕力道。張志富也強調,也不是用最大的力道去按摩效果會愈好,還是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而定。

對於上班族的辦公室生活,張志富認為坐30分鐘就要起來動一動,因為不管是久坐還是固定一個姿勢過久,都會造成循環不良,並導致肌肉酸痛。所以如果 低頭或看螢幕超過30分鐘,脖子可以左右側彎,將肌肉伸展開來,減少不適感。除了伸展之外,也可以輕拍酸痛處直到有微熱感,因為局部充血可以讓循環變得更好。


▲視障按摩地圖上已經有541家店家資訊。

目前全台各縣市約有700家按摩院所,經中華民國按摩業職業工會全國聯合會在申請公益彩劵巡迴輔導之按摩店家並上架在視障按摩地圖上已經有541家店家資訊,此網站目前已有541家店家資訊,詳請可以上網http://6060.org.tw/portal/index.jsp查詢。張志富認為,朋友介紹的並不定最好,因為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喜好 度也不一樣,自己體驗過後才會真正的了解那個師傅最適合自己。




早安健康/超簡單!24個好習慣,週休2日搶救味覺力!

Oct 15, 2:00AM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文/賴筱茜

長久建立的飲食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全改變,然而,騰出1個週末卻很簡單。利用週末2天體驗少油、少鹽、少糖的「真滋味」生活,當舌頭記住食物的清甜、身體習慣無負擔的飲食方式,改變,就容易得多!

48小時搶救味覺力,現在就開始!

星期六 Saturday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AM 7:00
以溫綠茶漱口,喚醒身體

改善口腔衛生,味覺也會變得敏銳。生機飲食專家王明勇即分享,自己每天都以溫熱水沖泡綠茶漱口後再刷牙,不僅能中和整晚殘留在口腔內的壞菌,還能消除口臭,常保口氣清新。

AM 7:30
早餐吃蛋,補滿一整天元氣

早餐吃「蛋」就對了!日本低血糖症治療權威柏崎良子指出,早上一定要吃含有蛋白質的早餐,不僅能提供肌肉製造的原料、安定血糖,而且更容易轉換為熱能來保暖身體,提高活動力與代謝能力。其中,雞蛋是最好的蛋白質來源,光是水煮蛋沾上一點點薄鹽醬油,就有一整天的好心情,元氣加倍!

AM 9:00
出門吧!採買當季新鮮食材

日本高血壓學會減鹽委員會委員日下美穗醫師指出,使用當令好食材,不需要過度調味,就能充分品嘗到本身的原味,而且當季的食物價格比較便宜,農藥噴灑也較少。

AM 10:30
把餐桌上的調味料收起來吧

桌上放了醬油、和風醬、椒鹽粉、果糖等調味料,伸手就能隨意添加,無意間便會吃進太多調味料。因此,不如趁早上整理屋子的時候把調味料擺進櫃子裡,或者換上醋、檸檬、胡椒粉等沒有鹽分的調味料,減輕味覺負擔。




悚! 10人中9人空腹血糖值偏高

Oct 14, 3: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你知道自己的空腹血糖值是多少嗎?根據最新研究顯示,近9成7的人空腹血糖偏高,相當於每10人中有9人偏高;由於血糖偏高代表人體細胞對糖份的利用不理想,容易形成初期高血糖、糖尿病及脂肪肝,值得大家注意。

▲驚! 每10人中有9人空腹血糖值偏高(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該項研究是由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研究發展處協理劉婷婷博士於國際健診學會(IHEPA)台北年會上發表;她根據美兆「亞健康人數據資料庫」所收集的13,363筆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有96.12%的人空腹血糖偏高,而且若空腹血糖值從20歲起就偏高(>127 mg/dL),則伴隨年齡增長,血中胰島素濃度下降的幅度,會比血糖正常的人來得急遽,從20多歲的平均值20(μU/ml)降至60歲時的10,胰島素量減少了一半左右,代表長期的高血糖會導致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快速衰弱。

