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醫病五溝通 拒絕無效醫療

Dec 20, 1:3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

依據健保最新統計,102年每100位死前曾住院者,有32位死前最後住院用呼吸器維生、平均用20天、每人次健保費用高達29萬元 。但這種末期維生醫療,究竟是延長病人壽命,還是徒增瀕死前的「痛苦餘命」呢?

▲拒絕無效醫療 「醫病五溝通」減少折磨(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依據醫改會「人生期末考」網路民調顯示,1099位填答者中,86%選擇「死亡的煎熬過程越短越好,少呼吸一天、一個月也願意」,另有近一成不知道怎麼辦而選擇讓醫師決定。對照之前「九成重症醫師認為無效醫療是家屬不放手」的調查,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認為,背後的真相,其實是徬徨無助的病家不了解該什麼時候放手、怎麼放手。

劉梅君並說,依據多位病家分享的經驗,發現對於高齡重症末期病人採取積極治療,反而增加併發症等醫糾傷害之風險。若能減少無效醫療,反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醫糾及病家的折磨。

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認為,末期病家一旦聽到醫師常說的「我也不能確定,看家屬要不要繼續救」等話語,家屬並不能意會到病人其實正在承受無效醫療,加上部分家屬仍有「不救到底=不孝」的迷思,只能接受「死亡套餐」。當最後看到病人千瘡百孔、受盡折磨時,內心無限懊悔卻為時已晚。

雖然八成六民眾寧選善終以減少折磨,但現行健保論量計酬的制度卻鼓勵醫師多提供醫療,而非提供諮詢以幫助病家抉擇何時放手。且在專業不對等下,病家並不知道怎麼問對問題。因此,醫改會推出「醫病五溝通」,幫助病患家屬問對問題,思考何時放手,有需要的民眾可撥打02-27091329電話索取,或上醫改會網站及臉書下載。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冬季皮膚常搔癢 試試杏仁雪梨茶

Dec 19, 11: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天氣愈來愈冷,許多民眾皮膚搔癢的情形更為嚴重了!除了勤擦乳液,洗澡避免水溫過熱外,也可藉由飲食保養乾燥的肌膚。營養師黃淑惠提供一款「杏仁雪梨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E,可修復受損肌膚,維持彈性及光澤,具有滋潤的功效。

▲冬季皮膚搔癢 試試杏仁雪梨茶(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杏仁雪梨茶的材料,有杏仁粉1茶匙、梨子汁150 cc、蜂蜜少許。作法將杏仁粉及梨子汁攪拌均勻,再加入少許蜂蜜調味,即可飲用。

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杏仁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脂肪油,可增加身體油脂含量,以及維生素A、E,具有修復受損肌膚及滋潤的功效;梨子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B群及果膠,可維持皮膚彈性及光澤;蜂蜜則有保濕、滋潤肌膚的效果。

黃淑惠強調,冬季天氣乾燥又寒冷,容易導致皮膚乾燥,對於中老年人、患有冬季搔癢症及異位性皮膚炎者,更會出現搔癢、脫皮的症狀,最好透過外用保濕乳液、內服滋潤食物的方式,保養乾燥的皮膚。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拿手菜走味 恐失智症早期徵兆

Dec 19, 9: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

有位張老師發現太太煮菜的調味常常錯誤,詢問太太是否壓力太大,太太卻因此大發脾氣。某天偶然看到媒體報導,張老師才發現太太已出現失智早期徵兆,半年後太太確診為失智症。張老師積極面對,他並表示,參加台灣失智症協會家屬講座及支持團體後,獲得了很大的幫助。


▲ 拿手菜走味 可能是失智症早期徵兆(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台灣失智症協會邱銘章理事長表示,早期失智症外觀與一般人無異,但在記憶力、方向感、語言、個性及行為上會有些改變,例如經常重複說同一件事、重複買相同東西,或者原本的拿手菜走味等。由於輕度失智的長輩常會設法掩飾自己的困難,以致更不容易被早期發現,建議家人或親友細心觀察,若發現家中長輩出現失智症早期徵兆,須盡快尋求醫療及相關資源的協助。

邱銘章提醒,台灣老年人口成長快速,未來罹患失智症的人數將會越來越多。將來類似日前失智老翁因走失不幸發生意外的事件可能不斷重演。呼籲全民了解失智症的徵兆,在路上若遇到疑似失智的長輩,能夠適時伸出援手,共同維護社區長者之安全。

民眾若有失智症相關問題,都可撥打台北市衛生局失智症關懷專線1999轉5880,衛生局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合作提供專線服務,民眾可獲得疾病衛教、就醫資訊、照護技巧、失智症行為問題因應、照護資源、社會福利等諮詢服務,其他地區民眾亦可撥打0800-474-580全台服務專線,歡迎民眾多加使用。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孕婦吸菸 寶寶氣喘風險飆10倍

Dec 19, 8:00AM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根據加拿大研究顯示,孕婦吸到二手菸,胎中寶寶產生氣喘的機會為1.3倍;若孕婦本身有吸菸習慣,寶寶將來發生氣喘的機會更是大於10倍之多。台灣兒科醫學會提醒有吸菸習慣的孕婦們及親友,趕快戒菸吧!

