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there!
Here's the latest feed from ETtoday 健康新聞.

Add feeds@feed2email.net to your contact list to make sure you receive all your emails
Make sure to visit feed2email.net to get more feeds sent to your inbox.
To find out which feeds you are subscribed to, or to get further help, just reply to this email.


身體少負擔 慎選適合油品烹調

Jan 12, 4: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食安問題風暴不斷,讓許多民眾都選擇自己炸豬油,甚至購買進口油,但使用豬油真的對身體好嗎?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陳佑豪指出,豬油屬於飽和脂肪一種,有研究顯示,若過量攝取,不但會使壞的膽固醇增加,也容易出現粥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選擇適合油品烹調 讓身體少負擔(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過去農業社會,多是勞動工作,肉類攝取不足下,偶爾食用豬油,身體都能正常代謝,但現今飲食習慣改變,加上活動量減少,反而容易讓身體囤積,不易代謝;陳佑豪說,其實選擇油品,可以依照烹調方式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油品。

像是高溫拌炒,就可選擇苦茶油,若為小火烹調則選擇大豆沙拉油即可,若涼拌用,則可用橄欖油或亞麻仁油。陳佑豪說,可透過油品特性來選擇合適的烹調方式,若是油品發煙,就代表已經變質;另外,平時就減少食用油炸類食物,多選擇清蒸、燉、烤等方式,屬於低油烹調,可幫助減少對身體負擔。

除了選擇適合的油品外,平時也應多食用均衡的疏果,建議每天攝取3碟蔬菜與2碗水果,達到天天五蔬果的基本目標;陳佑豪提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且多喝水,均衡飲食,再配合運動,就能幫助身體促進新陳代謝。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子宮肌瘤上身 次全切除術新趨勢

Jan 12, 3: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

47歲的林女士,每次月經來都出現嚴重經痛,連吃止痛藥都無效,近2年來經血量暴增,一天需要換十片加長型衛生棉,最後因為反覆腹痛才就醫。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主任朱堂元表示,林女士子宮長了肌腺瘤,才造成嚴重經痛,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進行「子宮次全切除術」,切除子宮和腫瘤之餘,仍保留支撐骨盆底部的子宮頸,可避免全子宮切除造成的腸脫垂、膀胱脫垂等問題。

▲婦女長子宮肌瘤 子宮次全切除術新趨勢(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瘤,會造成女性經期的出血量異常增多、疼痛,或不孕、重複流產等情形。朱堂元主任指出,林女士的子宮肌腺瘤,開刀方式可考慮只切除肌瘤、切除整個子宮、切除子宮但保留子宮頸,第三種便是子宮次全切除術。西方先進國家在過去20年,治療良性子宮疾病的趨勢,已漸從保留子宮頸的「子宮次全切除術」取代「子宮全切除術」。

子宮次全切除術和子宮全切除術的差異在於,前者切除子宮體但保留子宮頸,後者則是子宮連同子宮頸全部切除。朱堂元說,子宮頸周圍有重要的神經血管、骨盆底部韌帶,不僅是輸尿管交會處,同時是骨盆底結構重要的中心結構。子宮次全切除術的優點在於,可保護骨盆腔結構不受影響,也能避免出現腸脫垂、膀胱脫垂等後遺症。

朱堂元指出,切除身體器官與否,對病人來說是難以抉擇的決定,術前應該充分溝通,林女士在不打算再生育狀況下,因此選擇保留子宮頸的腹腔鏡式子宮次全切除手術。透過微創腹腔鏡手術,以三個2公分大的小孔,切除子宮長瘤的上半部,保留了子宮頸和骨盆底部的原有支撐結構。手術僅90分鐘便完成,術後3天就出院,10天後重回工作崗位。由於林女士保留子宮頸,朱堂元建議,患者應長期追蹤做抹片檢查,排除子宮頸的惡性疾病。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放療後遺症 唾液腺功能減須補水

Jan 12, 1:0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口腔癌患者往往需要接受2、3次放射線治療,因而會造成唾液腺功能衰退,引起口乾、口腔黏膜潰瘍等症狀。由於這類患者在治療結束後好幾個月,口腔潰瘍都不會好;因此,醫師多會建議使用純天然弱鹼性溫泉水口腔噴霧,保持口腔濕潤,並抑制細菌滋生,大約1至2星期,不適症狀就能改善。