劉婷婷博士指出,若空腹血糖值控制在70-85 mg/dL 理想區間者,從20歲至60歲平均胰島素值都能維持在低於5μU/ml。這現象意味著,若能於年輕時就將空腹血糖值控制在理想區間,其胰島素分泌能力也能在其一生中維持穩定狀態。雖然,胰島素表現是代謝的重要參考指標,但根據數據發現,胰島素在理想區間2-5μU/ml者,其慢性發炎各項指數也明顯較低,可見維持胰島素於理想狀態的重要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瘦子也有高血糖風險,此項研究並發現,每5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人體重正常;而根據2012年之研究論文曾經指出,體重正常的糖尿病患者,10年後生存率比體重超重的糖尿病患低,故體重正常的糖尿病友更須特別注意健康管理。

劉婷婷指出,高度工業化使環境污染、食品問題層出不窮,慢性疾病對現代人健康的威脅日益嚴重,但現有的篩檢工具,多以「疾病醫學」為概念,亦即以診斷疾病為主,至於慢性疾病涉及的免疫、消化、神經和代謝系統複雜的健康問題,則無從評估。從過去20多年的健檢數據研究發現,人體的三項基礎生理功能代謝、慢性發炎、賀爾蒙看似無關,卻互有關聯,更是反映理想健康的重要指標。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雷射術後疼痛 透過冰敷可減緩

Oct 13, 6:53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皮膚雷射已是醫學美容常見治療,而術後併發症多為疼痛、細微傷口或發紅、疤痕等;皮膚科診所醫師林栗伃指出,雷射術後可立即冰敷舒緩疼痛,若有發紅或腫脹症狀,則可持續冰敷二至三天,有助於降低發炎情況。

▲皮膚雷射術後疼痛 透過冰敷可減緩(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若是膚色容易曬黑的民眾,醫學美容術後建議減少中午大太陽時出門,且應積極做好防曬,才能避免反黑現象出現;林栗伃說,若是出現黑色素沉澱,也不要急著使用術後一個月內使用的退斑膏,否則萬一刺激術後的新生皮膚,恐怕會造成皮膚負擔。

主治醫師林栗伃進一步說明,雷射術後的皮膚因較為敏感,對於防禦能力較差,因此選用保養品等也應謹慎,尤其臨床上,部分民眾會出現青春痘或粟粒腫,主要是因皮膚的皮脂腺暫時性受到雷射熱傷害後不正常代謝,這時可採用青春痘口服抗生素治療即可。

最重要是雷射手術後,民眾應觀察一個星期內是否有併發病毒或細菌感染,若有就應盡快就醫治療;林栗伃提醒,雷射手術前,都應接受醫師仔細評估和討論,包括是否有糖尿病或其他傷口難以癒合等情況,以及是否屬於蟹足腫體質等,且術後也應定期回診,才能確保術後傷口照顧無疑。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更年期不適 透過中醫可幫助舒緩

Oct 13, 2:49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更年期到來,症狀多會出現容易流汗、臉部潮紅且燥熱,甚至失眠或焦慮等情緒;高雄長庚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廖晏農指出,臨床上,多為50幾歲的婦女因此就醫,主要是因除了月經週期不規則來潮,也常有情緒起伏不定、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出現。

▲勇於面對更年期 透過中醫幫助舒緩(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以傳統中醫而言,更年期又稱為「年老經斷復來」、「百合病」等;廖晏農說,治療上會依據不同的症狀而有所區分,像是常見的腎陰虛證型,患者除了會有全身熱潮紅,也容易出汗,且口乾舌燥等症狀,這時若合併肝火上炎類型,就容易有煩躁等情緒不穩現象,但若合併心血虛弱的患者,則恐有頭暈、心悸、健忘等情況。

醫師廖晏農進一步說明,其實更年期期間,月經不規則來潮較屬常見症狀,但若發現月經量比以往多,甚至出現血塊,或是日期延長、週期縮短、經期之間也常有陰道出血等症狀,就應盡快就醫檢查,避免衍發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另外,腎陰虛患者也可以嘗試以天門冬、何首烏、杜仲等中藥材,煮「天冬杜仲首烏茶」飲用,每日一次,有效幫助舒緩症狀;廖晏農提醒,有相關症狀出現時,若常常感到不適,就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才能避免影響到日常生活。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宿醉怎麼辦? 醫籲:應多喝水

