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保健康活力 1天要吃38種食物

Mar 27, 10:24AM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坊間餐飲店常見標榜「健康活力」、「元氣活力」的套餐食物,營養師指出,想靠飲食補充活力,其實一整天的均衡飲食最重要!也就是均衡搭配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食物不要單一化,1天需吃38種不同食物,就可在各種食物上補足活力必備的微量元素。

▲食物補活力? 營養師:1天吃38種食物(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兼院聘主任洪若樸指出,要保持整天的活力精神,建議不要靠單一營養素來補充,因為每個食物中都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均衡攝取就是最佳補充活力之道。

以一天精力的開始-早餐為例,對工作活動量輕至中度的上班族而言,早餐攝取的熱量應介於350-420大卡間,重度活動量工作者(如工地工人)則需500-600大卡。

一般西式早餐含起司、牛奶等奶製品,脂肪含量高,以知名連鎖速食店供應的早餐為例,一個漢堡280-400大卡不等,加上配餐近200大卡,一餐約攝取500-600大卡;至於較清淡的中式早餐,最常見的燒餅油條因為是澱粉及油脂類食物,一套就含500卡熱量,若加上無糖豆漿約165大卡,不僅熱量過高,也缺乏蔬果類纖維質的攝取,建議早餐買燒餅油條可減半食用,再加上一顆水果,如60大卡的橘子,這樣搭配即可補充足夠熱量,並增加纖維質攝取。

此外,許多人認為素食者因為不吃肉食而活力較差,其實不盡然。洪若樸建議,素食者在自助餐店挑選食物,可選擇2道蔬菜加上1道豆腐或蛋,搭配十榖米飯,即可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纖維質。

洪若樸提醒,一天熱量的建議攝取量依個人活動量而定,建議早、中、晚餐各分配5分之1、5分之2、5分之2;食物切忌單一化,一天吃38種不同食物(含油鹽醬醋茶或十榖米中不同穀類)。此外,不建議單靠營養補充品補足營養素,例如活力營養素「維生素B」,從蔬果與豆製品中皆可攝取,只要餐餐均衡飲食,就可以保持整天活力!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研究:糖尿病口服藥可降心肌梗塞

Mar 27, 10:22AM

點評:糖尿病併發症多,雖然口服藥可降心肌梗塞,還是呼籲糖友多多運動、時時控糖。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第十二屆中華民國內分泌暨糖尿病學會學術演講會,特別邀請歐洲糖尿病協會(EASD)前理事長Guntram Schernthaner教授,來台分享歐洲大型糖尿病PROactive研究成果;該項研究證明,口服抗糖尿病藥物胰島素增敏劑(Pioglitazone),可有效控制血糖及降低重大心血管疾病機率。

▲研究:糖尿病口服藥證實可降低心肌梗塞(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Guntram Schernthaner教授指出,根據PROactive研究臨床成果顯示,在5238名第二型糖尿病人中,使用胰島素增敏劑(Pioglitazone)治療,可降低心臟病所有致死率、非致死心肌梗塞以及中風的風險達16%,讓第二型糖尿病人遠離心血管疾病威脅。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醫師補充說明,心血管疾病與血壓、血糖及血脂這三高有密切關係,尤其是糖尿病,由於血液中胰島素阻抗增加,進而使血液較黏稠,對血管內皮細胞造成發炎影響,以致容易有心血管疾病,進而引發心肌梗塞與中風,是糖尿病患死亡的主因之一。

PROactive研究中,也另外針對高危險且曾經發生心肌梗塞的2445名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試驗,發現使用胰島素增敏劑(Pioglitazone)治療,可明顯降低致死或非致死心肌梗塞(fatal or non-fatal MyocardialInfarction)的風險達28%。