▲放療有後遺症 唾液腺功能減退須補「水」(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腫瘤內科主任曾思文指出,頭頸癌主要可分為口腔癌、鼻咽癌,其中口腔癌治療方式以開刀、放射線治療為主、化療為輔,鼻咽癌治療方式則以化療為主,治療過程都會產生副作用,讓患者必須長期面對口乾的問題。且因為淋巴腺位置與唾液腺接近,患者接受淋巴廓清術及放射線治療時,無法避免傷害部分唾液腺,進而會造成口乾、口腔潰爛、黏膜發炎、齲齒、牙關緊閉、味覺喪失等副作用,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患者甚至可能選擇中斷治療。

臨床統計發現,接受開刀、放射線治療的頭頸癌患者,高達8成以上都有口乾的問題。曾思文主任指出,引起口乾的主因是唾液腺減少,當患者有口乾症狀時,通常會開立人工唾液、刺激唾液分泌藥物治療,但人工唾液的味道不好,而刺激唾液分泌藥物可能引起頭痛、視覺模糊等副作用,且不適合每位患者,尤其是氣喘患者。

因此,醫師通常會建議頭頸癌患者搭配使用可緩和口乾的護理用品,如口腔凝膠、口腔舒緩噴霧等。曾思文主任強調,這類用品可在口腔黏膜形成薄膜,幫助維持口腔濕潤,其中含有卡斯戴拉維爾杜溫泉水的口腔噴霧,其成分純天然,且為弱鹼性、高含氧量,具有獨特礦物質、微量元素,不但能夠維持口腔濕潤、平衡酸鹼值,更可達到抑制細菌滋生的效果,降低發生許多口腔疾病,大幅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頭頸癌患者除了搭配適合的護理用品,曾思文並建議患者,務必隨身攜帶水壺,不論是喝水或漱口,記得時常保持口腔濕潤;另外,也要注重口腔清潔,並定期至牙科檢查口腔狀況及牙齒健康,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都有助於減少口乾症狀。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DSCT追蹤 極低輻射劑量好安全

Jan 12, 12:3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年長的冠狀動脈狹窄患者,裝有心臟支架多年,最近有胸悶症狀,經過心臟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其支架前端有鈣化斑塊,且呈現75%以上狹窄,血管血流不順暢,得再放入一支心臟支架,以防心臟病發猝死。萬芳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榮邦指出,以往類似案例,患者需冒著高輻射劑量、侵入性的心導管檢查,如今有了雙源雙能電腦斷層掃瞄儀(DSCT),只需3至4個毫西弗,即能完成定期追蹤檢查。

▲準確去除金屬假影,支架內血管清晰呈現,支架前端有鈣化斑塊(箭頭處)。(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根據文獻顯示,人體曝露在高輻射量環境,會增加罹癌風險。國內民眾每年曝露的天然背景輻射值,為1.5至1.6個毫西弗,約70張胸部X光檢查的輻射量。依據原子能委員會訂定標準,健康者每年接受檢查不可超過2個毫西弗,而有心臟病危險因子者,接受心臟電腦斷層,輻射建議量則不可超過16個毫西弗。

心血管疾病高危險因子患者,如年紀大、三高、肥胖、抽菸等,過去接受一次心臟電腦斷層檢查,輻射劑量往往超過10年以上天然背景輻射值、上千張胸部X光輻射劑量,換取早期預防冠狀動脈狹窄風險,也得付出較大的代價。陳榮邦主任表示,直到2012年開始,有了DSCT,其輻射劑量最低只有0.6毫西弗,是舊型電腦斷層的20~25分之1。

陳榮邦主任強調,心臟電腦斷層檢查的輻射劑量愈低愈好,但必須達到合理的品質,也就是3條心臟冠狀動脈血管內徑須清晰、或放入支架內管要清晰,若是有任一條冠狀動脈血管有雜影或掃描模糊,品質較差就無法準確診斷;然而,DSCT可在低輻射劑量及高品質影像間,取得最適當的平衡。反之,一份超品質的心血管影像,民眾也要問身體接受了多少輻射量換來的代價?

