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缺乏運動者 罹患糖尿病風險增4倍

Apr 01, 9:00AM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

根據國民健康署網站指出,一般人的心肺耐力自25歲以後,每年約減少1%,因此到了75歲時,心肺耐力可能只有年輕時的一半。而缺乏運動者若又與經常運動者相比,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將會增加1.5~2.4倍,發生糖尿病的機率會增加2~4倍,得到大腸癌的機率則增加2至5倍。


▲ 缺乏運動者,罹患糖尿病風險增4倍(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因此,據估計如果全民均從事適當運動,人口中因上述疾病而死亡的人,可減少三分之一,且養成運動習慣,不僅可減少疾病風險外,也可促進血液循環與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鬆症、高血壓、高血脂等,有益無害。

每天只要15分鐘 就可邁向健康之路

國民健康署自2002年起推動健走,希望民眾能把走路融入日常生活,建立健走、健身的健康觀念,每天健走15分鐘好處多多,除了能夠改善各項身體機能,運動時腦部產生的腦內啡,還能夠使人心情愉快、舒解壓力。

然而,健走時基隆市衛生局也建議,可運用健走口訣,「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來達到控制體重,並延年益壽的功效。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夜奶、含奶瓶睡覺 當心滿嘴奶瓶型蛀牙

Apr 01, 8:30AM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含著奶瓶入睡特別不會哭鬧,因此讓家中寶貝養成每晚含奶瓶的習慣,但當心這個動作可能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滿口爛牙!日前有一位未滿3歲的小朋友,因為牙痛至牙科求診,被診斷為奶瓶型蛀牙,由於小朋友哭鬧很厲害,無法配合,需要全身麻醉才能接受牙齒治療,讓家長心痛不已。


▲ 奶瓶型齲齒不要來,嬰兒避免夜奶、含奶瓶睡覺(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很多父母會問醫師:「乳牙不是會換掉嗎,蛀了也沒關係吧?」台南市立醫院牙科李威誼醫師說,其實乳牙不只用來咀嚼,還有美觀、發音及維持未來恆牙萌出空間及引導恆牙生長更的重要功能。

且乳牙蛀牙嚴重時,會使細菌感染擴散到顎骨造成齒槽骨發炎,有可能導致未來恆牙發育缺陷。如果乳牙過早脫落,旁邊的牙齒會傾倒,讓恆牙沒有足夠的空間萌出或萌出位置不好等。因此,發現乳牙蛀牙時就應該及早就醫治療。

第一顆乳牙長出 即可開始用濕紗布潔齒

更重要的是預防,李威誼醫師也說,第一顆乳牙大約是在嬰兒6個月大左右開始萌發,一旦牙齒開始長,吃完東西後,家長們可以用紗布沾水或刷頭小刷毛軟的牙刷清潔牙齒牙齦,不需要使用牙膏。最好也要漸漸戒掉小朋友夜奶及含奶瓶睡覺的習慣,才能儘量避免「奶瓶型蛀牙」的產生。

而大約一歲半到兩歲半,乳臼齒開始萌發,可慢慢訓練小朋友自己刷牙或和大人一起刷牙,透過模仿方式學習,但小朋友的手腕靈活度不足,所以爸媽要再幫忙清潔;至於日常的飲食要盡量避免高糖分食物。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醫療照護在地化 糖友用藥選擇更安心

Apr 01, 8:13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醫師,糖尿病藥這麼多種,我的狀況要吃哪種?」「胰島素好像對身體不好,可以不要打嗎?」許多患者對糖尿病用藥感到不了解,部分患者自行停藥、減少藥量,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引起併發症。開業診所醫師陳宏麟表示,由於每位患者病況不盡相同,現今治療趨勢提倡個人化治療,應在適當的時間點,選擇適當藥物,且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口服降血糖藥物,如肝腎功能不佳,或口服降血糖藥物已用到最大劑量,以及胰臟無法自行分泌胰島素等病人,建議注射胰島素。


▲ 醫療照護在地化 糖友用藥選擇更安心(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口服降血糖藥物分為五大類,包括促進胰臟製造及分泌胰島素、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抑制碳水化合物在腸道的吸收、腸泌素加強藥物二肽基酶-4抑制劑,以及鈉-葡萄糖共同輸送器-2抑制劑,其中有三類屬於胰島素相關,使患者分泌胰島素的量增加或增加胰島素敏感度。陳宏麟醫師說明,通常患者診斷為糖尿病時,胰臟β細胞約有50%壞損;若只繼續使用藥物刺激胰臟,每年約有5至10%細胞會繼續壞損,因此若能讓胰島素適時介入治療,及早使用可讓胰臟休息,更能延緩退化速度、延長胰臟使用時間。

