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醫美豐田式管理 降成本求生機

Nov 11, 2:13PM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愛美天性人皆有之,台灣醫美產業在近10年間高度成長,坊間的醫美診所如雨後春筍般設立,台灣東區更是有「醫美一級戰區最前線」的稱號;但也因為該區診所林立競爭激烈,以致常常出現「每月開三十家、關門三十家」的殘酷現況。根據調查,開設一間醫美診所大約需要3千萬以上的資金,固定支出的部份包括房租、儀器、人事與行銷費用,若收支不平,就會出現頂讓或換人經營的情況。

▲醫美診所豐田式管理 降成本求生機(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正因為競爭激烈,使得不少醫美業者選擇削價競爭,希望能以低廉的價格、不縮水的服務來吸引顧客青睞,但此舉卻可能造成成本入不敷出;因此,坊間開始有業者以不同的經營方式管理醫美診所,以求降低成本。

八千代診所吳台光醫師表示,以目前醫美市場發展的模式、方向與版圖,都逐漸朝連鎖化進行,因為單一診所較難有足夠的預算去做廣告、行銷運作拉抬,大多僅靠客戶的口碑傳播,也比較難累積與壯大客源,如採取連鎖式經營,可達到快速展店發展的目標,且能有較佳的行銷與採購能力,並降低成本、在市場搶佔優勢。

除了連鎖經營模式外,吳台光醫師表示,部分診所也會採取「豐田式管理」方式提高效率。一般診所採用的方式多是以單人服務的方式,也就是從患者進診所開始,由同一個醫師、護理人員從諮詢負責到手術執行結束。而豐田式管理診所,則是以分工方式進行,讓每個護理人員、諮詢師與醫師都只做一件事,讓診所內部人員能夠各司其職,且因熟能生巧而提高治療熟悉度與加快流程時間,也因此可大幅降低成本與提昇效率。

在新進者前仆後繼,消費者成長數字跟不上診所成長速度的年代,如何在紅海中殺出一片藍海、提昇獲益,成了每間醫美診所所必須面對的難題。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濕疹VS.菜花 3成民眾霧煞煞

Nov 11, 2:01PM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

菜花是一種常見的性傳染病,不僅容易反覆發作,也會造成生活困擾。門診發現,超過3成民眾無法清楚分辨濕疹和菜花的區別,常將菜花誤當濕疹治療。醫師提醒,延誤病情恐造成皮膚反覆感染、潰瘍,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生活品質!

▲菜花VS.濕疹 3成民眾分不出(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北中山醫院直腸外科徐弘醫師表示,菜花一般好發於生殖器,較少見於肛門或直腸;但最近半年,肛門罹患菜花的患者約增加2成,且以年輕大學生或上班族為主。臨床上經常看到患者誤將菜花當濕疹治療,以為擦擦藥膏就沒事,結果成皮膚反覆感染、潰瘍。到底如何分辨是濕疹還是菜花呢?

徐弘醫師解釋,濕疹會造成皮膚或患部搔癢,範圍是局部的,不會擴大、也不會傳染;而菜花則會在不知不覺中長出粉紅色、肉色或污灰色的小丘疹、絲狀樣、突瘤樣、雞冠樣、蕈樣或菜花樣物。一般來說,菜花病毒潛伏期約三個月,一旦性行為後皮膚出現隆起等異狀,就建議應立即就醫。

不過,感染菜花病毒,不一定會長菜花!徐弘醫師指出,生殖器菜花的病原是人類乳突病毒(HPV),過去有研究追蹤感染HPV第6型和第11型的婦女,發現兩年之中只有60%的人出現菜花症狀。因此,即使身上沒有出現菜花症狀,也不代表患者沒有菜花病毒。

治療上,若只出現輕微菜花症狀,可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增加局部免疫力;嚴重者則需以電燒或冷凍療法治療,也可以考慮使用抑制細胞增生的藥物,但需自費;而肛門內的病灶,藥物難以自行使用,也往往須進入開刀房處置。提醒民眾,預防菜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安全性行為,切莫因一時「性起」而壞了健康。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孩子坐不住 恐是過動症惹禍

Nov 11, 1:22AM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

1名剛升小二的孩童,常常靜不下來,上課也常不專心,且動不動就生氣,最後才發現原來是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所導致;成大醫院精神科醫師紀美宏指出,在台灣,過動症的發生率約50%,導致原因不明,多被認為和遺傳有關。

▲孩子情緒差坐不住 恐是過動症惹禍(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過動症主要是因患者的腦部額葉皮質下迴路的功能異常,才會出現注意力缺失、記憶短暫等表現;紀美宏醫師表示,但其實若能提早發現且確診,透過適當的治療和協助,就能有效紓緩過動症的現象。

醫師紀美宏進一步說明,包括不專心、過動、衝動等都屬於過動症的主要症狀,像若是常發現孩子無法專心聽別人說話,或是對功課、遊戲上容易轉移注意力,甚至不停歇的出現肢體小動作等,這時家長就應多加留意。

過動症治療上,除了對症下藥外,也可透過改善在校行為等開始;紀美宏提醒,從建立良好的學習模式開始,過動症患者只要懂得學習和自己的特質共處,相對也能有良好的表現。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肝病五大迷思 你「肝」知破解?