為了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檢查安全,萬芳醫院在2013年至2014年6月間,共收治超過350名冠狀動脈狹窄高危險因子患者,以DSCT進行追蹤檢查,利用身體質量指數(BMI)、輻射劑量及心跳做交叉分析;結果發現,BMI值小於20者,不需要服用降低心跳藥物,最低輻射劑量僅0.6毫西弗;BMI值大於28者,則需服用降低心跳藥物,輻射劑量約4至5毫西弗。DSCT不但兼顧了低輻射劑量、高品質影像,並減少患者服用不必要藥物,避免產生噁心、嘔吐等副作用。

陳榮邦表示,DSCT目的是檢查冠狀動脈是否狹窄,目前陰性預測值可達96%,代表呈現的血管內徑影像沒有狹窄,就是確實沒有狹窄,適合有高危險因子及裝有心臟支架患者,每2-5年定期追蹤一次。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居家阻力訓練 可有效控制血糖

Jan 11, 8:4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多合併體重過重或肥胖問題,因此除了平時應持續養成飲食控制習慣以及配合藥物治療,更重要的是仍須擁有規律運動的習慣;鹿港基督教醫院物理治療師黃睦升指出,像是快走、游泳、有氧舞蹈等都是不錯的有氧運動,另外也可採以漸進式的阻力訓練,幫助提升運動效果。

▲居家阻力訓練 有效控制血糖(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研究證實,阻力訓練能有效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葡萄糖耐受性及降低糖化血色素比例;黃睦升指出,居家的漸進式阻力訓練,透過雙人使用X型核心訓練繩,不但能增加運動樂趣,更有助於改善肌肉強度和耐力。

包括扭腹部脂肪、腹肌阻力訓練、核心肌群訓練以及下肢阻力訓練,利用中央連結器與兩條彈力繩組成的X型核心訓練繩,依照訓練目的調整,可幫助產生拉力;黃睦升說,像是腹肌阻力訓練,就是兩人雙手插腰且背對站著,將X型核心訓練繩握把套在肩膀處,調緊後,兩人同時前彎腰鞠躬約30度,幫助達到肌肉群運動效果。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阻力訓練時,應從低量強度開始,且一周兩天,每個動作每回應重複10至20次為佳,在逐漸增加到一周三天;黃睦升提醒,若運動後出現不適,也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透過運動訓練的協助,幫助有效控制糖尿病。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耳朵有異物? 試試三妙招解決

Jan 11, 6:40AM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

在耳鼻喉科門診,常遇到耳朵有異物前來就診的情況,案例更是五花八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陳世鴻表示,若耳朵跑進異物,千萬別用棉花棒、掏耳棒、手指試圖取出,可能對耳膜造成傷害。有三個簡單方法可參考,包括照光法、滴油法和耳朵進水排除法,若仍然無法有效排除,建議盡快到耳鼻喉科尋求專業協助。

▲耳朵有異物? 試試三妙招解決(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由於昆蟲有向光性,因此若有昆蟲跑進耳朵,可使用手電筒從耳外向內照,昆蟲會循著光線爬出,俗稱為照光法。若手電筒照了超過10分鐘,仍未看到昆蟲,可改採滴油法,用油滴入耳道,把昆蟲淹死,避免牠啃咬耳道,傷害耳膜。最後,耳朵進水排除法指的是,游泳或洗頭時,若水跑進耳朵,可側頭單腳跳躍,利用重力讓水流出。

陳世鴻舉例,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狀況,造成耳朵不適。一位張姓女子,連續幾個月出現右耳搔癢和耳鳴,曾到內兒科診所就醫,但服藥後未改善。至醫院門診檢查後,發現右耳有一些類似耳垢的黃白色屑屑,經放大內視鏡檢查,竟然是會移動、活生生的塵蟎,而產生耳鳴的原因,便是塵蟎在耳膜上爬行造成,醫師最後為患者清除塵蟎後,耳鳴狀況隨之消失。另一名五歲女童,因右耳流出膿液,到院就診後發現,耳內有一顆發亮異物,原來是一顆小女孩最愛的假鑽貼飾,因貼飾黏性消失,便掉入耳道。提醒家長,幼兒喜歡將小東西,如彈珠、玩具小零件等,往鼻孔、耳朵和嘴巴塞,應時時提高警覺。若發現兒童耳朵有異常分泌物、搔癢、疼痛等狀況,建議不要自行挖取,可能因小孩害怕而亂動,不小心對耳膜造成二度傷害,應由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取出。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





If at any time you'd like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just send an email to fulltextrssfeed_com_feeds_feedburner_com_ettoday_health+unsubscribe-cetua=chunhui.pixnet.net@mail.feed2email.net.
To stop all future emails from feed2email.net you can reply to this email with STOP in the subject line. Thanks

ChunH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