由於患者的疾病衛教觀念多半來自於醫護相關人員,若住家附近的診所就能夠提供完整周全可近的醫療團隊照護,比起前往大型醫療中心的奔波,診所就醫不但能夠省去不少時間,也可以獲得相對即時可近的照護。陳宏麟醫師強調,「治療品質國際化、照護在地化」,在糖尿病專業團隊的密切且完整照護下,患者可享有接近醫學中心的專業治療。陳宏麟醫師並成立病友團體,進行每月一次的病友會,將患者分成組長及小組員,互相提醒鼓勵,每月更有不同主題的衛教活動,不但看病經驗愉快,更可增進感情,許多患者都表示生活品質獲得提升。

目前全台有將近4成糖尿病患者在基層診所就診。陳宏麟醫師呼籲,為了國家整體糖尿病照護品質提升、期盼基層診所也能一起努力,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組成照護團隊,降低醫學中心和基層醫療的落差,一起為糖尿病患的治療而努力。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努力提升基礎代謝率!讓你「躺著就能瘦」

Apr 01, 8:07AM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

進入減重戒嚴時期,戰勝身體囤積已久的贅肉,不少人因此想盡辦法,整天戰戰兢兢;計算各種食物熱量不可少,找幾個網路偏方拿來用,亦或吞減肥藥幫助消脂,當然,還要有花大錢的心理準備,這些大陣仗的排場猶如做法一般,全都出籠,但你曾想過,若將減重觀念,先爬梳,再折疊,持續簡化聚焦在「提升基礎代謝率」上,能因此獲得「躺著就能瘦」的神奇效果嗎?


▲ 努力提升基礎代謝率!讓你「躺著就能瘦」(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減重只關注「如何消除脂肪」 恐養成易胖體質

你的減重第一步驟是什麼?如果是把專注力放在「如何消除脂肪」,恐怕會養成復胖體質!為了不復胖,甩肉當前的第一要緊事,應該放在「怎麼增加肌肉量」,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蘇妍臣說,增加肌肉量,提升身體基礎代謝率,才能讓體重控制長長久久。

事實上,不少人都有同一種經驗,減重之初,雖短時間內因勤奮節食,體重往往能快速收到下滑成效,不過,只要稍微鬆懈,多吃一點東西,體重便即刻回升,減重就此宣告破功!其實復胖問題,都來自拼命節食,所闖下的禍。

「每次在門診上都會跟患者說,只要增加肌肉量,躺著就能瘦,」蘇妍臣強調,肌肉量增加,基礎代謝率會跟著上升,因身體代謝快,更能日夜不停消耗熱量,進一步讓體重下滑。不過,太多減重族群,減重第一步都在拼命節食,她說,節食所減下的重量,大多數都是「流失掉的肌肉重量」,而肌肉一流失,基礎代謝率就會下滑,只要一下滑,就會愈減愈胖。

尤其是多數女性,一昧只靠節食減重,卻未做任何運動,肌肉的流失速度,更會加倍快,也因此,為了保存一定的肌肉量、維持基礎代謝率,蘇妍臣再三強調,減重不能「餓到」,更要加強「抗阻力運動」的頻率。

減重「節食」是大忌 反而要餐餐吃得飽

她解釋,整體而言,減重不必計算食物熱量,只要注意三件事情,第一,不能「節食」盡情大吃,不過每一餐的青菜必須是正餐的兩倍。第二,減重不能飲食單一化,有些人會靠著所謂的高蛋白飲食法,只吃肉來減肥,但不均衡的飲食,只要回歸正常,復胖的魔咒同樣會上身。第三,則是老生常談的「運動」,唯有運動,才會增加肌肉量,一周最少一定運動兩次,一次至少四十分鐘以上,有氧運動及抗阻力運動,都須兼顧。

然而,當開始培養運動習慣,肌肉量持續上身,請先有心理準備,因減重前兩周,體重機的數字,恐怕會不好看!蘇妍臣說,因為肌肉較脂肪來得重,剛開始肌肉增加,反而會使體重跟著上升,「許多人因此開始質疑,運動根本沒有效,」但她強調,等到基礎代謝率漸漸爬升後,體重就會開始快速下滑;門診上就有一名肥胖患者,靠著這三個原則,在短短幾個月內,減去了十公斤之多,而且不再復胖。

「減重反而不能勤加量體重,」蘇妍臣提出顛覆舊有觀念的觀點,她說,體重一周量一次就好,才不會見體重機數字,就像看股票大起大落般,而影響減重心情,建議較好的測量方式,則是買一條合身褲子來穿,只要發現,褲頭突然變鬆,正表示甩肉已經見效。

走到減重成功最後一哩路!請養成運動習慣

根據美國肥胖機構所做出的調查指出,絕大多數的減重族群,都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減重,然而過了五年再進一步追蹤觀察,七成以上的人全都胖回來,一部分甚至更胖,顯見體重一直降不下來,「復胖」才是最大元凶! 