Nov 11, 12:21AM

點評:大家都要對身體各器官有所認識,才能好好維護身體健康!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

肝病號稱台灣國病,每年約有1萬3千人死於肝病,平均每40分鐘就有1人因此病死亡,顯見肝病防治的重要性。俗話說知己知彼、就能百戰百勝,以下幾種常見的肝病迷思,你,對了幾條?

▲破解肝病五大迷思 你「肝」知?(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迷思一:和B、C型肝炎帶原者共飲共食,會因此感染?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副執行長粘曉菁醫師解釋,B、C型肝炎只會經由血液和體液傳染,並不會透過唾液傳染,因此,和B、C型肝炎帶原者接吻、用餐,並不會因此罹病;但若和B、C型肝炎帶原者發生性行為、又沒戴保險套的話,就有可能因此感染。

迷思二:身體沒有不舒服,所以不需要檢查肝臟?
粘曉菁醫師表示,肝臟是沒有神經的,因此〈肝〉生病了,也不會有任何症狀!所以,就算覺得自己很健康、沒有不舒服,也可能早已罹患肝病而不自知。

迷思三:只要抽血驗GOP、GTP肝功能指數,就可以知道肝臟是否健康?
粘曉菁醫師強調,要檢測肝臟健康,光靠肝功能指數是不夠的!因為GOP、GTP只能顯示肝臟是否發炎。建議民眾,除了檢測肝功能指數以外,也應做胎兒蛋白指數與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準確判斷肝臟健康。

迷思四:只要不感染B、C型肝炎病毒就不會得肝病?
粘曉菁醫師指出,除了病毒感染,過量飲酒、亂服藥物、體重過重,容易造成肝臟慢性發炎、肝硬化、脂肪肝,甚至是肝癌!

迷思五:熬夜會爆肝?!
粘曉菁醫師說明,目前醫學上,並沒有證據顯示熬夜會影響肝功能,但對肝炎帶原者與肝硬化患者來說,充足休息、避免熬夜,絕對是保肝的不二法門。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驚人! 優酪乳熱量比飲料高

Nov 10, 8:58AM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

廣告總是大力提倡喝優酪乳好處多多,吸引不少熱衷減肥的愛美女性飲用。然而,腸胃科醫師卻警告,優酪乳不僅熱量高,喝過量還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尤其是胃不好的民眾更容易造成身體不適,建議民眾飯後一小杯就好,切忌貪心、空腹或大量飲用。

台北中山醫院腸胃科吳德強醫師表示,門診上經常聽患者說喝優酪乳可以改善胃疾、有效減肥,甚至有女性三餐只喝優酪乳果腹。有些人因胃部幽門桿菌過多,出現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胃病,以為喝優酪乳可以補充益生菌,沒想到反而讓症狀加重。

還有人擔心市售優酪乳太甜而選擇自製,結果乳酸菌放久了變太酸,只好加糖調和,不僅達不到減肥效果,糖份過多的優酪乳反而會刺激胃壁,加重胃食道逆流症狀。吳德強醫師強調,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優酪乳可以改善胃疾或胃食道逆流症狀,且若優酪乳太甜,還可能讓症狀惡化。

此外,不少愛美女性認為,喝優酪乳可以幫助消化而大量飲用,吳德強醫師提醒,因為天然乳酸菌很酸,市售的優酪乳為了符合消費者口味,常加入大量醣類,一瓶優酪乳的熱量甚至比某些飲料還高,喝太多不但沒辦法減肥、還會在無形中喝入過多卡路里而不自知。

如何飲用優酪乳才能有效幫助腸胃蠕動呢?吳德強醫師指出,飯後喝優酪乳,確實可以舒緩脹氣、幫助消化,但不建議喝太多,只要一小杯就好,避免空腹飲用;不過本身有胃病或胃不好的民眾,就不建議喝優酪乳了!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高齡者植牙 病症須先控制良好

Nov 10, 6:02AM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

1名97歲阿嬤,身體硬朗,但卻因掉牙、裝假牙等因素造成生活不便,因此決定接受植牙;收治該名阿嬤的開業牙醫師邱國杰指出,不但順利為阿嬤植4顆新牙齒,也改寫了他植牙患者的年齡新紀錄。

▲病症控制良好 高齡者也能植牙(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缺牙問題難免都會碰到,其實以現代醫學的進步,透過人工植牙來改善缺牙問題已經很普遍;邱國杰牙醫師表示,其實植牙患者遍布各年齡層,且年輕與年長者的成功機率都有高達80至100%。

院長邱國杰進一步說明,臨床上,許多缺牙患者都會擔心高齡、骨質疏鬆症、糖尿病甚至軟骨症等,而畏懼植牙,雖然接受植牙會有風險存在,但其實病症若控制良好,骨頭量也足夠,就能接受植牙。

另外,邱國杰也提醒,植牙後,也要按時每3至6個月接受追蹤,才能預防植牙周圍炎及骨質流失等出現;而且是否能接受植牙,還是必須先諮詢專業醫師的評估和協助,才能對症下藥,順利完成植牙。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