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類風濕性關節炎 生物製劑可緩解

Apr 03, 7:01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關節疼痛、腫脹,發作時有如被鐵鎚敲打般劇痛,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見的症狀,嚴重者甚至關節變形,不良於行;醫師指出,其實患者積極接受治療,可以緩解症狀,延緩病情惡化,而且使用生物製劑治療能有效改善病情,大幅提昇生活品質的方式。

▲生物製劑治療關節炎 有效延緩病情惡化(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台中榮總教學研究部主任陳得源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可依病情的嚴重程度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包括抗發炎藥物、類固醇,以及生物製劑治療等。然而患者使用抗發炎藥物,容易產生胃潰瘍、胃炎等副作用;長期使用類固醇,也會造成水腫、骨質疏鬆,以及免疫系統功能失調。

陳得源表示,目前國內已有6款生物製劑提供申請使用,每名患者約可省下近50萬費用。不過,去年4月開始,健保實行減量與退場機制,若患者的評估指數小於3.2、持續2年,減半提供生物製劑;若持續到3年以上則需自費,當指數大於3.2才再給付。

「病情控制不穩定,恐造成患者病情惡化!」陳得源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需要長期且穩定的治療,才能改善病情、延緩關節破壞,而生物製劑治療能有效緩解症狀,大幅提昇患者的生活品質,加上復健治療,更能回復正常的生活與工作。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吃蔬果好健康 選不同顏色和種類

Apr 03, 4:45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吃蔬果有益健康,但是你每天有吃到7份蔬果嗎?台灣癌症基金會推出天天蔬果579,要大家多吃蔬果抗癌,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一份研究也指出,一天吃7份蔬果,會更健康長壽;但是到底該如何每天能吃到7份蔬果呢?營養師建議,多吃蔬果有益健康,但是應選擇不同顏色和種類的蔬果,才能吃到每一種營養成份。

▲吃蔬果有益健康 多選不同顏色和種類(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不只是家庭主婦對於每天該如何準備餐點會苦惱,甚至是外食族要去餐廳點餐,也會煩惱要如何選擇!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呂蕙如指出,很多人認為吃蔬菜就是吃青色的葉菜,光吃青江菜、菠菜等;其實,蔬菜還包括了木耳、香菇、紅椒、黃椒、洋蔥、洋菇、海帶與海藻等,其至是蔥、薑、蒜等佐料,也都屬於蔬菜,而且有很多營養成份,所以,要吃到多種蔬菜,並不困難。

不只是要吃多種蔬菜,蔬菜的顏色也應該要多樣化,各種不同的礦物質與維生素才能都吃得到。呂蕙如營養師說,蔬菜各種不同的顏色,其所含有的植物性化合物就不同,例如番茄有茄紅素、花椰菜有花青素,都是不同的抗氧化物;因此,每天在選擇蔬菜種類時,也應針對不同顏色做選擇,讓餐盤有如調色盤。

呂蕙如營養師表示,多蔬果仍應以蔬菜為主,一份蔬菜生的為100公克,熟的為飯碗的半碗,在烹調時應清淡,不要用太多醬料,但也不必只吃燙青菜,而水果每天二份即可,因為水果的含糖量高,吃太多會容易胖;至於要喝蔬果汁,應該要在打好後半小時內喝完,營養成份才不會流失,效果才好。但是,中醫則認為寒性體質就不建議飲用蔬果汁,因此要喝蔬果汁之前,可先了解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合。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公益健走募愛心 幫助罕病家庭!

Apr 02, 8:57AM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

為了以實際行動支持並關懷罕病家庭,賽諾菲台灣特地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舉辦「為罕病集氣慈善健走」活動。當天有超過200位賽諾菲台灣員工及眷屬共襄盛舉,透過簡單的公益健走形式,約累積了超過200圈(經換算後約為500公里)健走里程數。且活動中完成的每一圈健走圈數,都將折換成100元捐贈給罕見疾病基金會,幫助全台需要幫助的罕病家庭。

▲為罕病而走! 公益健走募愛心(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延續在去年發起的「你我捐發票 愛不罕見:社區收發票」活動,在過去一年內,賽諾菲台灣全體員工已幫助罕見疾病基金會募集了近萬張發票,並支持企業包場放映罕病家庭紀錄片《一首搖滾上月球》等公益活動。

今年世界罕病日,賽諾菲台灣則發起「賽諾菲為罕病集氣慈善健走」活動,並號召全台300名員工及眷屬一起加入,用現在最夯的運動方式──健走,以實際行動表達企業及員工對罕病家庭的支持。只要完成大安森林公園健走一圈(2.35公里),企業就會提撥100元,捐款給台灣罕病基金會。

賽諾菲台灣企業傳播處處長詹靜如表示,健走是一般人的日常休閒活動,但對於大多數罕見疾病患者而言,有時候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此次活動才會以健走的方式,鼓勵內部員工用一己之力,為罕病患者而走。

此外,詹靜如也指出,過去10年間,賽諾菲台灣從去年開始在公司內部發起「慈善存摺」,鼓勵員工積極投入慈善活動,以實際行動去關懷各領域疾病的病友家庭,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器官移植活存 台大數量最多

Apr 02, 6:02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健保署公布近10年國內各大醫院4項器官移植術後存活率,分別以成大醫院換心、花蓮慈濟換腎、高雄長庚換肝,以及台大醫院換肺,位居首位。而器官移植數量以台大為換心、肝、肺最多;高雄長庚則是換腎最多的醫院。