也因此,甩肉須長期抗戰,確保五年以上不復胖,才能真正「減重成功」,又以精神科的觀點看來,養成一個良好習慣,至少持續做,長達半年以上,才能真正刻印在腦中,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由此可知,面對甩肉,請挑選一項運動,每周定期做幾次,直到超過半年,成為尋常例行事項,提升基礎代謝率,增加肌肉量,才能走到減重成功的最後一哩路。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春天好發腺病毒!輕忽恐釀成肺炎

Apr 01, 8:00AM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

又到了「乍暖還寒」,冬、春季交替之際,是腺病毒最容易纏身的季節,而由於天氣冷熱不定,忽冷忽熱容易著涼,卻又和真正的感冒不太一樣,但都會讓身體感到不適,既然如此,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防範?醫師表示,多喝水、多休息、多吃深綠色蔬菜、蔥薑蒜等都能夠有效預防感冒纏身。


▲ 春季天氣變化不定,腺病毒易纏身(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真感冒、假感冒大不同 症狀天數看端倪

書田診所家醫科康宏銘醫師表示,這個季節的感冒分成兩種,第一種是因溫差大、忽冷忽熱而致使身體受寒,這種並不算是真正感冒而是著涼,通常只要喝一點薑茶或泡熱水澡,讓身體暖和點就可痊癒,且這種症狀也不會持續太多天。

另一種則是真正的感冒,也就是病毒感染,會引起全身症狀,和著涼最大的不同,在於感冒會發燒、倦怠、頭痛等,通常需要5~7天以上才會恢復,此外,在春天裡也多為腺病毒感染,它不僅會造成扁桃腺或淋巴結腫大,導致出現咳嗽、喉嚨痛的症狀外,一旦侵犯到眼睛時,還會有搔癢、發紅等情況發生,另對於抵抗力較差者來說,也會有發展成肺炎的可能,民眾千萬不要大意。

腺病毒傳染途徑多 勤洗手勿揉眼睛

康宏銘醫師表示,腺病毒雖然適合在春季的溫度生存,會透過飛沫、接觸等傳染但只要多喝水、多休息、勤洗手,不要揉眼睛,也不要和別人共用毛巾,就可以降低病毒感染的機會。

此外,春季也是好發過敏的主要時機,因為常下雨導致濕度較高,塵瞞的情形也較嚴重,且又加上春天百花盛開,花粉飄散也會容易使過敏發作,所以,民眾也需小心分辨,不要跟感冒混淆了。

春天宜養肝 抵抗力提升助防感冒

既然春天好發感冒、過敏的話,那麼民眾可以怎麼做來達到預防?康華診所張家蓓中醫師指出,春天在五行中走肝經,此時宜多吃深綠色蔬菜、蔥薑蒜等辛香料,並早睡以利肝臟休息,可以達到較好的養肝效果,另外她也建議,春天可多吃辣椒活絡身體,或是含有豆豉的料哩,例如蒼蠅頭,因為豆豉可以生發陽氣,如此一來也可以預防感冒。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公車司機突中風 「黃金時間」送醫救回一命

Apr 01, 3:30AM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腦中風為一種急症,主要是因為腦部的血流受阻,導致無法供應腦部氧氣的需求,所以送醫時間是最關鍵的!就有一位在阿里山服務的公車司機,載客途中突然頭暈、想吐,左側肢體癱軟無力,不久後就昏倒在車上,所幸乘客當中剛好有護理人員,認知為中風發作的徵狀,便迅速送至醫院急診。


▲ 患者在事發後能立即送醫,並且在就醫後40分鐘內施打血栓溶解劑疏通血管,才得以保住一命 (圖/聖馬爾定醫院提供)

收至此病患的聖馬爾定神經內科葉柏延醫師說明,患者到院時收縮壓飆高到177mmHg,經檢查判斷為基底動脈阻塞,造成腦梗塞性中風。而病患雖然在阿里山發病,但因為在事發後能立即送醫,並且在就醫後40分鐘內施打血栓溶解劑,原本不樂觀的狀況反而出現轉機。

急救掌握黃金3小時 勿以偏方自行處理

所謂的腦梗塞黃金治療時間3小時,是以明確症狀發生的時間點開始,送至醫院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完腦部斷層掃描和血液檢查,確定沒有顱內出血,詳細評估後才能趕在3小時內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

因此,葉醫師建議,預防中風平時就應多注意血壓、血脂和血糖的控制,若發現有中風症狀應立即送醫,把握治療時間,勿信網路偏方或傳言自行先予以處理。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