Oct 13, 1:38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許多人喜歡在假日狂歡,飲酒作樂一番,隔天起床往往會有宿醉;網路上流傳的解宿醉偏方,真的有效嗎?常常宿醉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陳亮妤表示,解宿醉沒甚麼偏方,唯有把酒精排出才能解酒,建議民眾可以攝取大量水分,加速酒精排出。

▲宿醉怎麼辦? 醫籲:多喝水(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雖說民間解酒秘方無法解宿醉,但有些小偏方確實能夠紓解宿醉帶來的不適,例如喝濃咖啡、蜂蜜水或是攝取薑黃製品等;陳亮妤醫師說明,濃咖啡中的咖啡因成分可利尿,民眾喝了也會覺得口渴,多攝取水分,能夠加速酒精代謝速度;酒在退的時候,血糖會降低又缺乏水分,這時候補充蜂蜜水能攝取糖分,舒緩低血糖帶來的頭暈及嘔吐感;薑黃也被民眾誤認為是能解酒的成分,但其實薑黃是一個較有刺激性的產物,酒後會嗜睡,但受到薑黃味道刺激,會感覺清醒舒適,其實酒精還是在體內。

一天到底要攝取多少酒量才不會醉?陳亮妤醫師表示,酒要喝幾杯會醉因人而異,這取決於基因以及平日喝酒的習慣,一樣五杯酒,平日不喝酒的人一杯就醉,但對有喝酒習慣的人,血液中本來就習慣保持一定酒精濃度,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

如果民眾因為有交際應酬的需要,但又不習慣喝酒的話,遵守喝的少以及慢慢喝的原則,能夠降低喝醉或是宿醉發生的機率。

陳亮妤醫師提醒,飲酒要適量,習慣喝酒的人,容易有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以及腦細胞死亡的可能,就像腦袋泡在福馬林中,無法運轉;若不幸喝太多感到不適的話,唯一解酒的方法,就是大量攝取水分加速酒精排出。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悚! 10人中9人空腹血糖值偏高

Oct 14, 3: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你知道自己的空腹血糖值是多少嗎?根據最新研究顯示,近9成7的人空腹血糖偏高,相當於每10人中有9人偏高;由於血糖偏高代表人體細胞對糖份的利用不理想,容易形成初期高血糖、糖尿病及脂肪肝,值得大家注意。

▲驚! 每10人中有9人空腹血糖值偏高(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該項研究是由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研究發展處協理劉婷婷博士於國際健診學會(IHEPA)台北年會上發表;她根據美兆「亞健康人數據資料庫」所收集的13,363筆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有96.12%的人空腹血糖偏高,而且若空腹血糖值從20歲起就偏高(>127 mg/dL),則伴隨年齡增長,血中胰島素濃度下降的幅度,會比血糖正常的人來得急遽,從20多歲的平均值20(μU/ml)降至60歲時的10,胰島素量減少了一半左右,代表長期的高血糖會導致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快速衰弱。

劉婷婷博士指出,若空腹血糖值控制在70-85 mg/dL 理想區間者,從20歲至60歲平均胰島素值都能維持在低於5μU/ml。這現象意味著,若能於年輕時就將空腹血糖值控制在理想區間,其胰島素分泌能力也能在其一生中維持穩定狀態。雖然,胰島素表現是代謝的重要參考指標,但根據數據發現,胰島素在理想區間2-5μU/ml者,其慢性發炎各項指數也明顯較低,可見維持胰島素於理想狀態的重要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瘦子也有高血糖風險,此項研究並發現,每5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人體重正常;而根據2012年之研究論文曾經指出,體重正常的糖尿病患者,10年後生存率比體重超重的糖尿病患低,故體重正常的糖尿病友更須特別注意健康管理。