▲器官移植活存排行公布 台大數量最多(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根據健保署統計結果顯示,2003年至2012年健保給付的心、腎、肝、肺等4項器官移植案例數已達6585件,其中男性4197件、女性2388件。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專門委員蔡文全表示,心臟移植國內共有764名,1年存活率為78%、3年存活率為70%、5年存活率為65%,女性存活率都高於男性;各醫院3年存活率較高者為成大、振興,以及高雄長庚。

腎臟移植共有2728名,1年存活率為96%、3年存活率為94%、5年存活率為91%,1年、3年、5年存活率都為女性高於男性;各醫院3年存活率較高者為花蓮慈濟、台中榮總、台大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童綜合醫院,以及義大醫院等。

肝臟移植共有3017名,1年存活率為86%、3年存活率為82%、5年存活率為79%,男女性的存活率相當;各醫院3年存活率較高者為高雄長庚、台大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以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肺臟移植共有76名案例,3個月存活率為67%、1年存活率為57%、3年存活率為48%、5年存活率為37%,1年、3年及5年存活率都為女性高於男性;各醫院3年存活率較高者為台大醫院、林口長庚。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老人防跌有一套 快做極球健康操

Apr 02, 5:24AM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

老人防跌動起來!根據統計,全台每5位65歲以上長者中,就有1人自述過去一年曾經跌倒過,且跌倒發生率也會隨著長者年齡增加而上升。為了增加長者肌力及平衡感,台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特別邀集專業體能老師設計「大安極球健康操」,讓長者鍛鍊肌力、擺脫跌倒的陰霾。

▲極球健康操 老人防跌有一套!(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周真貞主任表示,從25歲開始肌力將以每10年4%的速度遞減;50歲以後,則以每10年10%的速度遞減,大多數長者在跌倒後,不僅會造成即時性軀體傷害、功能的障礙以及心理的壓力,而且有50%的跌倒長者,會因害怕再次跌倒,而衍生出自我活動設限的心態。

規律且正確的運動,不僅可以減緩退化的速度,更可以增加長者肌力及平衡感,避免跌倒所造成的傷害。而「大安極球健康操」運用搭配相關輔助工具,例如寶特瓶、球等物品,以輕鬆愉快的肢體運動,增加銀髮族身體活動,讓長者願意動、容易動、喜歡動。

中華民國健身運動協會黃薰隆秘書長指出,年齡增長後,會感到舉步維艱、腳抬不高、步態緩慢及不穩,因此容易發生跌倒意外。而手持物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動作,利用手持輔具可以增加雙手握力,可對上半身肌群的力量增加訓練強度,也可練習手眼協調訓練、時間差與身體反射動作運動,輔具重量雖輕,但是一段時間的操作也有充足的訓練量,且為了保持身體穩定,也會間接強化核心肌群的力量。

黃薰隆秘書長說,「大安極球健康操」完整版約3分鐘,建議阿公阿嬤可每天做一次,動作做不了那麼多也沒關係,「只要每天有做到就好!」這樣時間久了就會看出成效了。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癲癇和巴金森氏症 分辨看眼神

Apr 02, 4:54AM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

大家都知道癲癇患者大發作時,會出現四肢抖動的症狀,但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大抖的時候,也會有類似動作,到底該怎麼區分呢?台灣超越巔峰關懷癲癇聯盟理事長曾幼玲表示,癲癇患者在發作時,是沒有意識的,眼神會呆滯上吊;但巴金森氏症的患者發作時意識清醒,並不自主的四肢抖動。

▲癲癇和巴金森氏症 傻傻分不清楚?!(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癲癇,是大腦皮質上的腦細胞間歇姓、隨時隨地、不受控制的亂放電,導致臨床上干擾到病人的神智、行為、情緒、運動和感覺,而若上述這些干擾每次都是一樣的,就是癲癇了!但並非每次癲癇翻作都會有四肢抖動的大發作情形,也有些患者會有失神性的發作,看起來好像是在發呆,但雙眼會上吊或呈現呆滯、嘴唇會發白等,怎麼叫也回不過神來,大約會持續1-2分鐘左右,且等發作結束後,患者會完全記不得剛才發生的事。

而巴金森氏病則是一種好發在老年人的退化性神經疾病,典型症狀有震顫(手部發抖)、四肢僵直和行動緩慢。手部抖動的樣子很像銀行櫃員用手指數鈔票一般,頻率約每秒3-5下。若把手伸直或是拿東西、作動作時,手部的抖動會因此減緩許多或是消失。且病人出現手抖的同時,同側肢體的動作也可能變得不靈活、容易酸痛,例如走路時同側的腳會覺得僵硬酸麻,好像拖著腳在走路。

由於癲癇大發作時的四肢抖動症狀,和巴金森氏症患者的大抖發作相似,因此常被民眾「認錯」!曾幼玲便拿自己的母親做例子,原來,曾媽媽幾年前因巴金森氏症住院時,某天突然出現雙手大抖情形,嚇壞了旁人,護理人員立即打電話告知,「妳媽媽好像癲癇發作了!」

接到電話的曾幼玲還很困惑,母親從來沒有出現癲癇症狀,怎麼能會突然癲癇發作?一直到某天剛好探病時,遇到母親大抖,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護士小姐誤會了!「因為這不是癲癇,是巴金森氏症引起的雙手大抖!」

到底該如何區分?曾幼玲強調,「眼神是關鍵!」只要症狀出現時,嘗試呼叫發作者的名字,並仔細觀察對方眼神,是呆滯上吊的?還是清醒的?如果是前者,那就很有可能是癲癇發作,若是後者,便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例如巴金森氏症。曾幼玲進一步說明,「巴金森氏症患者在大抖時,意識仍很清醒,只是雙手會不售控制得發抖、或全身冒汗。」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