▲孕婦吸菸 寶寶氣喘風險增10倍(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孕婦吸菸除了會導致胎兒容易發生氣喘外,也會導致兒童體重過輕或是出現早產的現象;根據台大新生兒科研究顯示,吸菸的母親較易生下體重過輕的嬰兒,機率最高是抽菸的六倍;生下早產兒的機率則高達近四倍。

另外,據「台灣同權指標報告」指出,台灣的新生兒體重過輕(小於2500公克)達8.4%,高於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平均值6.7%,顯示台灣新生兒體重過輕的問題嚴重;台灣兒科醫學會強調,要降低此現象方法之一就是「讓胎兒遠離菸害的暴露」。

吸菸是種成癮性的行為,成年人吸菸是自己的選擇,但胎中寶寶或嬰幼兒則無法選擇自己的環境;研究指出,暴露在菸害之下的新生兒,容易影響認知發展,及增加嬰兒過敏疾病,如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等。

台灣兒科醫學會呼籲,產婦及新生兒家屬應盡速戒菸,減少早產兒誕生、減少低體重兒的比率,及避免孩童因吸到二手菸導致氣喘。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早安健康/原來水腫異位性皮膚炎流鼻水都因為體溫低!

Dec 19, 7:30AM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文/賴筱茜

感冒的英語翻譯為「COLD」,如同字面的意思,感冒正是因為體寒而引起的。事實上不只感冒,從水腫、過敏、暈眩等小毛病,到糖尿病、癌症、憂鬱症、帕金森氏症等多種疾病,都可能因體溫過低而致病、惡化,絕對不能輕忽低體溫對健康的影響。

你意想不到的小毛病,都和低體溫有關!

【異位性皮膚炎】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過敏性發炎疾病,容易反覆發作。導致皮膚過敏的原因很多,包括遺傳、體質、灰塵、害蟲或塵螨等過敏原,以及壓力、加工食品及汙染物的影響。然而,以上說法都忽略掉背後真正的成因──因自律神經紊亂所帶來的血液循環障礙。福田稔指出,運動不足、過於乾淨以及過度保護下的生活環境、吃太多又甜又軟的食物等,會使副交感神經位於優勢,使血管過度擴張,血液流動也變得不順暢。

當從外界入侵的過敏原因血液循環不良而滯留體內,身體就會以各種方式想要將其排出,從呼吸器官排出會變成哮喘、鼻水和噴嚏,呈現在皮膚上就成了皮膚炎。

【打噴嚏、流鼻水】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季節變化,很多人開始打噴嚏、流鼻水,甚至有鼻塞的現象。無論是感冒所引起的初期症狀,或是過敏的關係,其實,都是體內水分過多所造成。

日本免疫權威大師石原結實指出,打噴嚏、流鼻水,除了是要加速把體內的異物及細菌排泄出去,另一方面也是藉此將體內過多的水分排出體外。過敏反應也是如此,當循環低下,水分與過敏原便容易滯留於體內,身體自然會產生防禦反應,引發過敏。

如果讓身體溫暖起來,將體內過多的水分,以汗水或尿液的形勢排泄出來,便能減少「水毒」所帶來的健康影響。石原結實即建議,可以利用泡澡、三溫暖、運動等方式來促進水分排泄,如此一來,體內老舊廢物也能加速排出,減少身體的負擔。

【水腫】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許多人減肥減得辛苦,嚴格執行飲食控制,看起來卻還是圓圓腫腫的。原來,除了脂肪之外,還有「水腫」做怪。

根據《非常識醫學書:日本三大名醫聯手打破你的醫學迷思》一書,之所以會有水腫的情形,是因為體內水分控制不順利所致。當我們久坐使肌肉收縮減少,或者長時間站著使肌肉僵硬,都會影響血液與淋巴液的流動,引發水腫。

另外,喝太多水或者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則會使自律神經變得遲鈍,調解體溫的機制因而失靈,使水分代謝低下並受重力影響而累積在下半身,造成小腹凸出、小腿肚水腫。

▲圖/早安健康雜誌提供。

全文未完,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12月號《健康暖起來》。全國各7-11、全家、萊爾富、OK超商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




保肝沒煩惱 聖馬爾定籲定期篩檢

Dec 19, 7: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

根據最新2011年癌登資料顯示,肝癌發生率佔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二,死亡率近10年來一直位居癌症十大死因前二位,常見的肝病變化三部曲為「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腸胃肝膽科主任羅清池說,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等到發出警訊時,通常已有肝硬化,甚至肝癌的情形,目前B型肝炎治療方式以注射干擾素及口服抗病毒藥物為主,由於許多患者害怕針劑治療引起的副作用,常傾向服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不過,治療前應與專業醫療團隊討論,評估身體狀況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嘉義聖馬爾定呼籲愛肝 定期篩檢保肝沒煩惱(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羅清池表示,民眾應主動檢視肝臟狀況,定期篩檢,以免延誤治療引起肝癌的發生,若為慢性肝炎患者則不可忽略定期追蹤的重要性。目前國內首創B肝疾病管理APP「健康B記本」,此工具可設定回診功能,提醒病友定期回診追蹤,也有肝癌風險預測及衛教功能,提供一般民眾計算肝癌風險、增加衛教知識。

另外,羅清池主任也提醒民眾,平時應維持正常作息,不喝酒及熬夜、不亂服成藥,多吃蔬果、少吃醃製食品,避免增加肝臟負擔,若有家族病史,請定期篩檢追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減少肝硬化或肝癌發生!

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每年固定舉辦免費公益講座,提供廣大嘉義民眾一個良好的衛教管道,期望每個人都擁有健康的肝臟,一起過著「保肝人生」!有鑒於多數B肝帶原者從未就醫追蹤治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特別於上周六(12/13)舉辦「您肝有帶原 適時回診不擔憂」B型肝炎講座,近百名病友熱烈參與;該院期望透過講座呼籲民眾檢視肝臟健康,鼓勵帶原者重視篩檢自身B肝病毒量,進一步就醫治療與追蹤。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