劉婷婷指出,高度工業化使環境污染、食品問題層出不窮,慢性疾病對現代人健康的威脅日益嚴重,但現有的篩檢工具,多以「疾病醫學」為概念,亦即以診斷疾病為主,至於慢性疾病涉及的免疫、消化、神經和代謝系統複雜的健康問題,則無從評估。從過去20多年的健檢數據研究發現,人體的三項基礎生理功能代謝、慢性發炎、賀爾蒙看似無關,卻互有關聯,更是反映理想健康的重要指標。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雷射術後疼痛 透過冰敷可減緩

Oct 13, 6:53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皮膚雷射已是醫學美容常見治療,而術後併發症多為疼痛、細微傷口或發紅、疤痕等;皮膚科診所醫師林栗伃指出,雷射術後可立即冰敷舒緩疼痛,若有發紅或腫脹症狀,則可持續冰敷二至三天,有助於降低發炎情況。

▲皮膚雷射術後疼痛 透過冰敷可減緩(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若是膚色容易曬黑的民眾,醫學美容術後建議減少中午大太陽時出門,且應積極做好防曬,才能避免反黑現象出現;林栗伃說,若是出現黑色素沉澱,也不要急著使用術後一個月內使用的退斑膏,否則萬一刺激術後的新生皮膚,恐怕會造成皮膚負擔。

主治醫師林栗伃進一步說明,雷射術後的皮膚因較為敏感,對於防禦能力較差,因此選用保養品等也應謹慎,尤其臨床上,部分民眾會出現青春痘或粟粒腫,主要是因皮膚的皮脂腺暫時性受到雷射熱傷害後不正常代謝,這時可採用青春痘口服抗生素治療即可。

最重要是雷射手術後,民眾應觀察一個星期內是否有併發病毒或細菌感染,若有就應盡快就醫治療;林栗伃提醒,雷射手術前,都應接受醫師仔細評估和討論,包括是否有糖尿病或其他傷口難以癒合等情況,以及是否屬於蟹足腫體質等,且術後也應定期回診,才能確保術後傷口照顧無疑。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更年期不適 透過中醫可幫助舒緩

Oct 13, 2:49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更年期到來,症狀多會出現容易流汗、臉部潮紅且燥熱,甚至失眠或焦慮等情緒;高雄長庚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廖晏農指出,臨床上,多為50幾歲的婦女因此就醫,主要是因除了月經週期不規則來潮,也常有情緒起伏不定、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出現。

▲勇於面對更年期 透過中醫幫助舒緩(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以傳統中醫而言,更年期又稱為「年老經斷復來」、「百合病」等;廖晏農說,治療上會依據不同的症狀而有所區分,像是常見的腎陰虛證型,患者除了會有全身熱潮紅,也容易出汗,且口乾舌燥等症狀,這時若合併肝火上炎類型,就容易有煩躁等情緒不穩現象,但若合併心血虛弱的患者,則恐有頭暈、心悸、健忘等情況。

醫師廖晏農進一步說明,其實更年期期間,月經不規則來潮較屬常見症狀,但若發現月經量比以往多,甚至出現血塊,或是日期延長、週期縮短、經期之間也常有陰道出血等症狀,就應盡快就醫檢查,避免衍發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另外,腎陰虛患者也可以嘗試以天門冬、何首烏、杜仲等中藥材,煮「天冬杜仲首烏茶」飲用,每日一次,有效幫助舒緩症狀;廖晏農提醒,有相關症狀出現時,若常常感到不適,就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才能避免影響到日常生活。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宿醉怎麼辦? 醫籲:應多喝水

Oct 13, 1:38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許多人喜歡在假日狂歡,飲酒作樂一番,隔天起床往往會有宿醉;網路上流傳的解宿醉偏方,真的有效嗎?常常宿醉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陳亮妤表示,解宿醉沒甚麼偏方,唯有把酒精排出才能解酒,建議民眾可以攝取大量水分,加速酒精排出。