戴東原醫師提到胰島素增敏劑(Pioglitazone),可提升人體肌肉、器官等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且能有效降低胰島素阻抗性,使胰島素可在人體內正常作用,促使代謝正常化,減少負責生產胰島素的β細胞工作量,延長β細胞使用壽命。醫師們最後呼籲,患者一定要配合醫囑治療,搭配均衡飲食及規律的運動,達到有效控制血糖值。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研究:照胃鏡打止痛針能減少不適

Mar 27, 4:44AM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照胃鏡檢查又有新選擇!根據研究顯示,在照胃鏡時打止痛針,就能減少疼痛,對於需要照胃鏡檢查的病人,不啻是一項福音。

▲研究:照胃鏡打止痛針可減少不適(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該項研究是由大林慈濟醫院針對150位接受胃鏡檢查的病人所做的調查,這150人先由電腦隨機分為兩組,一組在檢查前給予止痛藥注射,另一組則給予安慰劑;結果顯示,接受止痛藥注射的病人,可以減少約一半的不舒服。研究結果已獲刊登於2013年腸胃病學與肝病期刊(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

很多人對於照胃鏡都退避三舍,不但害怕照胃鏡時的疼痛,又對於無痛胃鏡得要全身麻醉也有所畏懼;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謝毓鍚醫師表示,胃鏡大部分是在沒有麻醉的情形下進行,雖然有的病人可以輕鬆的完成檢查,但是有很多病人卻覺得不舒服,因此無法完成檢查或拒絕後續的追蹤,進而會影響到病情的診斷及治療。

雖然目前已有無痛胃鏡的使用;不過,謝毓錫表示,無痛胃鏡得全身麻醉,研究顯示,有一半以上的胃鏡併發症是與麻醉有關,而且麻醉也會增加胃鏡的費用,以及要花較多的時間,就會導致胃鏡室運轉的效率變差。而胃鏡檢查以肌肉注射止痛針,不需要監測,檢查完後就可以直接離開檢查室。

謝毓錫表示,採用止痛藥肌肉注射來進行胃鏡檢查,不必多支付自費費用,又能減少檢查的不適,應該可以提高民眾的受檢意願,讓有需要的病人不至於因為不想做胃鏡而影響病情診斷及治療。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愛吃油炸食物 針眼萬箭齊發!

Mar 27, 4:43AM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

常吃高油炸食物會讓針眼萬箭齊發?一名4歲小妹妹從小習慣吃高油脂飲食,炸雞、薯條類食物樣樣來,近日兩眼針眼反覆發作,大大小小針眼共長5顆,眼皮紅腫變形持續2-3個月仍未好轉,最後只好採手術治療。眼科醫師指出,近來門診中針眼小患者有增加趨勢,主因就是飲食西化,越吃越油導致!

▲針眼小患者漸增 油炸食物惹禍(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開業醫診所眼科主任醫師顏敏芳表示,門診中類似上述案例的小針眼病患約佔2成,以3至7歲居多。由於近年來飲食西化,小朋友對高油脂飲食特別偏愛,若家長如果沒有特別禁止,很容易因皮脂分泌過多引發針眼,曾見不少小患者針眼消了又長,反覆發生,也出現過兩眼一起長,或一次長多顆的情形,至多7-8顆不等。

長針眼主要與個人體質有關,但生活與衛生習慣也會影響針眼發生的頻率與程度,常吃高熱量、油炸食物、作息不正常、習慣用手揉眼,皮脂腺分泌較旺盛者,則容易誘發針眼。

顏敏芳進一步解釋,針眼是因皮脂腺或汗腺的開口閉塞,腺液不暢通使細菌感染,常見症狀如紅腫熱痛,或合併有化膿,又稱「麥粒腫」;若只是腺體發炎沒有細菌感染,則稱為「霰粒腫」,霰粒腫通常無痛但不易消除,有時會反覆在眼瞼板上腫成綠豆般大小。

要預防針眼,顏敏芳呼籲需保持充足睡眠與營養均衡,飲食方面避免高油脂食物,平時不搓揉眼睛,以防感染針眼,若發覺疑似針眼應儘早就醫,以免使感染加劇。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經常迷路回不了家 恐罹失智症

Mar 27, 3:20AM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

年輕時從事送貨工作的陳先生,退休前是大家公認的認路高手。但這一兩年,他卻常常忘路、忘事,找不到回家的路,家人擔心,但他更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就醫檢查,確定他罹患初期阿茲海默症。


▲找不到回家路 失智症早期症狀(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涂敏謙指出,阿茲海默症為失智症患者主要族群,屬於漸進性的智能減退,以致生活功能落差的疾病。影透過像檢查,阿茲海默症患者常出現腦部海馬迴萎縮,顯示腦部功能退化,記憶力大不如前。

陳先生就是典型個案,年輕時開車送貨,全省跑透透,只要有地址、電話,光靠地圖就能很快找到路,被稱為認路高手。但退休後,才幾年時間,竟常忘路、忘事。

家人以為他是年紀大了,但他重覆提問同樣的事,外出又常迷路,頻率越來越高,檢查才發現是初期的阿茲海默症,固定服藥後,症狀才獲得控制。

陳先生指出,因為常迷路,愈來愈是健忘,甚至開車開到半途想不起來怎麼走,連自己也會擔心,天黑之後就盡量不出門,平日多走路,騎腳踏車,所幸固定服藥,症狀已獲控制。

涂敏謙醫師指出,阿茲海默症病患症狀表現包括行為異常、精神症狀、智能退化,以致日常生活功能喪失,像陳先生這類初期患者,如能提早發現、盡早治療,透過藥物就可延緩症狀。

台灣老年人口急遽倍增,失智症人口隨之增加,涂敏謙醫師建議中老年人,平常應多動腦、多運動,最好採地中海飲食,多參與社會活動。另外,戒菸,維持正常體重,都可減少失智風險。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車禍骨折 術後傷口竟造成骨髓炎

Mar 27, 2:55AM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骨折手術後可得要小心,以免術後傷口發炎!臨床上,就有一名三十多歲男子,因為車禍骨折肌腱斷裂,手術完成後,卻沒有好好照顧,甚至還在傷口上踩了一腳,結果竟導致細菌感染進而造成骨髓炎。


▲車禍骨折肌腱斷裂 術後傷口竟造成骨髓炎(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豐原醫院骨科主任李永恆表示,一名三十多歲男子因車禍造成右足踝骨折肌腱斷裂,開刀打釘子固定一個月後,因為原本已結痂的傷口卻有滲液及紅腫現象,進而轉診來院就醫;經由診斷發現,他的骨頭竟受到細菌感染且造成骨髓炎。

原來這名男子在術後一個月時,骨折處的釘子尚未拔除,有一天,他為了要穩住身體,竟然左腳去踏了受傷的右腳,因為不覺得疼痛,也就沒有在意,沒想到,原本結痂的傷口竟遭到細菌感染;李永恆主任指出,骨頭也會受到細菌感染,而骨髓炎即是骨頭受到感染所引起的發炎反應,可以從體溫、血液中的白血球數目、發炎指數、細菌培養及影像學中診斷。

李永恆主任說,骨髓炎初期症狀使用抗生素通常可以治療,若拖延了治療時機,服用抗生素三十六至四十八小時仍無效者,則必須藉由開刀治療,若為慢性骨髓炎,除了清創手術、組織的重建外,仍須接受長達六週的抗生素治療,甚或加上六週的口服抗生素,以防再次感染。

所幸這名男子在住院進行傷口清創、服用抗生素及高壓氧治療,一個月後終於順利出院;李永恆強調,骨髓炎患者要特別調整好生活作息,慎防意外的發生,減少菸酒及藥物的濫用,以及要補充足夠的營養。另外,由於骨髓炎有再次復發的機率,所以一定要極力配合治療,才能免於留下病根。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