▲宿醉怎麼辦? 醫籲:多喝水(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雖說民間解酒秘方無法解宿醉,但有些小偏方確實能夠紓解宿醉帶來的不適,例如喝濃咖啡、蜂蜜水或是攝取薑黃製品等;陳亮妤醫師說明,濃咖啡中的咖啡因成分可利尿,民眾喝了也會覺得口渴,多攝取水分,能夠加速酒精代謝速度;酒在退的時候,血糖會降低又缺乏水分,這時候補充蜂蜜水能攝取糖分,舒緩低血糖帶來的頭暈及嘔吐感;薑黃也被民眾誤認為是能解酒的成分,但其實薑黃是一個較有刺激性的產物,酒後會嗜睡,但受到薑黃味道刺激,會感覺清醒舒適,其實酒精還是在體內。

一天到底要攝取多少酒量才不會醉?陳亮妤醫師表示,酒要喝幾杯會醉因人而異,這取決於基因以及平日喝酒的習慣,一樣五杯酒,平日不喝酒的人一杯就醉,但對有喝酒習慣的人,血液中本來就習慣保持一定酒精濃度,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

如果民眾因為有交際應酬的需要,但又不習慣喝酒的話,遵守喝的少以及慢慢喝的原則,能夠降低喝醉或是宿醉發生的機率。

陳亮妤醫師提醒,飲酒要適量,習慣喝酒的人,容易有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以及腦細胞死亡的可能,就像腦袋泡在福馬林中,無法運轉;若不幸喝太多感到不適的話,唯一解酒的方法,就是大量攝取水分加速酒精排出。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腎臟病易血管鈣化 主因高血磷症

Oct 12, 6:35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

近年來,國人末期腎病之發生率雖稍有下降之趨勢,但整體盛行率仍是世界第一,成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曾進忠表示,心血管疾病是導致末期腎病患者死亡的主因,估計約有40%的透析病患,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而造成慢性腎病患者併發心血管疾病之原因則以動脈鈣化為最重要。末期腎衰竭病人,發生血管鈣化因素很多,主要為高血磷症。

▲慢性腎病易血管鈣化 主因高血磷症(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曾進忠指出,高血磷症是慢性腎病患者常見併發症,主要是因為腎臟對磷的排泄減少而造成。但飲食限制和透析(洗腎)治療,通常無法有效控制血中的磷離子濃度,因此大多數患者需服用降磷劑來改善高血磷症。

碳酸鑭為一新型不含鋁、鈣的磷結合劑。根據多項研究報告證實,碳酸鑭為一有效的降磷藥物,並沒看到碳酸鑭造成肝臟、骨骼、腦部等安全性問題。碳酸鑭上市至今,並無嚴重鑭中毒的個案報告。鑭除了可經降低血磷而減少血管鈣化,最近有研究顯示,鑭還可直接或間接加強鈣離子感受體。

新降磷劑研發的腳步並未停止,特別是含鐵的降磷劑。曾進忠說,由國人自行研發之檸檬酸鐵可有效降低血磷值,在劑量不超過每日8 公克時,療效與劑量呈正相關且副作用不明顯,對血清中儲鐵蛋白含量及鈣離子濃度無明顯影響。該藥於今年1月獲日本厚生省審查通過新藥上市後,進一步通過美國FDA新藥上市許可,若台灣衛福部通過上市,將是腎病患者一項新選擇。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多元活動 有助緩解類風濕關節炎

Oct 12, 3:02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不但容易感到疲倦,且常常會精神不佳及胃口差,關節也會出現紅腫,甚至疼痛、變形;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胡宗慶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透過多元活動,提升相關疾病知識,也能提升生活自我照護能力。

▲參與多元活動 有助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在台灣,約有10萬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且女性比男性高出三倍,又以40歲以上中年女性居多;胡宗慶說,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慢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不但可能因關節變形導致行走不便,遇上濕冷季節時,症狀恐更為加劇。

主任胡宗慶進一步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除了配合藥物治療外,也可以多參與心理講座或分享課程,而且秋冬季節,氣溫穩定,適合患者出遊,透過舉辦旅遊活動,也能讓患者間多互動,多彼此打氣鼓勵。

另外,患者家屬也應多給予陪伴,甚至一起參與相關活動,陪伴患者一起共同面對疾病;胡宗慶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平時也可多做溫和的伸展運動,且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遠離菸酒以及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才能確實控制病情。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戒除不良習慣、以保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